那么,妈妈一定要珍惜和孩子之间的美好感情。当孩子逐渐长大,如果孩子做了一些错事了,你选择打骂呀、惩罚呀等方式,孩子内心的呢,不安全感就慢慢出现了。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具体一点说是0到3岁,是安全感建立的最佳时间,只要这三年,父母照顾得很好,养育得很好,那么他以后的恋爱和人生大方向也会很好。
当然我绝对不是说,父母只要这三年精心照顾就行,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啊!我只是说这三年很重要。我会看到很多人在处于亲密关系中,那种紧张的感觉来源于在小的时候和父母的关系是紧张的。但哪怕那个时候父母中有一方对你呵护,你都不会在长大成人以后在进入亲密关系中有紧张感。因为爱是让人感到放松、感到安全的。
那么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对孩子不好,爸爸开始对孩子好了,那么孩子也会去依恋爸爸,孩子会把心里话告诉爸爸,因为在孩子看来,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好。我们发现很多成年人也会有这样的模式,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但这是很幼稚的想法,因为在孩子眼里,我只能索取,我不会给予。可是成年人呢?成熟的关系是彼此给予而不是互相索取,所以武志红老师有一个理论是巨婴,就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情况是,男孩跟妈妈好,女孩跟爸爸好。因为男孩所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就是妈妈,他如果喜欢妈妈,他以后找的女朋友也会像妈妈这样的品质;女孩所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就是爸爸,她以后找男朋友也会去仿照爸爸的形象,那么就是说孩子以后的择偶观,会根据爸爸妈妈的人品来决定。
我们都看过一部电影《宝贝计划》,成龙和古天乐在照顾小宝贝的时候,真的又当爹又当妈,虽然辛苦但也很快乐嘛,对吧?只要孩子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孩子自然就会跟你亲近,这其实跟血缘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有的人会说血浓于水,我其实真的想告诉他, 关系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你们之间的感情,你们之间的爱,你付出的爱和你感受到的爱,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作为爸爸知道了这一点以后,也是可以通过爱来让孩子主动接近你。我们更要知道的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得到母爱的照顾,他会变得很温柔,很体贴,不会去闯荡。那么父爱能带给他的是,勇敢,自信,坚强,乐观,积极。
所以爸爸们你们也有很大的责任,孩子可能在小的时候会跟妈妈亲,但是当孩子越来越大以后,他发现妈妈给不了他更多的想探索这个世界的能量和机会,当他会发现爸爸能给到他这些东西,他会去在爸爸那里获得。
当然了, 我们父母之间不是要去争孩子的爱了,而是一起对孩子好 。妈妈有的时候会不敢撒手,但是爸爸可以做到,爸爸会让孩子更独立,更自主,如果总是依赖于妈妈,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又退行成婴儿。当孩子的内在整合了爸爸和妈妈的爱还有品质的时候,孩子就会在温馨的家庭里,健康幸福的长大。
他有了妈妈的淡定和温柔,他也有爸爸的自信和积极 。 我们需要让孩子培养出这两种甚至更多的品质,那么需要爸爸妈妈不断去学习,不断去改变自己。 首先夫妻感情好是第一位的,只有良好的夫妻感情,才会给到孩子更多的爱啊!
要知道你们身上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包括家庭、社会等等,你们可以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教育。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收获到的更多,因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就在进行着自我教育。没有比自我教育更好的教育了,感谢孩子让我们得到第二次成长!
其实很多人应该都能理解这个问题。毕竟,大多数孩子通常和妈妈住在一起,爸爸通常在外面工作,每天晚上才回来,一大早就走了。孩子,尤其是小的时候,基本上整天和妈妈待在一起,谁更习惯谁就一定会跟谁在一起。与父亲相比,母亲在照顾孩子,尤其是孩子时更加细心和体贴。出生的时候就要吃母乳,每天还要有妈妈照顾,所以很多孩子小的时候根本离不开妈妈,一分钟都做不到。
当他们的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开始哭他们的母亲。所以,这也是孩子对母亲比对父亲更依恋的原因。而且我觉得这是天性,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就是母爱比父爱更温暖,更体贴。也许等孩子长大了,会改变对爸爸的看法。他们年轻的时候,对爸爸一无所知。基本上,他们每天只找妈妈。在妈妈的怀里,让妈妈保护他们。
其实不管我们是人还是动物,我们也是自信的,不是男脸。这是自然规律。除此之外,我认为孩子更像母亲的原因是母亲可能会感到更有安全感。我个人认为,孩子和你妈妈在一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通常比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长得多。父亲每天早上上班,晚上回家,基本上每天只能陪孩子待很短的时间。
平时都是妈妈做饭、洗衣服或者陪着做作业,肯定是孩子对妈妈比较黏,妈妈也不是每天都照顾他们,更习惯妈妈在身边。父母在生活中要多与宝宝交流互动,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共鸣,搭建情感联系的桥梁,让宝宝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亲子关系的建立,保证宝宝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提高安全感。
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可以说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曾有人对一些成功人士做过调查,调查发现:对其一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基本都是母亲。而对一些罪犯调查发现:对其一生犯罪影响最大的也基本都是母亲。按道理来说,和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应该是母亲,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从小跟妈妈亲,长大了却讨厌妈妈呢?尤其是下面这几种妈妈:一、唠叨太多
很多妈妈特别爱喋喋不休的唠叨孩子,但是妈妈却意识不到孩子的感受,认为自己是关心孩子、教育孩子,而孩子却认为妈妈“来来去去老是那些话,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事实上,母亲太过唠叨,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心理压力,而这些负面情绪和压力会在孩子的心里慢慢累积,当有一天因为一个突破口释放出来时,会导致孩子丧失掉理智和情感,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母亲唠叨太多,会让孩子生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二、管束太多
作为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有出息,所以在生活中对孩子大加管束。管束孩子是好事,让孩子有规矩是好事,但有些妈妈却对孩子的一切都加以干涉和约束。大事小事任何事,妈妈都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权利和自由。而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当孩子慢慢长大时,与妈妈的分歧也会越来越大。这类妈妈如果不改变自身的教育方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与自己越来越疏远。
小编建议这类妈妈:1、多和孩子沟通,耐心倾听;2、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没有人希望被父母完全的控制、操纵生活。
三、责骂太多
孩子犯错或者是学习不好,有时候妈妈在教育孩子时忍不住会斥责,但是责骂一次两次还好,责骂的多了,孩子就会从原本的内疚转变到不耐烦,最后甚至会到反感厌恶、对抗的地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