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屈光装置是人的眼睛里一个天然的屈折光线以利视觉的装置。是光进入眼睛的途径和方式,让眼睛产生视觉。这个装置由3个屈折面(角膜与晶状体的前后面)和3个屈折体(即前房液,晶状体,与玻璃体)所组成。
由于它具有组织精细,结构复杂,质地透明,自动调节等多特点,所以又称为“屈光间质”或“屈光系统”。屈光指数高低合适,眼球的前后径长短合适,瞳孔的位置和展缩功能必须正常,眼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必须正常,双眼的屈光基本一致,是获得正常视力的基本条件之一。
/iknow-pic.cdn.bcebos.com/8435e5dde71190ef941b3db6c01b9d16fcfa60f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435e5dde71190ef941b3db6c01b9d16fcfa60f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435e5dde71190ef941b3db6c01b9d16fcfa60f3"/>
扩展资料
一个人正常视力,从物理光学的要求来说,必须具备以下4个眼内条件:第一,屈光系统必须正常,才能使外界射入眼内的光线经过屈折集合成焦点到视网膜上,以形成清晰的影像。第二,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必须正常,才能有敏锐的,洞察秋毫的感光能力和辨色力。
第三,视神经纤维必须正常,才能将兴奋传导到大脑视中枢。第四,大脑视中枢所属脑细胞的功能必须正常,才能使传导来的兴奋,经过分析变成物像感,这就是产生正常视力的基本过程。这全过程无疑是眼外条件与眼内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www.baidu.com/link?url=OmClKCzM1i2hC9iWQU1kc_mk2MnfFteZ6NnIkpdIQ_7tvqbCg6CFHMgfcVgRiR-pKb-0-D6BvFtt_lQkX4c31Ym2VJ31Gp5mo48O8DFAm-U9GHAeUxEazdtZ93fflSVT&wd=&eqid=9e06efd00001f23e000000035cb49a61"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屈光装置
人眼的屈光系统是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所构成。按照物理学原理,屈光系统是通过凸透镜的折射与反射作用,而完成的一个屈光反应过程。另外,根据光学原理,外界的物距与眼内的成像距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看远物时,入眼的光是平行光,然后通过眼球的光学系统,恰好将成像落在了正常眼的视网膜上,所以,看到的物体是清楚的;当看近物时就不同了,由于视物体的距离变小,入眼的光线就会呈散发状态,从而导致眼内的成像距离反而增大,与此同时,眼内屈光系统无法将成像清晰地落在视网膜的焦点上,所以,看到的物体就不十分清楚。此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就会动员眼生理性的同步近反射调节机能,通过屈光调节反应自行完成或弥补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在医学上称为调节反应。在这种生理性的调节反应过程中,人眼就会相继出现反射性的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曲率增大;屈光力增强;两眼球视轴汇聚;瞳孔收缩。通过这一系列的生理性调节反应,不仅能很快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的物象,还可以成像到两眼视网膜对称的位置上。然后,由被感受激活的感光细胞,通过神经视觉通路(视路),将已成像的信息传向大脑枕叶皮质视中枢,最终获得双眼视觉。这时候所看到的物体就会十分清楚。但是,在这解剖、生理性的调节反应中,是完全依赖于复杂的化学、物理反应、调节机制来完成和保持的。那么,一旦这一复杂的化学、物理反应、调节机制遇到体内、体外各种因素的破坏,必将会改变人眼的屈光系统,导致屈光不正。并根据屈光调节反应系统的破坏情况与程度的不同,相继就会患上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近视、弱视,或远视现象。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