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细辛,性温、味辛。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神农本草经》是写:一名小辛。“细”的意思其实就是“小”的意思,一个药的味道如果是辛的,中医的辛味药都会带有一种秋天的调子,秋天的调子就是所谓的容平之气。细辛呢,名字就有一个“辛”,而它的名字上面又加一个“细”或者是“小”,所以它的确在药性上它就是发挥了这个辛味药的本色,把什么跟什么分开,但是它作用的范围却不会很大块,它作用的的范围是很小块的,这就是细辛的一个特色。仲景方里面我们看到的特色就是当有风寒之邪,尤其是以寒邪为主,这个寒气跟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分的水分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张仲景会用细辛把这个混到你身体的水分里面的寒气把它消掉,或者说把它拽出去。所以细辛它的特别有效的地方,就是把水里面的寒气拔掉。少阴篇的主方叫做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是这样一个效果。细辛所治疗的身体的水跟寒气混杂的状况,在小青龙汤方可以解读出我们肺里面有太多的水气,这水气跟寒邪气混杂了以后,细辛可以把这个水邪跟寒邪掰开来,之后这个寒邪有麻黄桂枝去对付,水邪有干姜半夏去对付。仲景方治疗少阴、厥阴的当归四逆汤就有细辛。细辛是说看到你的血脉里面的血太寒了,所以阳气都不能跟血交合,所以要把血脉里的寒气摘掉,就是它对于血管里的血是有作用的。细辛在古方的世界里面——几乎是五官九窍之病是大量的用的。鼻子里有长息肉的话,你可以拿细辛的粉末吸进去,然后可以去掉这个鼻子的息肉。眼睛、鼻子、嘴巴,甚至是牙痛什么这种东西,细辛有办法。五官科也用,长头发也用,然后全身这里痛那里痛也用,然后什么长疮,疮科要把那个疮推出来也用,然后伤风长风疹块,然后女人月经痛都有用,美容敷脸也用,然后中风瘫痪也用。太大块的寒气的话就不是用细辛,比如说,风湿整条腿在酸痛,这种就不是用细辛。就是点状的,条状的,面状的,细辛都还可以用,但是如果你是一整块肉的那种湿寒之气或者风寒之气,细辛大概就不太能用。在细辛《神农本草经》的条文它写“治咳逆”。那我们因为有知道在古方的世界有这个所谓的干姜细辛五味子结构。释义: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紧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
出处:出自先秦至汉黄帝的《黄帝内经》。
原文节选: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白话译文:
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跟群鸡同时作息。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气保持清肃。
扩展资料:
赏析: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显然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
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 。就是一日之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也会受到损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