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天坛这一个古代建筑,大家肯定都不是特别的陌生,但是不知道大家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具体的介绍一下天坛它的建造者是谁,还有它的建造在当时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首先,天坛它是建造于1420年,是朱棣用工14年与紫禁城同时建造的,然后它的名字是叫做天地坛,1530年的时候因立四郊分祀制度,所以在1534年的时候改名称为天堂,并且在清代的乾隆帝和光绪帝重修还有改建,扩张和修建改造之后才有了现在天堂公园的格局。天堂的设计者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到北京的时候,当时那个朝代非常著名的建筑大师,蒯祥参与了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以及故宫的设计,所以他被任命为了工部,侍郎负责施工和管理,所以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这天坛的设计可能与他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其次,它的建立在当时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天坛是皇帝用来祭祀上天所用的一个场所,从明代以来,历代皇帝每逢特定的节日或者一些有意义的日子,他们都要到这里来祭祀上天,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当时建造他是因为朱棣他当上皇帝,并不是名正言顺的上道,各位官员下到百姓都对此议论纷纷,所以为了堵住很多人的嘴巴,朱棣他决定将国都迁到北京,所以也就命人在北京建造一座祭祀所用的场所,也就是天坛,天坛建立之后,朱棣他迁都到北京,并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也是告知天地他是真命天子,他当上皇帝是天命所归,不可以非议,所以天坛他所承载的就是这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命。
最后,天坛公园,它现在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的东侧,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以上内容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
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
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扩展资料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
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坛公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