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袪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农村里面有很多俗语,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智慧,都是农民朋友的经验;
1、“稻香只怕风来摆,麦香只怕雨来淋”,这句话说的是稻子熟的时候就不能刮大风了,不然粒都丢了;而麦子收的时候怕下大雨,其实收粮食的时候都怕下雨,晒不干就容易坏;然后下雨也会耽误收获;
2、“粗饭养人,粗活益身”,这句话确实比较安慰咱们穷人,不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粗饭可以促进胃肠道及各个器官的锻炼,而粗活更能锻炼身体;也就是说穷人靠自己健康,而富人多靠医生保健康;
3、“心宽体胖,手勤体壮”,这句话说的是心事少了人就容易胖,比如人现在最大的事就是结婚,结婚后普遍都发胖,事少了;而经常干活的人会更加壮实,因为人的肌肉是锻炼出来的;
4、“热药冷吃,冷药热吃”,这句话说的是治疗热性病的药物是凉性的所以需要需要需要冷吃;而治疗冷性病的药物需要热性的来解决,所以才会这么说;热因寒用,温热药治寒证,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zhi。例如阴寒证格热dao于外,zhuan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寒因热用则反之。热药凉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热性的药物,反佐寒凉药物应用。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zhi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shu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中药一定要趁热服吗?“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那么,这种有没有道理呢?
部分中药趁热喝反而不好,必须要放凉了之后才会有疗效。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温服、热服和凉服
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 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见于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如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冷服就是将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一般是作为解毒、清热的药,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解暑就需要这样的中药,所以说“冷服”效果更好。
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药均宜冷服。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但是,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冷服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腹泻或呕吐。
在复杂的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有特殊的服药方法以适应病情的特殊需要,如“真热假寒”证,应以“寒药热服”的方法来适应病情的变化如属“真寒假热”则应以“热药冷服”的方法来适应病情的转化。
否则,往往会发生药汁下咽而呕吐的格拒抗药现象,达不到治疗效果。这在中医治病法则中属于反佐的一种。中医有“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的理论,即《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意。
从中医辨证来看,热证多表现为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等而寒证,出现畏寒、无汗、脘腹冷痛、肢冷神靡、舌淡、苔薄白等。
就方剂的名称来看,也可以对服药的温度作一个初步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叫做“汤”(如“桂枝汤”等)的中药方剂多数应热服,而叫做“饮”(如达原饮)的多数需要凉服。因为古语中汤和饮本身就是由温度的区别的。
总之,中药应当凉服还是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不过,为谨慎起见,患者最好在开完药后,具体再问一下中医师相关的服用方法。
来源: 三九养生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