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醒之后,大多是哭闹不安,好让妈妈能迅速注意到他。如果妈妈不能及时赶到,孩子会哭得撕心裂肺,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
孩子哭闹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每次睡醒都哭,也让妈妈感到很烦恼。如果哪个孩子睡醒后不哭不闹,就会迎来妈妈们羡慕的眼光。
看到一个视频,内蒙古包头,一个大约8个月的小宝宝,睡觉醒来不哭不闹,还自己跟自己玩起来“躲猫猫”游戏。
他醒来之后,周围没有人,他就用双手捂住眼睛,再松开手,朝天花板看看。妈妈还没来,他继续“躲猫猫”。
有点厌倦了这个游戏,他又开始伸懒腰,蹬腿、抬屁屁。然后一骨碌翻身坐起来,抬头一看,妈妈正在录像呢!
这下可高兴了,马上扑进了妈妈的怀里。
看到这样的场景,网友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别人家的孩子,暖化了!
婴儿睡醒不哭不闹,表明几种迹象
孩子天生爱哭,为什么有的孩子醒来不哭不闹,有的孩子却哭天喊地,这是因为后天培养得好。睡醒不哭不闹的孩子,表明几种迹象。
1)安全感
美国儿科学会提到,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在10个月-1岁时会达到顶峰。这时孩子特别黏妈妈,只要看不到妈妈,就会哭得撕心裂肺。如果缓解分离焦虑,妈妈需要想一些办法。
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妈妈暂时消失,几分钟后再出现,孩子会慢慢理解妈妈不会消失,建立起很好的安全感,这是缓解分离焦虑非常有效的方式。
2017 年,波兰华沙大学曾对对婴儿和“躲猫猫”游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4 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够和家人进行“躲猫猫”游戏,在 6 个月时就能将这个游戏进行得很好。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是指对象或物品无法被人感知,但对像仍然客观存在。
当孩子没有形成“客体永久性”认知时,他以为妈妈不在,就是妈妈永远消失了。当形成“客体永久性”认知时,如果妈妈暂时离开,他知道妈妈还会回来。
这个孩子正是因为常常玩“躲猫猫”这个游戏,形成了“客体永久性”认知,即使没看到妈妈,他也不会害怕,所以会像妈妈在身边一样自娱自乐。
2)睡眠充足
《婴幼儿睡眠全书》中提到:睡眠不足会对大脑海马体造成伤害,而海马体又是产生积极情绪的脑组织。一旦这个地方受到伤害,人的情绪就会变得消极。
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当睡眠不足时,精神状态会特别差,也很可能会暴躁易怒。孩子也是一样,如果醒来时不是自然醒,是被惊醒的或者是被叫醒的,他就很难受,会用哭闹表示不安。
如果孩子睡眠非常充足,是自然醒,大脑非常清醒,情绪很好,就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
3)身体舒服
《婴语》中提到,在许多疾病,譬如感冒及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期间,婴儿都会在睡醒后哭闹。
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唯一的语言就是哭,哭声不仅会传达“我要关注”的意思,也会传达“我不舒服”的意思。孩子哭闹时,才会让妈妈去关注他的身体状况。
相反,孩子不哭,说明身体很舒服,没有生病。即使穿着尿不湿,也不会沉甸甸的,没有妨碍到他。
培养一个睡醒不哭不闹的孩子,父母的养育方式很重要
想必,妈妈们都想要一个睡醒不哭不闹的孩子,如果我们精心培养,也会拥有这样一个孩子。大宝小时候就没有很在意这些事情,结果到4岁时才做到睡醒不哭。二宝的情况就好很多,他醒来不哭不闹,自己玩得很开心。
1)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孩子在1岁以内,要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回应。当孩子内心总是很满足的时候,就很容易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
比如孩子醒来要及时给孩子更换尿布,让他身体感到舒服。然后及时给孩子喂奶,补充必要的营养。大体估算孩子喂奶时间,不要等到孩子哭再喂奶。
2)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和他做躲猫猫的游戏,及早培养对“客体永久性”的认知能力。
用一块布盖在孩子的头上,问“宝宝在哪里?”然后拿掉布,让他的头露出来,说“宝宝在这里!”
用双手捂住眼睛,问“妈妈在哪里?”然后拿开双手,说“妈妈在这里!”
类似这样的游戏,可以互相交换玩,让他以玩的心态对待妈妈的暂时离开。
3)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孩子睡觉的环境一定是安静、舒适的,让孩子能安安稳稳的睡好觉。
给孩子准备一张软硬适中的床,如果外部环境过于吵闹,要做好隔音。如果光线太亮,要注意调暗。房间温度也要进行控制,冬天用暖气,夏天注意使用空调或风扇。
孩子最喜欢妈妈陪着睡觉,有人在他身边,他会睡得更安稳。如果有条件,就陪孩子一起睡觉。
4)培养孩子的接觉能力
孩子的睡眠由深睡眠和浅睡眠两个阶段交替组成,当他中间翻身、睁眼睛时,不代表他要醒来,而是处于浅睡眠阶段。
要注意耐心观察,采用暂停原则,如果孩子一会儿又自己睡了,说明他自己接觉成功,将形成良好的睡眠规律。
如果我们经常破坏孩子的睡眠,动不动抱起哄睡,孩子的接觉能力将被破坏,睡眠不安稳的情况将时有发生。
一:宝宝睡觉不踏实的原因和对策1、缺微量元素,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
2、太热、太冷。
3、太干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5、注意肛门外有无蛲虫。
6、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晚上哭醒会以为孩子饿了,然后就给孩子喂奶,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样做反而会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习惯。
7、积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饱也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喂粥、面等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至少两三小时喂,睡前再喝一点奶。
8、母乳宝宝的恋奶。(这个很多母乳宝宝都存在的情况)
9、晚上一定要喂奶的话,要注意:
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当晚上喂奶或换尿布时,不要让孩子醒透(最好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当喂完奶或换完尿布后,会容易入睡。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不要让孩子产生夜间吃奶的习惯。
10、如果宝宝因为夜里想尿尿就醒,应该给他用尿不湿,这样不至于因为把尿影响宝宝睡觉。如果有用尿不湿的话,一定是尿不湿包得太紧。
1
1、发现孩子有睡意时,及时放到婴儿床里。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着或摇着他入睡。那么每当晚上醒来时,他就会让你抱起来或摇着他才能入睡。
1
2、不要让婴儿含着奶嘴入睡,奶嘴是让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觉用的,当孩子含着奶嘴睡着了,在放到床上 前,请轻轻将奶嘴抽出。
1
3、宝宝哭闹,不要及时做出反应,等待几分钟,因为多数小孩夜间醒来几分钟后又会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闹,父母应过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灯,也不应逗孩子玩、抱起来或摇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两分钟再检查一遍,并考虑是否饿了,尿了,有没有发烧等病兆等。
1
4、被子或者睡觉姿势不舒服
1
5、分离焦虑,除了表现在依恋/不愿分开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怕见生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保护意识强外,就表现在晚上睡眠醒得多,睡得轻,对外界警醒。应注意以下几点:
(1)睡前哄,拍宝宝不要时间太长,在宝宝睡着之前离开,让宝宝自己睡着。不要大人抱着睡着。
(2)白天要有一定长的时间和宝宝亲密的玩耍,让他/她意识到爸爸妈妈很爱她,会给他充足的关爱。
(3)和宝宝玩捉迷藏,让他意识到即便他看不到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其实也在他周围。
(4)经常带到外边看看,不要天天闷在家里,只熟悉家里的环境。
二:如果到了睡觉的时间,可宝宝还是难以入睡,而且在夜间还会经常醒来,你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帮助他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模式。
他准备睡觉了吗?
如果你能够察觉到宝宝困倦的迹象,然后马上让他睡觉,那时他很容易入睡。
在他还比较活跃的时候要开始为他的入睡做准备了,这样他就可以很高兴地去洗澡,然后在他开始困倦时,他早已经擦干了身体并穿好了衣服。一旦你错过了一次“易睡期”,你可能需要再等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直到下一个“易睡期”来临。
确立睡眠时间
6-10个月的婴儿开始了解常规的概念,知道一件事会紧随着另一件事。你可以利用他的这份认知来让他知道睡觉的规律,从而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你的规律可以是先洗个澡、拥抱、唱歌、讲故事、哺乳或是一个亲吻,然后就是上床睡觉。关掉大灯,让室内安静下来。
每一晚都要争取由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按着同样的顺序来进行同样的事情尤其是你。一旦成功地建立了睡眠模式,你会受益良多。
一个好的睡眠模式要有一个明确的结尾:你要让你的宝宝知道,当他被放到小床上时,就意味着他应该睡觉了。把他放下后,给他一些时间,让他了解他完全可以自己入睡。记住不要再给他多一次的拥抱,或再唱一首歌等。如果你陪他躺下,或拍着他睡觉,那么很可能每天晚上睡觉前甚至半夜醒来,他都会做出同样的要求。你应该让孩子养成独立入睡的习惯。
如果宝宝半夜频繁醒来……
婴儿的生活规律往往来源于习惯。一旦他习惯于每晚入睡的模式,当他在半夜醒来时就会有同样的需求。所以不要摇他,也不要抱着他走来走去,除非你非常喜欢不停地重复这些动作!
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有助于让宝宝安安静静静地重新入睡:
n 晚上照看宝宝时,动作要尽量放轻,不要发出太大的动静:
n 去看宝宝时不要开灯,在他的床边留一盏比较暗的常明灯;
n 除非必要,尽量不要给他更换尿布或尿不湿;
n 如果你在尝试教宝宝自己入睡,那么不要将他从小床上抱起来。你可以拍拍他的背安抚他,但避免给他吃东西或拥抱他。
n 有的孩子可能几个晚上就学会自己入睡了,但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几个星期。你需要对孩子有些耐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