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身体的凝血机制出现了问题后,就经常会出现出血的情况,这种状况既包括体内出血又包括体外出血。有一部分人会用中医的方式来进行止血,所以会选择服用中药来进行止血,认为这种方式的治疗会比较彻底,并且不会存在大的副作用。那么止血的中药都有什么呢?
一、止血的中药
1.白及
白集是兰科植物的干燥茎块,有着比较好的收敛止血作用,同时还可以消肿生肌。对于咳血和吐血的患者来说,通过服用白及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在受到外伤而出现出血的情况时,也可以用白及外敷。
2.紫珠
紫珠是马鞭草科植物的叶子,有着比较好的凉血止血效果,同时还可以散瘀消肿。当出现便血和崩漏的情况时,可以使用紫珠来进行止血。外伤出血的时候可以将紫珠研磨成粉末的涂抹再出血口。
3.艾叶
艾叶是菊科植物干燥的叶子能够温经止血,还能够有效的去湿止痒。如果出现了吐血的症状,可以将艾叶和其他的中药放在一起熬煮成药汤服用。如果女性在月经期间出血量比较大时,也可以使用艾叶来止血。
4.泡姜
泡姜又叫做黑姜,是一种姜科植物干燥的根茎,性热,对于脾胃肾都有着比较好的保健作用,所以能够有效的温经止血。如果因阳虚而出现的失血情况,可以使用泡姜来进行治疗。
二、止血的中成药
1.云南白药
通过使用中成药也有着比较好的止血效果,常见的是云南白药,它里面含有的草乌能够有效的化瘀止血。对手术后出血、便血或者是崩漏下血的患者都能够有效的止血。
2.三七胶囊
三七胶囊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散瘀止血的效果是很好的,而且还能够消肿止痛,对于外伤出血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3.止血宝胶囊
止血宝胶囊里面含有大量的小蓟,能够凉血止血。对于经常出现鼻出血或者是尿血的患者来说,建议使用止血保胶囊。
一、止血:
(1)洒金创药,裹伤。(主要用于小创口处理);
(2)用火烧灼,使得血管收缩。(主要用于处理断肢等大创口);
(3)古代有专门止血的中草药:如三七、血余炭、仙鹤草、棕榈、蒲黄、艾叶、三七参、地榆 、白茅根、白及、槐花、侧柏叶、大蓟、茜草等。
二、止痛:
(1)麻沸散(东汉华佗发明,开刀时用);
(2)针灸镇痛;
(3)清朝开刀药方:草乌、川乌、天南星、蟾酥、番木鳖等组成。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所属领域是中医和中药。著有作品《扁鹊内经》、《外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湿热条辨》
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1 三七散瘀止血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去尽泥土,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晒干,生用或研细粉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 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多研末吞服,一次1-3g,煎服3-9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2 茜草凉血祛瘀止血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苗,泥土及细须根,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6-10g。大剂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3 蒲黄止血化瘀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4 花蕊石化瘀止血花蕊石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的石块,全年可采,除去杂石及泥沙,洗净,干燥,砸成碎块用,或经火煅,研细后用。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
用法用量:煎服,4.5-9g,研末吞服,每次1-1.5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