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物出现颜色、形状等变化都是在提示肠道出现了问题。身体健康的人每天除了正常饮食,排便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生理现象。医生可以透过它们发现许多身体疾病,所以如果我们排便出现异常,尤其是有下边三种表现,那么大家要注意肠道可能有病变,一定要及时检查不应延误。近年来,这方面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提高,我们应该格外重视。
大肠是消化过程的最后一段,直接与排便口和肛门相关。因此,大肠癌的信号也可以在排便中得到反映,我们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正常的粪便是圆柱形的,如果有肠癌,那么排泄物会受到压迫,在排出时,它会变细,也可能变扁,或者颜色变为茶褐色。伴随而来的是一种排泄不净的感觉,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
当我们排便突然不规律,并且有腹泻和便秘的情况交替发生,这也可能是早期的肠癌。如果癌发生在肛门附近,肠道变窄,粪便难通过,这会导致便秘。同时,大肠为了将粪便挤出肠道,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促进排便,肠道运动变得活跃,因此也可能导致腹泻。
正常大便不会带有血,粪便带有血是很危险的信号,也是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大便带血,一般有两例,一是痔疮引起的,二是肠癌。与痔疮大便血不同,痔疮大便血多为鲜血,但后者大便出血明显,出血量小,伴有粘液。如果有感染,会有脓和血便。所以我们要注意日常排便。如果有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就医检查,不应延误,积极配合治疗。
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其中一部分水分和电解质等被大肠粘膜吸收,经过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 ,即变成粪便排出体外。粪便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纤维素,消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粘膜碎片和大量细菌,还有未被吸收的消化道分泌物,如粘液、胆色素、粘蛋白和消化液等。如不吃蔬菜和粗糙谷类食物,粪便组成常一致,即水分65%,固体35%。固体部分细菌最多,可达总量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当排出粪便时,大部分细菌已死亡。另有2%~3%的含氮物质,10%~20%的无机盐,如钙、铁、镁盐。脂肪占10%~20%,一种是未被吸收的分解脂肪,另一种是由细菌和上皮残片而来的中性脂肪,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嘌呤基和维生素。正常排出粪便是园柱形,长10~20cm,直径2~4cm,重量100~200g。正常粪便为碱性,其碱度高低与在结肠存留的时间长短有关,存留越长,碱度越高相反稀粪便存留时间短,常呈酸性, 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一般正常粪便呈棕色,这是由于粪内含有粪胆色素和尿胆素。因吃食物不同,粪便亦有改变,如吃含蛋白质丰富食物的粪便,有臭味、稍硬、成块,色稍淡呈棕黄或浅黄色,含细菌以革兰氏阳性为多吃碳水化合物丰富食物的粪便,呈棕绿色,恶臭味,软或半液体状,酸性,细菌以革兰氏阴性居多。某些药物也可改变粪便颜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