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偏高,即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由细胞因子驱动(反应性)机制引起,或者有不依赖生长因子(自发性)的克隆性/肿瘤性巨核细胞过度生成引起血小板增多,如骨髓增殖性肿瘤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是指不存在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情况下,由于内科或外科情况导致血小板增多,当这些情况缓解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自发性血小板增多是指确诊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患者同时伴有血小板增多。
扩展资料
1、反应性血小板增多:见于感染、手术后、恶性肿瘤、脾切除术后、急性失血或铁缺乏、创伤、非感染性炎症等,这些病因导致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如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释放增加,导致血小板增多。
2、自发性血小板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机制可能与促血小板生成素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改变和下游通路激活有关。50%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3%~5%患者有MPL基因突变,15%~25%患者有CALR基因突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血小板增多症
病情分析:你的血小板偏高,问题不大,但是你现在是贫血指导意见:血小板(blood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00000000个/L,它有
质膜
,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
比佐泽罗
发现它们在
血管损伤
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
立方毫米
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
炎症反应
,
血栓形成
及
器官移植
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低等脊椎动物
圆口纲
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
血栓细胞
.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功能与血小板相似.
无脊椎动物
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如软体动物的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
甲壳动物
只有一种血细胞,兼有凝血作用.生活护理: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况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病理性的
骨髓增生性疾病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急性溶血,急性
化脓性感染
,你先注意观察,过阵子再检查依次,如果还是高那就要找出怎么因起的.
人在某种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应可导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10^9/L,略高于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没有症状,一般不会有问题.只是血小板参与凝血,于是值较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增多: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
缺铁性贫血
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