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恶性肿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占大多数。
多余乳腺肿瘤:在多余乳腺上生长的肿瘤,称之为多余乳腺肿瘤。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以癌瘤为多见。
男乳肿瘤:良性肿瘤有囊肿、腺纤维瘤、脂肪瘤、及乳头状瘤等。恶性者有癌及肉瘤。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腺纤维瘤:最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一般多为单发性,也可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出现者。乳腺腺纤维瘤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卵巢功能旺盛)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妇女。
临床表现:乳腺纤维瘤多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常呈卵圆形,小者为樱桃大或者胡桃大,但也可有较大者。一般肿瘤表面平滑、坚硬。肿瘤境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虽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无自发痛及触痛。
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此病较少见,多为40~50岁妇女。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常位于乳头部扩张的乳管中,或在乳头附近与乳管通连的囊肿中。乳头状瘤一般很小,有蒂及许多绒毛,因富有薄壁血管,故极易出血。
临床表现:病人一般无疼痛,主要症状是乳头溢液和出血,有时可在乳头部摸到小的长圆形肿物 ,质软与皮肤不粘连,可推动。挤压乳腺时可自乳头中排出血性分泌物。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可有6-8%癌变率。
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恶性肿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占大多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乳腺癌的分类:
(1)恶性程度较高者:占乳腺癌的大多数。病理形态上都属未分化腺癌。
分为:硬性癌:约占70%;
髓样癌:较少见;
急性乳腺癌:又称炎性乳腺癌,好发于年轻女子的妊娠期或哺乳期;
胶样癌:甚少见。
(2)恶性程度较低者:这类乳腺癌有乳头状癌、导管癌、腺癌、乳头湿疹样癌和小叶癌等数种。
——乳腺癌的扩展:乳腺癌的扩展通常分为乳腺内与乳腺外两种。
(1)乳腺内扩展:乳腺癌主要发源于乳管上皮细胞,仅约5%来自腺泡癌瘤初发为局限性单发或多发病灶,继则沿下述方式在乳腺内扩展:继续新生癌瘤病灶;连续或跳跃式的沿乳管蔓延;沿筋膜间隙外展;侵出乳管,先引起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而后向结缔组织侵犯;肿瘤沿腺泡及乳管周围和神经周围的淋巴管扩展。
(2)乳腺外扩展:皮肤受侵、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肺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肺转移后可侵及胸膜,乳腺癌晚期还可转移到肝、脑、卵巢、肋骨、盆骨或脊椎骨等处。
——临床表现:
1、肿块:为首要症状。
2、疼痛:约30%的病人有疼痛感,多为钝痛。
3、皮肤的改变: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增厚等“桔皮样变”与皮肤粘连现象,此症多见于肿瘤位置较浅者。肥胖或悬垂乳病人,乳房下方常出现水肿,继之肿瘤周围又可出现皮下小结节,即所谓“卫星结节”,癌瘤继续发展侵蚀皮肤便可发生破溃。
4、乳房轮廓及弧度的改变
5、乳头溢液:可为纯血性、浆液血性、乳样或水样液。
6、乳头形状的改变
7、区域淋巴结肿大
8、当癌瘤发生肺、肝及骨等处转移是,则出现相应的症状。
乳腺肉瘤:虽不多见,但种类繁多,如纤维肉瘤、腺肉瘤、癌肉瘤、骨肉瘤、脂肪肉瘤、肌肉瘤、脉管肉瘤、淋巴肉瘤及黑色素瘤等。
乳腺肉瘤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年龄与乳腺癌大致相似。
2、生长规律多为一小肿快,长期缓慢增长,而突然又迅速增大。
3、患者一般状况尚好。
4、局部肿瘤可表现很大,但多局限一处,境界明显,活动,呈中等硬度或似橡胶样硬,但也可有软化而柔软者。
5、乳头不回缩不溢液。
6、表皮因肿瘤迅速增大,而呈现紧张,发亮、微红色,且有静脉怒张。时常见到乳房与肿瘤一起下垂,若肿瘤过度下垂时,可使乳房皮肤水肿。但一般不发生粘连与“桔皮样变”,肿瘤晚期可破溃呈翻花状。
常见乳腺肿块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1、 腺囊性增生病:次病为乳腺异常增殖症的一个病变阶段,多为年龄较大者,且易多发,有时呈索条状结节,边界不清,属于癌前期病变。
2、 乳痛症:亦为乳腺异常增生症的一个病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乳腺上可触及多数不平滑之小结节,且多有轻微自发性痛。尤其月经来潮前乳腺胀痛明显,甚至有是痛不可触,患者很是痛苦。
3、 乳头状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单发者多为老年妇女,50%有血性溢液。多发者呈弥漫性结节,无明显肿块。此瘤可恶变。
4、 腺纤维瘤:好发于内分泌旺盛而调节紊乱的年轻妇女,大多在20-30岁期间。肿块明显、边界清楚、光滑、活动、较软,并呈结节状。生长缓慢,而且很少有疼痛,但有恶变发生的可能。
5、 脂肪坏死:好发于肥胖妇女的乳房外侧部分,大多有外伤史,需行切除活检来鉴别。
6、 乳房结核: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
7、 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非哺乳期乳腺炎。较少见,多有急性发作史,可有疼痛、发烧等,但经消炎治疗后很快消退。
8、 叶状囊肉瘤:多见于35-40岁者,发展较慢,肿瘤呈分叶状,部分坚硬如石,部分区域呈囊性感。瘤体常巨大,有时溃破,很少与胸膛固定。常误认为晚期乳腺癌,但根治术后疗效很好。转移不多见,一般以血行为主,偶有淋巴道转移。
中医与乳腺肿瘤
关于乳房疾病,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如《中藏经》中的“乳癖”,宋《妇人大全良方》中的“乳岩”,明《外科理例》中的“乳痨”《疮疡经验全书》中的“乳疬”等。
肿瘤性乳房疾病,一般都是因忧思郁怒,肝脾受损,气滞痰凝而成“乳中结核”。
乳痨: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结核。是乳房部的结核性疾病。因其病变后期常有虚痨表现,故名乳痨。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所以又名乳痰。
其特点是: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乳房内有一个或数个结块如梅李,边界不清,皮肉相连。本病临床少见,约占所有乳房疾病的1%。多发于20-40岁的已婚、生育妇女。
本病名最早见于《外科理例》,《外科大成》论症更为详细,《医宗金鉴》还指出:“形势虽小,不可轻忽,若耽延日久不消,轻成乳痨,重成乳岩。”
中医认为多因体质素虚,肺肾阴亏,阴虚则火旺,火灼津为痰,痰火凝结成核;或肝郁化火,耗损阴液,痰凝气郁所致。
乳癖: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快,称为乳癖。相当与现代医学的乳房纤维瘤。本病是乳房部常见的肿瘤性疾病。。
其特点是:乳中结核,形如鸡卵,表面光滑,推之移动,一般多为单发。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肿快的10%。
本病名称最早见于汉《中藏经》。清《疡科心得集》对该病的症状描述较为具体。《外科真诠》指出有岩变可能,谓:“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实为经验之谈。
中医认为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所致。如《疡医大全•乳痞门主论》说:“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或因冲任失调,气滞痰凝所致。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
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好发于30-40岁妇女,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本病是现代医学病名,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范围。为了不与现代医学的乳腺纤维瘤相混,故把它分开论述。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
乳疬:男女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晕部出现疼痛性结块,称为乳疬。是一种乳房异常发育症。
其特点是:乳晕中央有扁圆形肿块。分为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和儿童乳房发育异常两类,前者见于中老年男性,后者见于10岁左右的男女儿童。
其病名最早见于《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又称你疬。
中医认为男子由于肾气不充,肝失所养;女子因冲任失调。《疮疡经验全书》说:“此疾因女子十五、六岁,经脉将行,或一月两次,或过月不行,致生此疾。”说明本病发生与冲任两脉有关。总之由于肾气不足,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所致。
乳岩:发生在乳房部的肿块,坚硬如石,溃后状如岩穴者,称为乳岩。
其特点是:乳房部肿快,质地坚硬,溃后凸如泛莲或如菜花。它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中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于遗传因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男子乳癌较为少见,约占乳岩的1-2%。发病年龄较女性晚些。
有关乳岩的发生与生育和哺乳的关系,意见尚未一致。一般认为生育和哺乳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乳岩病名首见于宋《妇人大全良方》,同时还记载了初起、晚期症状和病因。宋《疮疡经验全书》明确指出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元《丹溪心法》不但详细描述了乳岩的病因、症状、治疗,也记载了男子患有乳岩。明《外科正宗》对本病认识更为详细。《医宗金鉴》提出了乳岩晚期累及腋下与胸壁的症状。
中医认为:(1)乳房为阳明经所司,乳头为厥阴肝经所属,情志不畅,肝失调达,郁久而气血瘀滞;脾伤则运化失常,痰浊内生,脾肝两伤,经络阻塞,痰瘀互结于乳所致。
(2)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冲任之脉棣于肝肾。 冲任失调,月经不正,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而发病。因其发病年龄多见于绝经期前后,故于冲任失调有关。
乳腺肿瘤的治疗首先要建立在早发现、早诊断的基础上,妇女应警惕乳腺疾病这一高发的女性疾病,每月应定期进行自我检查,时间最好在月经后1周左右,因为这时乳房比较柔软,如有肿块容易触到。发现后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检查。我院作为综合性大医院检查手段已十分完备,患者可以进行B超、钼靶X光射片、肿瘤标记物等多种检查,必要时可以结合细胞学穿刺的办法。临床证实94%以上的乳腺肿块都可以靠细胞学穿刺得到科学的诊断,而先进的钼靶X光射片可区别肿瘤的良恶性并可发现没有肿块症状的乳腺癌。
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不保乳的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两大类,前者不能保留乳房,出于惧癌心理重的原因,许多人为了“把癌切的干净”,往往倾向于切除范围大的改良根治术,其实最新的医学研究证明,早期乳腺癌的保乳切除术继以标准化放疗的20年远期生存率与不保乳的改良根治术相比,几乎没有差别。面对同样的远期效果,在乳腺癌早期肿瘤不大或适应症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能够保全乳房、对女性身体外形和心理伤害小的保乳手术已不可阻挡地成为一种趋势,尤其对于年轻患者群。国外保乳手术已经达到46%。但施行保乳手术方案的必备条件是术后的放疗质量要过的硬,最好在放疗设备和医生水平有保证的大医院进行。
参考资料:中国征服癌症网
目前医学界比较公认的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是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在每一个月经周期里,进入青春期的女性的乳房腺泡,腺管和纤维组织,都要经历增生和复原的组织改变过程.中医认为是易躁易怒易忧、思想压力大、多愁善感、焦虑上火、肝火太盛、肝脾之气淤结而成。肝火太盛必影响内分泌等。由于这种改变,在这之前,都可能出现一侧或两侧乳房或轻或重的胀痛,月经过后胀痛又自然消失,这完全不妨碍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乳腺增生需要治疗,用能调解内分泌的得甫乳淑灵茶,缓解疼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还有物理疗法:
一,拔罐治疗
此法其原理与刮痧差不多。刺络拔罐,取75%酒精局部或穴位消毒,在膻中,局部,乳腺增生患者用中医并配合采用经络拔罐疗法治疗,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乳痛、乳腺肿块等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膻中、乳根,膏肓、天宗、肝俞、太冲可以刺络拔罐。上罐时间10-30分钟不等,可以循序渐进的,不要开始就很长时间,以自己可以耐受为度
二,刮痧治疗
用刮拭背部乳房的对应区(即背部与前胸乳房对应的部位),先涂刮痧油,然后从上向下、从内向外依次刮拭。对于刮板下发现的结节、砂粒、条索状物要重点刮拭。这些部位相对应的胸前处就是乳腺增生的部位。再刮拭脊椎,以及两侧的膀胱经,相平行的夹脊穴可以巩固治疗的效果。刮拭过程中痧出的越彻底,乳腺增生物消退的越彻底。还可以在膻中刮,从上到下刮起,从内向外刮拭。
乳腺增生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注意,主要是因为和乳腺癌的关系搞不清楚,或者概念上比较模糊,乳腺增生甚至于有人认为是癌前病变,这是不妥当的,只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发生癌的几率相对增高。第一种情况有家族史,比如说某个女病人的母亲、亲姨,这个母系里边有乳腺癌的发生。第二就是结婚偏晚,生孩子偏晚,不哺乳,或者哺乳时间极短。第三个就是女性病人本身有乳腺癌的历史。这几种情况下,乳腺增生就和乳腺癌的关系相对的密切一些。不是说所有的乳腺增生的病人都会发生乳腺癌,这个概念也是错的。那么自己有阳性家族史,阳性家族史的概念就是说,母亲或者亲姨得过乳腺癌,那么对于这这种女病人就要注意了,理论说和没有阳性家族史的病人比较,发生乳腺癌的几率相对的高出4-5倍,但不是就一定发生乳腺癌。这种病人刚才我说的三条,要定期的找专业医生看病,及时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男性乳腺癌也有发生,男性乳腺癌是所有发生乳腺癌的女性病人里头,或者说占全部乳腺癌的1%-3%,也就是老百姓说的100个乳腺癌的病人里边有1-3个是男性病人。那么男性病人的主要症状,主要是乳腺有肿块,这和女性病人的乳腺癌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这个肿块是无痛性的,所以现在好多病人之所以发生晚,发现晚,就是认为自己这个块没有症状,不疼痛,没有什么症状,没有什么感觉,不去就医,等有感觉了,觉得块大了,或者长得快了,再找医生就医相对的就偏晚。从临床上说,有经验的医生一公分的乳腺癌,通过触诊就可以检查出来。所谓触诊就是老百姓说的手摸,就能看出这个是不是乳腺癌。所以早期治疗,早期发现是很重要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生看,我指的是主要是指西医大夫,不是老百姓说找中医大夫看,中医在理论上和西医是两码事。中医认为,乳腺癌是乳炎,是气血淤滞,这和西医理论是两码事,所以要早就诊,到大医院找有经验的临床大夫看病,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