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材 名】柘木
【拉 丁 名】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
【别名】原植物柘树,又名:柘,柘桑,文章树,灰桑树,柘子,野梅子,野荔枝,老虎肝,黄桑,黄了刺,刺钉,黄疸树,山荔枝,痄腮树,痄刺,九重皮,大丁癀
【名称考证】柘木 (《本草拾遗》),柘树(《救荒本草》),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录》)、灰桑树(《湖阴县志》)
【科目来源】桑科植物
【药用部位】柘树的木材。
【性味归经】《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入肝、脾二经。
【功效主治】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疟。治崩漏,飞丝入目,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l-2两。外用:煎水洗。
【资源分布】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微、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①《本草衍义》: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叶饲蚕曰柘蚕。叶硬,然不及桑叶。 ②《纲目》:杨,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其实状如桑子而圆粒如椒,名佳子。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
【相关选方】
①治月经过多:柘树、马鞭草、榆树。水煎兑红糖服。(《湖南药物志》)
②洗目令明:拓木煎汤,按日温洗。(《海上方》)
③治飞丝入目:柘树浆点(目)了,绵裹箸头,蘸水于眼上缴拭涎毒。(《医学纲目》)
【原生形态】柘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以上。小枝黑绿褐色,光滑无毛,具坚硬棘刺,刺长5~35毫米。单叶互生,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厘米,基部楔形或圆形,先端钝或渐尖,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放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除下面主脉略有毛外,余均光滑无毛;基部3出脉,侧脉4~5对;叶柄长约1厘米,略有毛;托叶小,分离,侧。花单性,雌雄异株;皆成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一或成对腋生;雄花被4裂,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4裂,花柱。花期6月。果期9~10月。喜生在阳光充足的荒山、坡地、丘陵及溪旁。
【参考出处】《本草纲目拾遗》、《本草衍义》、《纲目》
【相关药材】柘木白皮
【关 键 词】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疟崩漏飞丝入目疟疾
佛灯果又名佛思果,番荔枝科热带果树,产地热带美洲。又名“小蜜饯果”,果实清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特殊气味,根、叶可做药。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属41种。抗寒力比较强,在华北南部可露地越冬,能忍耐零下8℃左右的绝对低温,生长适温为24—34℃,耐高温酷暑。在原产地虽生长在山坡上的疏林下面及阴湿山谷中,但不怕阳光曝晒,也具有较强的耐阴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和石灰质土壤上均能生长,耐干旱和瘠薄,不耐水涝。
耐阴一般,喜高温、湿润气候,其耐盐性、耐旱性和耐寒性佳,抗风强。
生于山地杂木林内和向阳沟谷旁;或有栽培。在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云南等地
柘树的果实可以直接食用。
柘树的果实,又称“野荔枝”,球状果实三四个簇生在一个枝条上,呈橘红色或橙黄色,远远望去,很像荔枝,果实有点甜味,但没有核,并有白色乳汁流出。
柘树在我国有着“南檀北柘”之称的名贵树种,是生长极为缓慢的树种之一。属于桑科,耐寒,喜钙土,耐干旱,多生于山脊的石缝中,适生性很强,叶子可以用来喂蚕。柘树根系发达,生长较慢,果熟期一般在9到10月。
扩展资料
柘树边材是浅黄褐色,心材为浅红褐色,木材纹理非常细腻清晰,手感温润。柘木是制弓的良材,其心材更是雕刻制作工艺品和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由于生长十分缓慢,极难成材,故其心材尤为珍贵稀有。
威海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一名工作人员说,威海市柘树主要分布在刘公岛以及海边的山上,属于野生树种,柘树茎皮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根皮可以入药,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淤止痛,果实既可食用,也可用来酿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柘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柘树果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出产果实选育良种装饰观赏 野生果树作用知多少
参考资料来源:威海新闻网-市民林中发现“荔枝” 记者采访得知是柘树果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