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我们人体的五脏都容易产生火,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就提出“气有余便是火”的中医理念,也就是说,当阳气偏盛时,便能导致各种“火证”,也可理解为病邪犯人,日久便会“化火”,便会出现各种“火证”。
与外界相通,容易受到四时之气的侵袭,从而容易导致肺火的出现。而这个肺火,又可以分为虚火与实火。而虚火是由于肺阴虚从而生火,那就是体内阴液不足,而阳气相对偏盛,从而虚火生内热。实火是肺热盛极从而化火,也就是阳亢热盛,我们可以理解为肺实热。
肺火有外邪引起、也有内伤造成,有虚实之分肺火有外邪引起、也有内伤造成,有虚实之分,外邪侵袭和体内伏邪造成的肺热多为实火,由于内伤津液引起的肺热则为虚火,实火的治疗用清热发散的方法。
可以用麻杏石甘汤内清外散治疗,肺中虚热用滋阴降火和清热生津的方法治疗,可以用黄芩、玄参、麦冬、枳实、浙贝母、黄柏、菊花等治疗。肺的实热多是外感造成,外感一般都会入里化热,风寒、风湿、风热都会引起肺热,影响肺气的宣降,造成肺中於热。
出现干咳无痰的症状,有些温热病邪,像一些流行性疾病,也多从口鼻入肺引起高热神昏的病症,都可以用清热解毒和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
如果肺火比较旺盛,可以在上肢肺经部位刮痧如果肺火比较旺盛,可以在上肢肺经部位刮痧,同时如果家里有放血针的可以在少商穴刺血放出两滴血,如果肺火比较旺盛的,通常可以看到血液颜色较深,如果不能放血,可以掐按少商穴,效果也是极好的。
肺为娇脏,五行属金,易被火克,当肺气不足,或者心肝火旺时就会转移到肺部,出现肺火旺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咳嗽,咳嗽声音响亮,甚至出现喘息气促等情况。
咳痰往往量少,质黏,不易咳出,有的伴随嗓子疼,鼻塞,流黄鼻涕,口干口苦等症状,舌红,舌苔黄腻等,在秋冬季节最常见。
咳嗽,咳痰,咳黄痰,胸闷、咽痛、呼气热、口渴咽干咳嗽,咳痰,咳黄痰,胸闷、咽痛、呼气热、口渴咽干、干咳无痰或痰少、小便黄赤、便秘、等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舌红,苔黄等舌像。
当肺火比较旺的时候,因为肺主呼吸,所以主要症状体现在鼻子上面,大多会有鼻干的症状,初期不严重的时候,人可能只是感觉到口干舌燥,有鼻血,然后就会出现咽干咽痛、胸闷、口唇发红等症状。
很多人在有胃火的时候,也会出现一部分跟肺火相似的症状,不过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胃火太大,嘴里的津液就会变少,从而很容易出现口干的问题。
而肺火太旺,因为气体都要经过鼻子,所以虽然同样会损失津液,表现就以鼻干为主。不过,口干与鼻干的症状很可能同时存在,还是要看以哪种症状为主,需要医生加以辩证再用药。
肺火大时鼻子也会有症状,会出现鼻腔干燥肺火大时鼻子也会有症状,会出现鼻腔干燥、灼热感或者鼻腔里面流黄鼻涕。中成药可以使用蓝芩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鱼腥草口服液等清热解毒。
也可以使用薄荷、胖大海泡水喝,对改善症状也是有好处的,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喝温开水,可以适当的用水蒸气雾化鼻子,使鼻腔干燥得到改善。
人们常说的“肺火”很不简单。引起“肺火”的原因是多样,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单凭我们自我感觉往往不能正确识别病情,更多的还是需要中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综合手段去辨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根据您所说的情况,有感觉全身发热压机五脏六腑发热的现象,考虑还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中医讲一般与阴虚火旺有关系,建议患者首先注意尽量多增加户外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久卧,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症状严重时可以经医生诊断后积极使用调节植物神经,或者配合使用具有滋阴清热功效的中药调理。夏天来了,相信大家都有过牙龈痛、眼睛干涩、鼻腔干红、口腔溃疡、口干口苦等经历,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中医上说得上火。
中医说“阳盛则热”,主要还是指自身的阴阳失衡、阳热太盛。这和单纯的火热外邪是有所差别的。“上火”主要是自身的阴阳失衡,所以,我们常说的火气重、口苦口干,严格来说,其实和每个脏腑都有关系——身体的五脏六腑,都会有“上火”的时候。
我们身体中的“火”多半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
1、心火:当人受到情绪刺激影响后,变得烦躁不安,晚上不能安睡。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心肾阴阳失调,导致心火旺盛。心火旺盛一般多发于更年期妇女,症状是失眠多梦、心悸、口苦、口舌生疮和腰肢酸软、腿疼等。同时还会觉得心中焦躁不安,气血上涌。
2、肝火: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燥热和心情积郁导致。肝火的表现是脸上长痘痘,晚上失眠、心慌,脾气暴躁、头晕头痛等症状。判断肝火是否旺盛可以看舌头,肝火旺的人舌头鲜红,舌苔呈黄腻状,且伴有口气。
3、脾火:脾这个脏腑有点特殊,一般它的“火气重”,都从“胃”表现出来,说成胃火。嘴角嘴唇长点泡泡小疮之类,口干,肚子胀痛不舒服、甚至便秘等等,这些火气重多数和脾胃有关。降胃火的方法,可以选择冬瓜、鲜茅根这些多汁清凉的食物对胃火调理。
肺火:肺火旺盛的表现主要是呼吸道症状,例如干咳少痰、咽喉肿痛、口舌干燥,总觉得口渴等等。其他的症状还有便秘、尿黄、口舌生疮等。这都是身体水分不足,伤及肺阴的表现。
4、肾火:肾为先天之本,在中医看来,肾是相火寄存的脏腑,所以它的“火”一般以滋养为主。因为肾和膀胱相表里,膀胱的火气重,也归纳到肾火里面。这方面,如果小便黄赤或者涩痛,甚至出现点浮肿,可能和肾火有关。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中医并不主张“泻”肾火,如果是肾里面的“相火”重,主要从滋阴降火即可,只有膀胱之火才适用清泻之法。常见的如蒲公英、金银花、车前草之类煮点水代茶喝,都是比较合适的清热泻火饮料。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上火,还是要从饮食和作息上着手。
不要熬夜: 生活节奏加快,熬夜几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在中医理论中,人的身体在深夜11时开始就会进入修复阶段,而熬夜就会扰乱这一过程。长期熬夜会导致阴阳失衡,损耗阴液,造成上火。因此,晚上最好在11点之前就上床睡觉。
多喝水“” 上火的本质实际上还是体内的水分不足、阳气过盛。因此一定要多喝水,想起来就可以喝,不要等到身体已经觉得很渴了才喝。
不要过量进补:进补一定要“辨证” ,尽量做到进补对证和无虚不乱补。且服用补药时一定要缓缓而来,慢慢调理,否则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下面是五脏六腑有火的表现和推荐去火的方法。
1、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2、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mi、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3、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是中医杨黎明,祝您 健康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