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和身心需求,在不懂儿童的情况下,成人就会选择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这种以“成人为本”的教育,就像是把适合自己穿的鞋子硬是套在了孩子的脚上。
如果说女人的子宫孕育了孩子的物质胚胎,那么儿童最初接触的家庭环境和幼儿教育,则孕育了孩子的精神胚胎。这正应验了“三岁看老”的古老谚语。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是从无意识开始的,他们总是不自觉地从环境中吸收一切并将其内化为心智,而后才有慢慢觉醒的自我意识,进而取代潜意识的吸收工作并积累经验,逐步才形成有意识的行为。6周岁,因为是人类有意识学习的起始年龄,也成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
其实,儿童的身心成长机制正是自然预先设置好的,就像一棵树,何时发芽、何时出土、何时抽叶、何时开花,都是由其内在预先设置的机制所决定的。因为儿童的成长不是匀速的,而是存在若干的关键期,有着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应善于发现、研究、尊重、利用好自然赋予儿童的这些关键期,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强的时期。同时,在儿童身心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避免过早、过多、过快的知识灌输,以免造成儿童身心的严重损伤。我认为,知识应当用来帮助儿童建构智慧,教育应当以有能力使用知识为目的。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为本”,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和成长规律,为不断成长中的孩子准备好合脚的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