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成分:
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栀子、牡丹皮、黄芩、重楼、竹叶、地龙、苍术、柴胡。
2。功能指示:
祛风解表,解毒利咽。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痛,或耳下腮肿痛,咀嚼困难,咽痛,舌红苔黄,指纹紫或脉浮或滑。
3。特征分析:
此成药清热功效突出,可长期解毒退烧。还具有凉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热毒过盛者。临床主治发热、恶风、咽痛、腮肿、舌红苔黄。
4。药理作用:
具有抗病毒、解热、抗感染作用。
5。传统应用:
感冒和腮腺炎都是外感风热。
6。现代应用:
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伴上述综合征。
7。用法用量:
口服液:口服。5岁以内10ml一次,5-10岁20-30ml一次,一日三次。颗粒:开水冲服。5岁以内5g一次,5-10岁15g一次,每天3次;还是遵医嘱。
8。使用说明:
风寒感冒者小心。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宜清淡,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 小儿风热感冒常用中成药二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颗粒)
1。药物成分:
柴胡,桂枝。
2。功能指示:
发汗解表,清热解表。适用于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头痛身痛,流涕,口渴,咽红,痰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浮。
3。特征分析:
该成药是临床小儿常用的退热中药之一,具有解表退热的作用。药只有两种,太阳和少阳一起用。虽然清热作用较弱,但退烧效果明显。故适用于外感致病引起的中低热。临床适应症为发热、恶寒、咽干。
4。药理作用:
具有解热、抗感染、抗病毒、镇痛和增强免疫的作用。
5。传统应用:
寒证属于外感风热。
6。现代应用:
上呼吸道感染伴上述综合征。
7。用法用量:
口服。1岁以内,5ml一次;1-3岁,10ml一次;4-6岁,15ml每一次;7-14岁,20ml一次。一日四次,三天为一疗程。
8。使用说明:
风寒感冒者小心。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小儿风热感冒常用中成药三小儿解表颗粒
1。药物成分:
金银花、连翘、荆芥、防风、紫苏叶、葛根、蒲公英、黄芩、牛蒡子(炒)、人工牛黄。
2。功能指示:
宣肺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舌红苔薄黄,指纹红绿或脉浮。
3。特征分析:
该成药解表效果明显,但清热作用较弱。适用于外感风热者,适用于表证、热证明显者。临床适应症为发热、恶风、咽痛、舌红。
4。药理作用:
具有抗病毒、解热、抗感染和镇痛作用。
5。传统应用:
寒证属于外感风热。
6。现代应用:
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伴上述综合征。
7。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1-2岁4g一次,一天两次;3-5岁4g一次,一天3次;6-14岁8g一次,一天2-3次。
8。使用说明:
风寒感冒者小心。脾虚便溏者慎用。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 小儿风热感冒常用中成药四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颗粒)
1。药物成分:
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葛根、板蓝根、水牛角、大黄。
2。功能指示:
清热解毒,泻火利咽。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症见高热、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指纹浮紫或脉浮。
3。特征分析:
此成药具有清热泻火,解表祛风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邪热壅盛之表证。临床主治高热、咽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
4。药理作用:
具有抗病毒、解热、抗感染、镇咳、祛痰和增强免疫的作用。
5。传统应用:
寒证属于外感风热。
6。现代应用:
上呼吸道感染伴上述综合征。
7。用法用量:
口服。1岁以内2.5-5ml一次,1-3岁5-10ml一次,3-7岁10-15ml一次,7-12岁15-20ml一次,每天3-4次。
8。使用说明:
风寒或脾虚便溏者慎用。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