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玩,玩手机,玩游戏,就是不爱学习。我该怎么办?父母如何激励孩子学习?只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爱上学习。
更多的妈妈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更好的学习环境,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嘴都快磨破了。他还是我行我素,真的不知道拿孩子怎么办?
对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家庭的类型是多层多样的,不能一刀切,没有一把万能钥匙。更何况,我们不能以孩子是否就读重点学校来评判孩子。
但是,我认为,有一件事是所有父母都应该投入精力的,那就是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看到很多报道说孩子期末考试后厌学,撕书,烧书。这些是最可悲的。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呢?我觉得家长可以从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有一次我去一所学校,问七年级第一节课的学生:你为什么要学习?“为了妈妈”“为了教育局”都有答案。父母一般都会告诉他,竞争这么激烈,你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
孩子问:那什么是好日子?父母说大概有房有车。孩子说现在有房有车。所以中国人永远分不清什么是好日子,大概是和邻居比的好日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脑子里有四个问题。如果克服了这四个问题,孩子就会有非常强烈的学习动力。
1.学习有什么意义?读书没有意义。有时候,只是如果你不想要什么,你就会去做。告诉孩子,地球上有人类,也有动物。你认为猫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一千年前猫是怎么生活的?现在不同了。
人们过着创造性的生活,因为人们可以学习。大自然赋予人学习的大脑,课堂学习是狭窄的一部分。不学习也没关系。和猫狗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样的。
2.学习有什么用?
课堂学习是训练思维。思维被训练到很高的水平。怎么才能看出来?去农村,找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女人问同样的问题,然后你就看出区别了。我懂三角函数,会分析几何,懂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两个老太太让你拿一个回去,你拿哪个?
3.可是学习太苦了,怎么办?儿子,苦难是情绪,感觉是思想引起的,不是事物。需要改变的是观念。比如有人请你和一个和尚吃饭,桌上摆满了菜。和尚一看,觉得这个人太尊重我了。听着,你什么意思,请我吃顿饭?都是蔬菜。
同样的事情,就是因为想法不同,两个人反应不一样。与动物和人类不同,当人们收获辛勤劳动的回报时,他们会从中获得乐趣。没有什么比课堂学习更能体现努力的收获,这是人的乐趣。
4.谁小学没毕业,现在是亿万富翁,怎么说?致富是由特点决定的。一是投资驱动,二是强力行动。小学没毕业,生活比较辛苦的人更多。人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两部分,动物只有物质享受。父母不要把功利的东西放在孩子身上。
家长要和孩子沟通“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一个人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本。生活是最好的学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
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你不是考试机器,你不是为了父母而学习的观念。你在学习探索这个美好的世界,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你读书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智慧,发掘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快乐。你学习是为了充分利用你的特殊技能和才能去帮助别人。
在聊天中告诉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你会逐渐学会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你会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让你有更多的选择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对于孩子,你只需要提3个要求:
以前带学生去农村学农业,看见孩子们在果园里摘苹果。孩子们蹦蹦跳跳地从树上摘苹果,有时带水,有时不洗,然后擦苹果皮吃。
看这些孩子平时在家吃水果。父母将苹果削皮,切片,放入果盘,插上牙签,递到手中。孩子们看起来还是懒得吃饭。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跳脱摘下来的苹果”。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父母应该把对孩子的期望设定在适当的水平。不要什么都管,把“苹果”给孩子就行,不然孩子不会感兴趣。
比如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不认真,或者没有完成作业,往往和很多家长的以下行为有关:
字迹潦草,语法不正确,拼写错误,有时忘记做作业,或者把作业留在家里,有时考试成绩不好回家。这是最正常的事情,是孩子长大后必然的经历。
如果父母因此而生气、抱怨、催促、责骂,不仅孩子的精力会消耗在处理这些带来的负面情绪上,还会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阻碍孩子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后果会比他们最初的“问题”严重得多。
父母要做的是:明确告诉孩子,学习是你的责任,不是父母的责任;你读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父母。
不要攀比,要立足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现在孩子能跳1.2米,那1.3米是比较合适的目标。不要因为别的孩子能跳1.5米就要求你的孩子跳那么高。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学习。在压力下学习不好。
三。让孩子有责任感和成就感
父母一直是孩子成长的阻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是你不这么认为。独生子女的很多问题都是父母不让他成长造成的。长大的最高标志是什么?是的,选择。
理论上,0-6岁的孩子是被父母控制的;6-12岁,共同控制;12岁以后,孩子自己控制自己。但是在中国可能吗?很多30岁的儿子被五六十岁的母亲控制。怎么可能培养孩子的学习责任感?
1、与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当孩子经历自然结果,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对孩子幸灾乐祸。“瞧,瞧,我把一切都告诉你了,但你就是不听。现在你知道错了吧?”应该是一种鼓励的态度。“没事的,儿子。妈妈(爸爸)小时候做了很多错事。她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孩子就是这样长大的。”
2.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我坚信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父母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心、欣赏、倾听和鼓励,就为这颗种子茁壮成长创造了条件,孩子的内在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然,要给孩子进步所需的时间。
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短期来看,孩子在父母不断监督下的表现可能比父母放手后的表现要好,这也是很多父母不敢放手的原因。但是,孩子在父母监督下的表现,是来自外在的控制,而不是来自内在的动力。
从长远来看,来自内心的力量会更强大,更持久。毕竟我们只能陪伴孩子走完一部分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有自己的内在动力走下去,所以我们必须接受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不完美”。
只要我们改变态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问题”都会得到改善。经常听到家长抱怨上了高中的孩子对自己的事不太负责。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越权了,或者父母对“责任”的期望值太高了。
4.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当我在中学的时候,我是班上第一个解决老师布置的难题的人。老师从讲台上跑过来,摸着我的头问,你比吃一颗糖还开心吗?我答应了。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数学,认为自己很擅长。这就是鼓励和成就感的魔力。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磨合,孩子会有一个快速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