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向幼儿解释死亡?你是如何让孩子理解和接受自己爱的人的?为什么会突然永远离开,再也不回来?
有一次,一个妈妈问我,我的孩子五岁了,她爸爸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了。她一直瞒着她的孩子,告诉她她的父亲在一家很远的医院里。
但是这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她会问“爸爸住院了,为什么妈妈和奶奶不照顾?”“爸爸的手机怎么在家里?”“为什么爸爸连电话都不给我打?”“为什么我见不到我父亲?”……
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合理解释,不仅不能安抚孩子,反而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和焦虑。
就像这位妈妈说的,最近孩子胆小粘人,上厕所都要有人陪着。
孩子无法准确表达,或者她隐约知道但无法得到正面回应。她敏锐地感知着大人的话语和情绪,压抑着自己的疑惑和情绪,但躁动的情绪总是在等待机会。懂事的孩子尽力迎合大人的生活,却压抑不住内心真实的恐惧和焦虑。
其实,让我们难以启齿的,并不是孩子本身,而是我们内心深处对死亡的焦虑和排斥,以及那些未知的对未来的恐惧和无奈。
我们内心承受不了这个负担,自然就投射到孩子身上。我们觉得孩子更不能接受,所以不忍心让年幼的孩子承受这种痛苦。
而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因为我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我五岁那年爷爷去世的场景,他静静躺在棺材里的样子,还有家里有人提醒我“爷爷脚痛,请打你的脚!”。
最重要的是,我还记得当时的感受。虽然我不明白这个场景是什么意思,但我很难过。没人告诉我,但我能感觉到。
我家大宝大概两年前就意识到了“死”的问题。
她有时候会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你也老了。等我老了,你就死了。”
那时候,在孩子眼里,这个“死”没有任何情感意义,是纯粹意义上的客观事实。
然后她会说“妈妈,我不想你死”。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她已经给了“死去”的人感情。
前几天带着全家人看了《梦之旅指环》。孩子一开始有点害怕,最后看到爸爸Ekto给女儿Coco唱《请记住我》这首歌的时候开始大哭。她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情绪,直到电影结束,她走出电影院。
我知道,她理解影片中的死亡。
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他有理解和接受的能力,他有挽回的能力。
就像电影结束后,我给孩子讲我奶奶(孩子的曾祖母)的时候,孩子说:“我会永远记得我的曾祖母。”
显然,她明白了一部分本质——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所以,让我们无法言说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不知道如何委婉地向孩子解释,让孩子以最少的情感消耗接受它。
也是死。给孩子解释的难度,取决于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我们自己内心接受的难度。
比如一位母亲说,前一个孩子的曾祖母去世时,她可以相对轻松地向孩子解释死亡的原因。
但是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走了,就没办法说话了。
重要的不是我们具体说了什么,实际上是我们的态度。
我们需要比孩子更冷静,然后用自己的冷静抓住孩子的困惑和焦虑,转化为孩子可以承受的认知和情绪。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过度的无法从悲痛中自拔,或者被迫压抑悲痛,无动于衷,都是在逃避现实。
前者会让孩子更加害怕和消极,后者会让孩子更加迷茫,产生更多的情感冲突。
孩子问死亡,更多的是好奇和探索。他更需要的是一个让他感到安心的答案,而不是我们凭空捏造出来让他们更加无法理解的“天堂”。
死亡是一件既神秘又坦率的事情。逃避也改变不了生命终有一死的事实。
有些父母羞于谈论“死亡”,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他们不允许他们的孩子说,问,甚至告诉他们,他们可以永远活着。有些家长会用“涌现”、“升天”等抽象词汇向孩子解释,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对生活的理解,而且在遇到类似事件时会产生困惑和信任危机。
没有对死亡的认识,就没有对生命的敬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杀是我们教育中缺乏“死亡教育”的结果。
每个爸爸妈妈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关于死亡的答案。没有标准。
但是有一点,孩子的问题透露了两个信息:
1。他们想要一个严肃的、闪烁其词的、敷衍了事的答案。
2。他们渴望得到一定的安全感,潜意识里更渴望生活得更好。
就像大宝问我“妈妈,我会死吗?”
我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死去,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过了很久,她又问我:“妈妈,你离死还有多久?”
我跟她说:“我也不确定,但是妈妈会努力锻炼身体,好好吃饭,这样我就能陪你很久了。”听到这个回答,她明显会觉得踏实,开心。
所以面对失去亲人的孩子,我们要用稳定的情绪,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告诉他们真相,不要让他们迷茫和怀疑。不要隐瞒真相,让孩子在形式上和心理上告别逝去的亲人。
我之所以对外公外婆的去世有不同的感受和记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参加了葬礼。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很突然,我没能参加她的葬礼。我并没有真正从心理上和形式上和她告别。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亲人的离去,只是陪伴和爱我们的另一种方式,祝福永远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地,从情感上接受。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用绘本、电影、节日。
之所以《寻梦指环之旅》能让老少都感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治愈了我们心中未知的遗憾。
当我们和孩子谈论死亡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如何生活。
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来,生命如何诞生,如何成长,如何绚烂,如何坠落,如何消亡,最后如何在我们的记忆中生根发芽,慢慢内化为我们生命的勇气和力量。
最重要的是,爱和祝福永远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