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和老公去他同事家做客,在客厅聊天。他同事的女儿晓晓,十六岁,在上高中。她活泼好动。
正当我们在客厅聊天的时候,晓晓闷闷不乐的回来了。老公让她跟我们打招呼,她心不在焉。
老公同事起身问女儿怎么回事。
笑笑不高兴地说:最近学校举办文化艺术节,老师让他们踊跃参加。我们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我为什么不呢?
同事说:怪谁?那时候你不爱学习,学什么都不专心,画了两天,然后弹吉他。弹了几天吉他,你扔了去打羽毛球,什么都没变长。
“是的,那时候我年少无知。你为什么不关心我?”晓晓疑惑地问。
同事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对我们说:我想我可能一开始就错了。孩子小的时候任性,管不住自己,我也不忍心管他,所以他什么都不会。现在孩子上高中了,学业压力大,不允许培养超长的时间和精力。
原来他小的时候家里管的太严了。他做任何事都要征得父母的同意,稍有不满就会被父母训斥。厌倦了出身家庭的环境,厌恶了恶劣的家庭环境。有了女儿后,他说服妻子追求完全放松的育儿方式,给孩子绝对的自由。这也是错的吗?
现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其实不仅仅是道德判断,更是孩子的自律。
你要知道,孩子小的时候,受知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自律意识差,水平低。家长要发挥作用,用他律来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否则,如果你小时候完全失控,长大后就不会有很强的自控能力。
自律性差的孩子有哪些?
容易自由散漫。
大学的时候,我和班上一个同学上了速记课。但是,每次上课时间,那个同学都会说:“反正这个老师不点名,我就不去了。我会回来看你的笔记。”
有一次毕业后,他给我打电话,说他在会展中心有份工作,福利很好,发展前景很好。他各方面都适合,却被要求速记。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想起了自己不及格的选修课。
缺乏纪律性。
一个男生开学四个小时就被开除了。学校给出的理由是孩子不遵守学校纪律,在学校里乱跑,对学校的正常教学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不遵守纪律,藐视规则,就会受到规则的惩罚。
做事三分钟热度。
在玩捉人游戏中,许多孩子会玩一个玩具很长时间。玩够了之后,他们开始玩下一个玩具。但是有的孩子摸这个摸那个,看到别人玩的开心就抢别人的玩具。最后我跑遍了整个操场,但是没有玩的开心,也没有从玩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控制不住自己。
一位母亲和儿子的同学家长聊天,才意识到别人的作业半个多小时就能做完,而自己的儿子却做到了半夜。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儿子每次做作业都不专心。他摸了摸闹钟,翻了一会课外书,时间就这样浪费了。
她让儿子专心做作业,孩子却说根本管不住自己。于是她把孩子房间里的东西全部清理出来,只留下书桌,慢慢的孩子们的效率就提高了。
如果你没有自律,那你一定是效率低下,懒惰的。伟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自制是最强的本能。所以家长不要忽视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
孩子自律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自律的形成中,需要父母的他律发挥作用,让孩子的道德感和认知逐渐成熟,以养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例如,我们教育孩子不要吃太多的糖。刚开始孩子受不了诱惑,也可能不理解。我们可以先规定一次吃多少药,超过之后就不给他吃了。然后告诉孩子吃糖的坏处,比如会损伤牙齿,会让你肥胖。
如果孩子听不懂,就形象地告诉孩子:糖吃得越多,牙齿会被敲掉,慢的牙齿会被敲出一个洞。你也可以给他看坏牙的照片,带他参观牙医的办公室。
孩子可能不会一下子同意,但是经常会不停的告诉他们(千万不要感情用事的告诉他们)。孩子们总是会意识到吃太多的糖对他们的健康有害。慢慢和孩子讨论吃糖的频率,一次吃多少,会越来越顺,孩子也会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
给孩子设定短期目标。
很多父母都喜欢给孩子设定长期的宏观目标。例如,如果他们学习好,他们可以去一所好大学。例如,如果他们运动,他们可以活得更长。然而,孩子们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我们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锻炼,应该是基于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好好学习,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和孩子喜欢。锻炼身体。你可以和你爸爸一起去爬山。
给孩子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
父母的爱可以是无条件的,但一定要有规矩。对于孩子来说,规则不是限制,不是障碍,而是保障。如果是约定的规则,就必须严格遵守;否则,随意打破规则,必然导致孩子失去敬畏之心,最终吃亏的还是孩子自己。
如果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电视,到时候一定要停。他们不应该因为哭就心软,否则就会学会投机取巧。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自律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笑的是,大多数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时,自己都做不到。
拿着手机让孩子别看电视了,多读书,
不喜欢运动却督促孩子坚持锻炼,
晚上在外的孩子被要求早睡早起,
喜欢打骂孩子,不让他们顶嘴...
孩子有本能的模仿行为,最初的模仿对象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只有自律,才能逐渐引导孩子遵守规则,自律。
教育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很多家长喜欢催孩子说“快点”、“快点”、“没时间了”。就这样,空“洞里的洞”的口号经常迷惑孩子:
怎样才能快点,快点?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制定计划,什么时候做事情,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越自律,越自由。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为了孩子以后的生活,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培养孩子自律的重要性。孩子的自律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家长要利用有利时机,循序渐进地引导,帮助孩子形成自律,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