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学习也是有学问的
最近陪孩子写作业导致心梗住院,要做两个支架的新闻,被检讨。
父母不仅用了心,还生气了。看到原本简单的话题被孩子磨蹭,恨铁不成钢的高智商家长看不下去了。
学校作业多,孩子压力大。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父母太聪明了。
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很自信,觉得在学校学习成绩还不错。辅导一个小学生不是小菜一碟吗?
为了有一个全新的好的开始,每天放学后都督促女儿先做作业,不懂的题留到最后,我们一起解决。
晚饭后,就成了我们每天的问答时间。列出女儿不能知道的问题,我一一解答。
题目简单,我也能很轻松的解释。看着女儿当初懵懂的表情,我更加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至少走这条路,女儿以后的学习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最有说服力的是数据。
第一轮考试,女儿语文考了90多,数学只考了82。语文还不错,也达到了我的心理预期。然而这个数学成绩,让我有点抓狂。很明显,我每次说话,女儿都懂。
当我迷路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老朋友。当时她是班里有名的学霸,是我追的对象。
她儿子比我们的孩子大两岁。
刚开学的时候,她对儿子说,以前在学校学的东西,妈妈几乎都忘了。你应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你不会。课后问老师。如果把问题带回家,只能靠自己,因为你妈妈也不行。所以她儿子在学习上从来不依赖她,总是想办法自己解决。
朋友经常在儿子面前自嘲,说“你要好好学习,以后再教你妈妈。”
一戴高帽,她儿子学习更努力,成绩总是排在班里前十。
相比之下,我难过得想哭。
我每天检查辅导女儿的作业,朋友从不检查也不辅导。
有时候在草稿纸上帮忙计算,因为觉得简单方便。好朋友只陪儿子看了几遍题目或者看了一本书,因为她不会。
女儿晚上经常给我留难题,挑战我的智商;我最好朋友的儿子从来不依赖她,因为他觉得他妈妈不能依赖她。
我辛辛苦苦得到的东西,还不如朋友得到的来得容易。
我真的应该调整一下自己。
于是我看了一些教育类书籍,同时调整了陪女儿学习的方法。
在女儿面前,我再也不敢表现得这么潇洒了。
当她一如既往的把难题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会说,咦,我妈这个问题一时半会理解不了。让我们一起读几遍。
阅读时,我会对已知条件和关键词进行强调和复述,她有时会突然明白。
或者,我先看题目,但不像以前,我马上告诉她。而是我会抓住一个已知的条件问她,基于这个条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有其他方法吗?
循序渐进的引导式提问,只在阅读和审题上做文章,不讲现成答案,只负责引导,不负责回答。
看到女儿冥思苦想,感觉我的教育方法有点入门。
我女儿在学习,不是我。引导她思考才是王道。我每晚挑战她的智商是对的,但之前被挑战的总是我。本末倒置。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家长只负责陪伴、点燃、唤起、激励。
我接手的越多,朋友做的越好。我觉得我很聪明,但是我最好的朋友很笨。
原来,陪孩子读书需要大智慧。适当装傻是明智的。
在孩子面前装傻有什么好处?
第一,让孩子没有希望,不依赖思想。我并不总是考虑这个问题。我上课不听讲也没关系。反正回家会被辅导,上课效率大打折扣。
二、父母在孩子面前装傻,可以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孩子的学习激情会被迅速点燃。还能让孩子产生超越甚至保护父母的欲望,从而激励自己变得更强。
第三,容易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的大脑都是有待开发的宝藏。开发这个宝藏的关键是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家长只负责引导。如果直接给孩子一个现成的答案,无异于剥夺了他思考的机会,也不利于他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培养的不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而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问题,获得人生幸福的人。
父母教会的孩子可能已经学会了问题,但是因为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完成,所以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最后只能变得一无是处。
陪孩子学习也是有学问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主角,父母是配角;孩子在逗,家长在加油;孩子在台前,家长在幕后。
父母是装傻,不是真的傻。他们巧妙地隐形,明智地退出,把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学习和解决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炒“似曾相识”的冷饭。
因为陪孩子做作业的家长生病了,累了,甚至对孩子大吼大叫,就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体,粗暴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殊不知,你眼中的问题可能很简单,很容易解决,但对孩子来说,似乎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去引导他,用智慧代替愤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