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不讲理”不是父母说的不懂事。如果父母善于倾听,孩子会觉得更被理解。父母有多“耐心”,孩子有多“固执”?
其实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场景,就是小女孩搞错了(具体原因不详)。她坚持说已经认识到错误,要求不要打扰,而她的父母坚持说孩子态度不端正,还没有认识到错误,双方僵持不下。
看完一个视频,我统计了一下这两分钟对话中小女孩的高频词,分别是:怎么样*7次,独处*3次。
的确,整个视频充斥着那个女孩高八度的反问——怎么样?!
因为这七个沙哑的反问,瞬间替父母站台的人不在少数:
“这孩子怎么这么倔?”“比她妈还凶。她妈应该是胸闷的那个。”“该骂该打”…
还有人说他们小时候就是这样来的:
“我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我”“我也有过被逼疯的童年”“知足吧,小朋友。如果我像你一样,我妈妈早就打我了”...
所以,这真的只是一个很凶,很固执,女孩父母态度反复强调的问题吗?
那为什么当父母一次次“耐心”说教时,却引来孩子越来越多的反驳?
相反,它不断重复这个结
一对想要反复证明孩子错误的父母,和一个反复声明自己已经知道错误的孩子,猜猜最后谁会赢?
我们和孩子的每一次对抗,其实都是一种磨损。
父母用权威武装自己,孩子用情感保护自己。
获胜者会有什么奖品吗?恐怕只有越来越疏远的亲子关系了。
失败者会学到什么?恐怕只有压倒性的挫败感。
我记得之前有个新闻,看完之后真的让我大吃一惊。仔细想想还是有道理的。
一个14岁的男孩不愿起床,因为他睡过头了。他妈掀开被子,气得他从12楼跳了下去。幸运的是,他降落在11楼,得救了。
虽然孩子起床后哭闹反抗是常有的事,但这种极端且致命的行为确实不多见。只是一时冲动吗?
不是,是因为孩子的委屈,压抑,甚至愤怒,压抑在心里多年,无法化解,导致最后彻底崩溃。
如果孩子和父母长期处于对抗状态,积压的负面情绪太多,最终可能会抑郁、欺凌、叛逆,或者胆小,通过“被动攻击性”行为爆发出来。
表面上看,这个孩子很消极,但在他的内心,无形的愤怒不断堆积,最终会变得好像他很叛逆,比如成绩下降、吸毒、做爱、“忘记”做作业或者其他他认为会惹恼父母的行为。自杀就是其中之一。
而父母因为年龄和阅历,永远是对的;孩子总是因为年龄和经历而犯错吗?
孩子不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想法甚至偶尔犯错吗?
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本来就赋予了父母控制权,但因为父母高估了自己的直觉、能力,以及自己的焦虑,会偏离养育孩子的正确方向,甚至背道而驰。
“不,我一直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打他骂他跟他讲道理,都是为了他好。我怎么能说是对立呢?”
对不起,从你试图证明孩子错的那一刻起,你已经越走越远了。
就像这个妈妈,是的,她很平静,但从头到尾只有负面。
相反,孩子歇斯底里的哭闹更像是孤立的抱怨。
每一个振振有词的指责,其实都在孩子心里打了一个又一个结。
倾听是走向和解的第一步
视频中,小女孩七次说“怎么样”,三次想“独处”。
“那又怎样?!"
不善争辩的孩子,面对两个资深世故的大人,也只是重复了这种无力的挣扎!其实是呼救!
当父母为“怎么样”生气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注意到那三次“独处”呢?
包括小女孩的妈妈。
从一开始,女孩就表达了想要“安静”的愿望,但完全被妈妈忽略了。然后,她就卷入了我前面说的“我尽力证明你错了,你尽力解释我知道错了”的漩涡。
直到最后,女孩实在无力挣扎,重复了两次要求,父母才无奈同意。
看到这里,很多妈妈其实也有同感——“我也不想这样,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父母和成年人,我们理应变得更加成熟。
成熟的标志不是证明你一直都是对的,而是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也要耐心听孩子说。
他们的心声,是他们成长的足迹。我们希望他们留下来。
对于那些还不懂得用理智控制情绪的孩子来说,情绪的出现就是我们介入的时候,让孩子从中成长。
不要让孩子的表情堵住你的耳朵,让你听不到他们要说的话。
而且你的眼睛也要观察孩子的表情。虽然她声嘶力竭,也许眼里还有委屈和痛苦的泪水。
你的心也要和耳朵在一起。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想事情。
永远不要忽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共情。它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盟友,而不是旁观者。
在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平静的拥抱,逐渐帮他释放愤怒。他也可以耐心温柔地问:“宝贝,你生气了。怎么了?”
我们应该关注孩子愤怒的原因,而不是他表达愤怒的方式。我们应该试着去理解他认为自己受到了什么不公正或不公平的待遇。
听,听孩子说。
如果他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只有觉得你理解他的抱怨,他的愤怒才会平息。
如果父母善于倾听,孩子会觉得更被理解。
心平气和的交谈和充分的尊重是相互的,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
如果我们忽略第一次和第二次...孩子很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干脆连情绪都不在你面前表露,二是以越来越激烈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力。
如果视频中的母亲一开始就这样说:“好的,安静点,但是不要关门。如果你关不上门,我就不打扰你了。安静点。”,也许不会有超过2分钟的胡作非为。
最后可以简单的加上“等你冷静下来再说”。
因为复习的东西肯定是要的。当孩子知道你很关心他的诉求,表达了想和他谈谈的愿望,再加上一点冷却时间,接下来的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关心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大概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被不良情绪控制以至于无法思考,事后后悔莫及。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情绪总是会吞噬问题本身。如果任由不良情绪肆意滋长蔓延,慢慢的我们会发现,最终这不再是一场对错的较量,而是一场情感的较量。
评论里有人说“因为是父母,你可以给她时间安静。但是未来呢?她接触到现实社会谁会这样宠她?”
不能惯坏,不能惯坏,让孩子多受点苦,体会一下社会生存的不易...这是很多家长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是的,没有人有义务去容忍和接受另一个人的坏情绪,所以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如何独立调节自己的情绪。
只是父母有必要引导我们调整情绪,而不是把所有不好的情绪都扔给孩子,要求他们忍住,坚强,懂事。这不是从子宫里带来的能力。
而所有的引导和沟通都应该从关爱孩子开始,并以此为核心。
当不同的观点使我们距离遥远时,爱可以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一句“妈妈爱你”,一个吻,一个拥抱,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而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他不仅会感到愤怒,还会反抗父母的指令,甚至会因为太渴望爱而变得卑微,或者走向反面,变得极具防御性。
如何护理孩子?
世界著名的情感咨询专家加里·查普曼博士在《我们可以用来和孩子沟通的五种爱的语言》中提到:肯定的话语、美好的时光、礼物、服务的行为、身体接触。
每个孩子都有爱的主要语言。找到它,经常使用它,这样我们对孩子的爱才能更充分的表达出来。
这种爱的表达是无条件的。父母不必等到孩子表现好了再去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背或者用胳膊紧紧地搂着孩子的肩膀。
回到这个视频,我觉得小女孩的父母完全可以用任何一种充满爱意的语言与孩子交流,而不必像在战争中那样针锋相对。
对孩子的爱会带来认可和尊重。
认可,并对孩子的进步及时鼓励,即使她还有很多不足。
当视频中的小女孩不断强调自己“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她的父母却执着于她的“不当态度”,就像没有听到一样。
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即使我们不一定完全赞同。
就像一个孩子希望独处一样,他也希望父母能退一步,而不是继续咄咄逼人。
生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充满欢笑,但谁说我们不能用微笑来解决争端,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
每一次错误都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父母每次帮孩子爬楼梯,都是最好的亲子互动。
还是那句话,请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变得更好,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让他觉得自己总是错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