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上,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交易吗?家长和孩子做这样的“交易”有错吗?前几天,我约了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她的小男孩,两岁十个月,听她说那是秩序感超级严重的时候。我们来看看这位家长的做法。可行吗?
出门前,朋友随口跟孩子说去商场玩。到了餐厅,小家伙说不饿,要求先玩。无论如何,他拒绝进去吃饭。他朋友的各种哄都没用。看到一个孩子这么闹,我觉得不是问题。我建议先跟着孩子转转。
最后,他带着孩子离开了餐厅。经过一家酸奶冰激凌店,小男孩看了看,想吃。朋友看到后商量,“买了这个我们可以去游乐园吗?”小家伙想了一下,同意了。
于是我们带着孩子,孩子拿着酸奶杯回到餐厅。宝宝安静的吃着,点完菜我们就开始聊了起来。
回想起刚才的这一集,我们谈到了春节假期在微博里看到的一篇文章《我冒昧地说一句中国孩子》。场景多么相似。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时,他的父亲说:“别闹了。你再闹,今晚就不让你打游戏了。”
于是,作者来了个犀利的观点——很多家长给的不是教育,而是贸易。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变得狡猾:“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想要什么,就用哭来要挟父母,成功了。”
但是,这是必然的结果吗?
有经验的父母都会知道,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要做出合理的选择。这种交易可以让他们的孩子很快平静下来,不再哭泣。那么,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交易是对的吗?想必我们都有这样的困惑。
◆◆◆
其实对于那篇文章,我个人是不喜欢笼中之角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更容易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再加上文章中对地区的部分划分,感觉有些不妥。
而更重要的是,那个父亲的关键问题在于,他没有引导孩子认识到在公共场合制造噪音会打扰别人,这是不好的行为,而不是在教育上和孩子做“交易”,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交易不是教育中的洪水猛兽,关键是合理利用交易解决孩子的问题。
教育就是让孩子明白道理。交易只是一种辅助完成的策略和方法。善用“交易”,可以让孩子平复情绪,明白是非;如果不好好利用,很容易变成那种明明做错了事的孩子,但是我们用奖励来哄孩子听话。所以,关键是怎么用,而不是交易有错。
◆◆◆
那么,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1。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去判断事情的对错,而不是用逻辑后果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逻辑后果是什么?是父母基于孩子的错误行为强加给孩子的后果。)
如果你非要现在买这个玩具,明天我就不带你出去玩了。
孩子得买玩具。这个理由是a.他们明天不出去玩。这个结果是B.
然而这个B并不是孩子对玩具渴望的自然后果,而是家长基于对孩子的惩罚而提出的逻辑后果。
(自然后果:指任何自然发生的事情,没有大人的干预。)
那么,在这个错误的逻辑后果中,孩子会错误地认为,如果改正了自己的不当行为,就可以获得旅行的奖励。
而正确的做法是:
2。不要轻易答应孩子表现好,我们会得到奖励,但是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如果我们会给他们礼物或奖励,那么让他们知道这并不取决于他们的行为。否则孩子只会习惯表现好,会有立竿见影的回报。
孩子需要明白的是,所有在她能力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奖励。其他可根据情况适当奖励。
让孩子学会承担自然后果,比如不吃饭就饿,不吃药就生病,玩具不打包就被踩。所以,做好这些事,是应该做的事,是应该承担的责任。当孩子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我们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个承诺要兑现,不要欺骗孩子。换句话说,交易的手段可以用,但也要用在对的地方。
3。是非判断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比如孩子当众哭闹,家长会教育孩子:“别吵了,等你阿姨叔叔不喜欢你了再说。”
但实际上,即使孩子不哭了,这种引导也是错误的。我们要告诉他,噪音影响别人是不对的,比如他在做什么,别人会不会打扰他。利用这种同理心让孩子理解情绪。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我们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是正确的,是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不是因为别人喜不喜欢。
“交易”本身不是教育失败的罪魁祸首。不应该用利益来胁迫孩子,但也不必夸大“交易”的危害。
虽然我们难免会看到很多“熊孩子”,但并不是每个行为不端的孩子都是因为管教不力。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孩子知道对错。根据因果,可以更好的看清事情的本质,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自身的成长,还是父母的引导,都不是一时的表现,而是长期的结果。当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规则的重要性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看到他犯错后给予正确的引导。很漫长,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