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勤奋”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很懒,而“懒惰”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一般更有能力?为什么?
起床,做早饭,准备上学的衣服,催孩子起床,送他上学。晚上陪在你身边,复习功课做作业,帮他检查,最后收拾。
是不是所有“被安排”的家长都发现时间不多了?我煞费苦心的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他已经习惯了你为他做的事情,养成了惯性!但最后,你还得怪他没有把每件事都做对!
父母知道吗?事实上,如果你在某些事情上适当的“偷懒”,你的孩子会越来越有能力!
父母越能干,孩子越懒
其实我一直觉得小孩子很有能力。
那么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懒惰的“小霸王”呢?明明是个小学生,吃饭的时候坐在桌子前面,像爷爷一样等着饭菜端上来,而不是自己去厨房上菜。
我觉得主要是父母太能干了。
孩子帮忙把食物端上桌吃饭。
“哎哟我的小祖宗,别进来捣乱”[h/]
“赶紧放下,小心别躺着”
孩子拿起抹布,想和妈妈一起擦窗户。
“别拿这个,脏”
“太危险了,坐边上就好”[h/]
孩子看到妈妈在摘菜,想试着帮忙。
“别做了,你做不好的。”
“去做作业吧,好好看书就好。”
这样,孩子变得更懒,更挑剔。
而能力过剩的大人忙着上蹿下跳伺候小主们。
于是,养出了越来越多的“低能”孩子。
孩子只有适当受苦才会长大
现在的父母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孩子,往往当场就把自己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小叮当”。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的父母,养出来的往往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
现代版“尚钟勇”魏永康,2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完成初中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硕士、硕士研究生。
魏永康的成就要归功于她母亲20多年的关怀。她每天早上挤牙膏,搭配想穿的衣服。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洗过一双袜子。甚至在他17岁考上研究生之前,他就在妈妈喂饭的时候看书。
魏永康的妈妈认为吃饭是浪费时间,所以她不用自己动手,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成功的。
在魏永康考上博士和硕士后,离开了母亲,我的生活失去了控制。安排不了学习生活:天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冬天不知道加衣服;
他经常一个人在宿舍看书,忘记参加考试,忘记写毕业论文,所以有一门课他得了零分,毕业论文写不出来最后让他失去了读博的机会。
曾国藩说:“子侄除了读书,教他们扫地、擦桌凳、收粪除草,是极好的事。我们决不能为了损坏货架而这样做。”
请让孩子吃苦,收获自己的人生经验。
因为在劳动中,他的头脑和双手不仅会变得更加灵活,还会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更何况,父母不可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所以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会意识,让孩子变得有能力、独立、身心健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悠闲地生活,遇到一点风吹雨打也不会无所适从。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做
最近有个朋友跟我说,她的孩子越来越努力了。
起初,为了让儿子尽快学会做家务,她决定“偷懒”,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自己则尽量不去干涉。
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干得多。
有一天,她把儿子叫过来,扔给他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让他自己练习。没想到,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当她洗完澡再次走出阳台时,发现衣架上挂满了洗好的衣服。虽然有些衣服挂得有点歪,但还是让她深感意外。
她很好奇,问儿子是怎么做到的:“妈妈,你不就是洗衣服用洗衣机吗?太简单了。把衣服翻过来扔掉,最后把洗衣液放进去~"
看看歪歪扭扭的衣服,再看看一旁得意的儿子。她也无法劝阻他的热情,于是说:“嗯,确实很厉害,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你应该把这些衣服整整齐齐地晾一晾,这样就不会有褶皱了。”她一边做一边解释,儿子在旁边认真学习。
第二天,孩子们特别注意晒衣服,衣服都晒得整整齐齐。
做一个懒惰的家长,让孩子越来越有能力
左传里有一句话:爱你的儿子,教他正直。也就是说,用正确的方式给孩子正能量,教会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
反之,就会如司马光在《资同治鉴》中所说:不爱在道,爱则害。这是对人们的一个负面警告,如果他们用错误的方式爱他们的孩子,他们就会受到伤害。
心理学家指出:
当孩子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满足或以某种方式得到支持时,孩子会表现出骄傲、喜悦、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绪和态度。否则会有负面的感受和态度。所以一定要珍惜孩子的独立意向,给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不断发展。
那么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