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让你的爱,成为伤害孩子的一把刀!

家长别让你的爱,成为伤害孩子的一把刀!,第1张

家长别让你的爱,成为伤害孩子的一把刀!

教育孩子是一个家长一生的骄傲,但很多家长都很苦恼。为什么自己养的孩子不如其他家庭的孩子乖听话?为什么我们要辛辛苦苦养孩子,孩子却不领情,不领情,不懂事?为什么很多家长会有这种想法?父母一定要记住,你的爱不应该成为伤害孩子的刀。

只有充实自己,才能充实孩子

不要溺爱孩子,因为溺爱是一把无形的刀,会把孩子杀死在你无节制的爱的怀抱里。

“娇生惯养不孝”这句老话很有道理。被宠坏了就做了“小皇帝”,以后父母只能做奴隶。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9月2日晚,安徽某地,一名年轻女孩因玩手机太晚,被母亲没收手机,离家跳江。

不久,成都一名8岁女孩因为父母不让她看电视,从21楼跳下。

这两个孩子都被父母惯坏了,惯出了天。

不久前,网上有一则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

一个12岁的男孩损坏了茶馆里的物品。他妈妈教育他,但是孩子接受不了。他当场对他妈大吼,双手掐住她脖子!

看完感叹!太可怕了!一个12岁的孩子,对生他养他的母亲如此残忍,长大后会天翻地覆?

孩子“脾气太暴躁”了,没有长成一个有知识、懂事、聪明的孩子。这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没教育好?

有细心的网友在视频中看到,孩子在掐妈妈的脖子,妈妈没有用力反抗,只是轻轻扇了孩子的胳膊几下。母亲不愿意打孩子的屁股,这是她爱孩子的表现。但是这个时候不打屁股只能说明平时太不像话惯着孩子了。

平时一切顺利。这次当着所有人的面教育他,他怎么听得进去?

溺爱孩子要有底线。父母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明辨是非,将来在社会上立足。

但是,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换个方式,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要月亮不敢给星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认为整个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长大后在社会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立刻沮丧!

今年年初,一对夫妇带着他们9岁的儿子去公路旅行。

孩子开始哭,他妈妈心软了:“反正路上也没什么车,就让他摸吧。”

爸爸没办法,只能让儿子摸方向盘。结果儿子一转方向盘,被爸爸骂了一顿,又开始哭。

在这种时候,母亲本应该说服孩子,告诉他孩子触碰方向盘的危险。然而,这位溺爱的母亲又一次对丈夫说:“你看着,用手握住方向盘,就能及时停下来。”

爸爸又妥协了。

孩子开了一会儿车,妈妈又把孩子抱了回来。过了一会儿,孩子又开始哭了。母亲告诉丈夫让孩子开一会儿车。

第三次纵容的结果很悲惨。汽车撞穿了桥围栏,掉进了河里,这一家三口全部遇难...

什么都答应孩子,什么都迁就孩子。过度溺爱就是纵容,最终会酿成大祸。

孩子傲慢、自大、自私、任性。是因为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整个家庭都围着他们转,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归属感。

大人不知道后果有多坏。

人被水淹没就叫“溺水”。如果父母的爱泛滥,也会淹没孩子。这是溺爱。

溺爱就是过分溺爱,过分溺爱。也是不理智的爱,会破坏孩子的身心健康。

住在我楼上的贝贝,今年5岁。她通常在家畅所欲言。

他奶奶走到邻居面前,告诉他们贝贝喜欢吃哪些菜。每次,她都把贝贝最爱吃的菜放在他面前,让他绕一绕。

贝贝吃完了,一家人才敢碰那道菜。

爷爷去幼儿园见贝贝一定要从快餐店拿甜筒。当他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会吃它。

那天,我去幼儿园接儿子去兜风。刚好碰到贝贝爷爷,去接他。

爷爷哭丧着脸告诉我,刚才他去买甜筒的时候,排队买的人太多了。

老人在叹气。这时,孩子们出来了。贝贝看到爷爷手里没有甜筒,马上扔了一个水花。当着所有人的面,他让爷爷跪下,抬起小手扇了他几个耳光。一边扇风,一边问:“你做什么吃的?”

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贝贝为什么打爷爷?”

我摸摸他的头:“上次我妈忘了给你买手工橡皮泥,你怎么不哭不闹?”

我想了想:“因为我妈工作累,我就忘了。我得关心我妈,因为我妈爱我,我也爱我妈。”

心里暖暖的。

第二天,我见到了贝贝的妈妈。我给她描述了第一天的事情,含蓄地告诉她,以后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这样对待老人。

贝贝的妈妈轻蔑地笑了笑:

唉,没办法。贝贝是我们全家的顶点。平时爸妈逗贝贝叫名字,爷爷心里打几下就甜了。

这个谬论让我哑口无言。

在“四二一”家庭中,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是幸福的结晶,是父母未来的维系者。

孩子承载了那么多的“希望”,一些不懂得理性爱孩子的父母,往往对孩子娇惯有加,缺乏管教,放任自流。

这24个字,“太爱,太担心,太在乎,太夸,太放纵,太希望”,足以概括这种家庭对孩子溺爱的特点。

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奢侈愿望,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忘记了要对孩子“严于爱”。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这种爱失去理智,不受控制地膨胀、过度渲染,就会扭曲。

真爱不等于“多爱”,真爱不等于“溺爱”,真爱不等于“无原则的爱”。

家庭成员的过分溺爱会扭曲父母的心态,会逐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滋生一种特殊的优越感,从而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人格。

过度溺爱孩子有哪些危害?

你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势必养成孩子“傲慢”的性格。当事情发生时,他们喜欢发号施令,无视他人的感受,我行我素,拒绝接受教育。

你在为你的孩子接管一切。你以为你是为了孩子好,其实你不知道。你的所作所为会让你的孩子形成懒惰、依赖、懦弱的性格,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过分保护孩子,孩子就成了被抚养的一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很难适应社会。

如果过分溺爱,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就会低下,从而导致“蛋壳效应”(蛋壳效应: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对失败、挫折、意外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外表丰满,内心意志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形状完整的蛋壳,轻轻一捏就会变成碎片。)。

伟大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光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关爱孩子。”

那么,如何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避免在家里“溺爱”呢?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远离溺爱,将“爱”与“严”结合起来。孩子们应该更多地被自由放养,而不是被圈养。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要把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父母不应该溺爱孩子,但不代表父母不能爱孩子。问题是如何去爱,这是理性健康的爱。

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地爱孩子,做到爱得深沉但不过度,爱得热烈,爱得理智。杜绝对孩子百依百顺,敢说“不!”对孩子的不正当要求。

注意家庭成员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如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保持态度一致。

如果做不到,很容易导致孩子性格上的冲突。

比如有的孩子在爸爸面前听话,在妈妈面前专横,在爷爷面前任性粗暴。

长此以往,会形成孩子口是心非、欺软怕硬、固执任性等不良性格。

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有相同的态度和方法。一个人教育不了孩子,另一个人来破坏平台,一个是坏警察,一个是好警察,从而让孩子认为家长态度不坚定,有可乘之机。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能做的。但教育他们并不容易。”

撒娇不是爱,是伤害。

作为父母,只有你恰当地爱,理性地爱,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孩子眼中可亲、可敬、可爱的人,他才会真正听你的话,发自内心地尊重你,你的教育才会有影响。最终,你的愿望——让你的孩子成为有用的材料——会实现。

记住,不要溺爱孩子,因为溺爱是一把无形的刀,会把孩子杀死在你无节制的爱的怀抱里。

要让孩子成为你真正的骄傲,你只需要做四个字:远离溺爱。

愿你的爱如涓涓细流,滋润孩子的心田,无时无刻不在孩子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4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21
下一篇2022-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