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长头发剪了,变得没有安全感。其实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这只能说明孩子对自己的外表没有自信,而这种自信是可以通过改变外表来提高的,比如穿衣打扮,改变发型。当孩子被拒绝的时候,家长可以教育孩子更加自信!
但外表带来的自信充其量只能算是自信的来源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和价值有客观认识和充分评价的心理体验。
但是,当孩子的大脑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很难达到客观的认识,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然后你描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老师的评论,孩子感到难过,或者对自己的长相变得不自信。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儿童的自信心有三个维度: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
1。儿童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动机,外部环境因素刺激儿童自我表现的个人行为
2。这种自我表达的行为,在得到别人的认可后,能给孩子一种明显的成就感
3。并且成就感具有良好的后效功能,可以使孩子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认可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功能,提高孩子的动机水平。
4。在这种成就感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就是自信。
基于这三个维度的关系建立自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家里的小环境做起。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与外界环境最先也是最常见的接触。如果孩子自信心不足,说明孩子没有从这个环境中获得足够的“上进心”。所以家长需要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的行为值得欣赏时,及时表扬孩子“这样做真的很好”(孩子获得成就感)。比如孩子从来不自己穿鞋,却愿意自己穿鞋,并成功自己穿上。这些小事都值得鼓励孩子。
这些日常小事虽然很小,但是对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非常有用。
当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挫折,也有失败。而且每个孩子的进步速度都不一样,家长更需要从小事做起。
家长要从一个个事件中关注孩子的努力,而不仅仅是结果,正确评价孩子的进步和发展,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孩子逐渐建立起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