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后妈需要严格把握教育标准。他们对孩子不能太凶,太凶就叫“棒杀”,太纵容就叫“铁杀”。
第五次看到《当今中国,存在一个可怕的现象:富二代全名》这篇文章。
这一次,退休的妈妈怕我看不到朋友圈,发到了我的微信上。大面积的赞和转发,说明这已经是中国教育的毒瘤了,急需治疗。
我记得那个经典的网络笑话。“我生病了。你有药吗?”
是的,我喜欢。我要把“后妈式教育”卖给饱受“富二代教育”之苦的父母,就像天桥下卖狗皮膏药的小贩。
在阐述后妈式教育之前,先明确一个问题。「富二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中国父母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需求?
根据汇丰银行的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比例高居榜首,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大陆分别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可以说整个华人世界都在为下一代的教育而疯狂。
中华民族的传统是顾家,尤其是孩子,是一个和犹太人一样重视教育的民族。
近半个世纪的独生子女,少生孩子的家庭模式更像是阳光下的放大镜,把千万个宠爱聚焦在一个点上。恕我直言,孩子们会被爱情灼伤的。
全民富二代本质上就是父母为孩子付出太多,关心太多。
如果说全民富二代是一种病毒,那么后妈教育就是专门针对这种病毒的疫苗。
后妈,顾名思义,跟自己的亲生母亲不一样,对孩子没那么关心。一个合格的后妈需要严格把握教育标准。她不能对孩子太残忍,可以称之为“大杀器”,也不能太宠孩子。如果她溺水太多,可以称之为“领带杀人”。
所以后妈教育的核心就是不要过分关注孩子,要和孩子划清心理界限。
正直一: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富二代教育”最要命的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上能做的事,父母都照顾,直接导致孩子在动手能力下缺乏自信,成就感低。
我有一个朋友,花了半辈子的积蓄,把13岁的儿子送到美国读初中,他妈妈全程陪读。一年过去了,我还没有过语言关。我每天放学后在家玩游戏。
我妈在网上跟我抱怨,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儿子身上,给他读英文书,管教他不要打游戏,帮他选课;怕儿子吃不惯美国的食物,他每天都去中国超市买菜,尽量配合国内的口味。
最后儿子极其厌烦,对母亲也不尊重。甚至大家在聚餐的时候,因为妈妈叫儿子多吃点,大家都生气了,还亲了妈妈。
其实我想说,都13岁了,你还照顾他多吃少吃。这个孩子的身体和成年人差不多,但精神上还是被父母当成婴儿。太憋屈了!
难怪家里人都不敢出门,四面八方都是母爱包围,美国青少年在独立人格面前得有多自卑。
后妈教育正好相反。任何自己能做的事,请不要打扰父母。
正直2:如果孩子做了错事,请让他承受自然的后果
如果孩子犯了错,妈妈可能会唠叨半个小时,但后妈不行。那我该怎么办?让他承受自然的后果!
我侄女上初中的时候,总是很健忘。雨季她不记得带伞,写完作业也不记得放书包。
每次我忘了什么东西,一个电话就把我妈叫到学校,发给她。每次妈妈骂半天,女儿嫌弃眼神都是必然的。然后下次继续忘记,重新开始。
后来她妈妈出国留学两个月,她把作业留在家里,老板找不到人送。
如果这样两次,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遗忘而需要送东西的情况。听说侄女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每天需要带的东西。可见大家都是被逼出来的。
鉴于所有家长上岗时都没有经过岗前培训,特此声明,孩子作为生物,有能力自动过滤掉你70%的唠叨。说一万次真话,也比让他们吃一次亏强。
正直3:让孩子学会为父母付出
现在一个孩子经常被六个大人的爱浇灌,几乎没有反馈的机会。别说孩子了,就算庄家这么肥,也会被烧死的!
平时可以让孩子帮你跑腿。直到感恩节,孩子们才给父母洗脚。
只有养成孩子为父母付出的习惯,爱才能流动,而不是全部汇集在孩子的地方,变成一潭死水,腐烂发臭。
食品配送也是如此。自从独生子女制度实施以来,千家万户的鸡腿,在端上餐桌之前,都是各有所属。我亲眼目睹过亲戚家的孩子因为长辈碰了他的鼓槌当场变色。
不是孩子霸道、白眼狼,是父母长期如此分配,孩子已经内化了“鸡腿归他”为规矩。
谁喜欢多吃,谁就可以适量多吃,但千万不要一个人吃。比如我爱吃橘子,女儿甚至会把幼儿园的橘子存起来给我吃。
我也会用不爱吃甜食的借口,留一些甜品给她多吃。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的是双向的关爱,而不是父母永远掌心向下的单向努力。
富二代全民教育有这样一个大前提,就是中国的功利主义教育。
判断一个人的成功,我们看他赚了多少钱,看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我们看他的学习成绩,看他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
父母花很多钱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是为了孩子学习成绩好。
父母为了孩子学习成绩好,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成绩,什么都做。
但是,为什么全民富二代没有取得好成绩?为什么普通人对孩子一直那么用心,却越来越难生孩子?
如果不能解决孩子成功这个永恒的问题,后妈教育恐怕就没有市场了。
孩子要想学好,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足够的学习动力。
如果前两者可以靠富二代教育,靠家长砸钱进私立学校,买学区房,上补习班来解决,那么学习动力是富二代教育解决不了的。
电影《摔跤吧爸爸》有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转折点,这部电影可能会变成《与魔鬼爸爸战斗》。
起初,在父亲的强制要求下学习摔跤的两个孩子拒绝了。他们改邪归正偷懒,央求母亲,拉摔跤场的电线。简而言之,他们不想练习。
就这势头,爸爸再有多少摔跤的技巧和方法,再厉害,孩子也没前途。
然而14岁同学的婚姻让他们意识到,在这个残酷的男权社会里,摔跤是他们摆脱命运的唯一机会。从此两个孩子爆发出了200%的努力,一路站到了冠军领奖台。
同样,我们也听说很多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捶胸顿足,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这些都告诉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就要给他们面对这个现实社会的机会。
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体会到这个社会的严酷?即使是弱化版的模拟社会也比把它们放在无菌玻璃罩里要好。
后妈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通过区分年龄段来加强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正视现实。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后妈程度”选择初级版或高级版。
学前班:
初级版:带孩子去工作场所。不要让孩子赚钱。这是银行开的玩笑。
进阶版:跟着孩子去卖一次废品,让他亲身体验体力劳动是如何贬值的。
小学版:
少年版:旅行时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地方。马尔代夫教不了你的孩子什么是生活。带孩子去菜场、工地、农村,让他们看看底层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进阶版:每年情人节、国庆、春节批发一些小商品给孩子在繁华的都市里试卖。虽然买东西这么容易,卖东西却这么难!
中学版:
初级版: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体验、志愿者活动等活动,采访各种职业的辛苦与得失。
进阶版:让孩子去餐厅和工地做一份真正的工作,学会为工作中的错误承担责任,感受一下学历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要付出很多体力劳动,看老板的脸色。
大学版:
大三版:父母只负责交学费,生活费需要自己挣。家教,实习,兼职都有。赚多用多,赚少用少。
(所谓锣不需要重锤。当他通过前面的练习知道前进的方向时,他的父母可以毫无顾忌地提供帮助。)
还是那句话,后妈要想让孩子有所作为,必须平等沟通。父母切不可把我当你老人家,搞蛮力。只有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朋友,才能让孩子接受社会的现实,这就是后妈式沟通的精髓。
最后,继母和婆婆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继母基本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作为母亲,我们除了照顾孩子,更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飞机上所有的紧急指示都告诉我们要时刻为自己戴上氧气面罩。
只有父母自身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父母应该带着孩子上路,而不是送孩子上路。
富二代的教育思路往往是: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我们为你做了一切。现在就看你能飞多远了。
而后妈的教育思路是:
我们已经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我们这个年纪还在学习,还在进步。你年轻,有活力,头脑好。如果这个追不上我们,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怎么样?轮到你被后妈教育安利了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