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如何和孩子相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需要维护的,那么怎样才能和孩子没有隔阂的相处呢?如何和孩子相处没有隔阂?有什么办法吗?
一、开场,吵架前的适当准备
吵架前的准备至少要包括四个维度,一是人数,二是距离,三是高度,四是出发。
1。人数
吵架前清场原则:吵架的双方只能是两个人,孩子+妈妈,孩子+爸爸,爸爸+妈妈等。除了当事人,所有非当事人都必须离开。
清场原则是:谁主张清场,谁就清场。比如母亲准备先破冰,打算和孩子吵一架,那么母亲就必须承担起清理房间的任务。被清场的孩子的父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等第三人必须全部离开。
清场注意事项:第一,非当事人离开,不是那种躲在自己家里的离开,而是直接离开家;不是那种潜伏在家里的离开,是离开社区。第二,你离开后,一定要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比如当事人约定了一两个小时,你到那时候才能回来。第三,清场原因和劝导工作都由我妈承担。
“提倡”孩子优先的原则:比如有一个家庭成员看到这篇文章,接受了通过一次争吵来重新建立亲子亲密关系的方式,并在一次小型家庭会议中提出。孩子一听,立刻兴奋起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倡导者”。同时,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想成为“倡导者”。这时候孩子就有了无条件的优先权(他的爸爸妈妈可以轮流到下一次)。既然孩子成了“主儿”,清场工作就必须由孩子来完成。被清除的一方,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要轻易让孩子达到目的。可以适当增加说服的难度,故意表示自己想留在外地参加等。通过增加难度,第一,可以让孩子更加小心这种不寻常的交流渠道来创作游戏。第二,孩子可以尽力说服其他家庭成员离开这个过程,体验成就感,掌握基本的沟通方法。
等等。如果是爸爸妈妈吵架来重新创造夫妻间的情感交流模式,那么主张的一方就必须承担说服其他非一方的任务。
2。距离
吵架前的准备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这场主动发起的吵架,以及作为家庭成员间新的沟通方式的渠道创建能否顺利实现。除了人数,第二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距离,就是空之间的距离。
社交距离原则:父母和孩子必须隔着一张书桌,相当于1.2-1.5米。为什么强调距离?一般来说,根据双方的人际关系和情况,自然形成的自我空范围有四种: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和亲密距离。强调吵架双方的距离,是从心理学角度打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人为拉开的距离,形成容易产生尊重氛围的客观社会距离。
远离原则:亲密距离本身就是皮肤接触和亲密程度的接近,以及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呼吸,不利于“吵架”的顺利进行。一是容易让孩子产生压迫感,无形中会被传统文化的孝道、尊重、家长权威所束缚,无法释放;第二,父母很容易卡在“父母”的地位而失控,或者作为父母压制他们。社交距离本身会把两个人从“亲密”的固有情感关系和心理体验中拉出来,拉进隔着一张办公桌的关系中。以及相互远离的原则:即父母和孩子并不是真的隔着一张桌子,而是必须空荡着什么也不隔着,方便对方从头到脚看到对方的小动作和表情。
3。高度
身高,这个点强调什么?人们常说,父母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下来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看到孩子眼中看到的世界,体验孩子能体验到的现象和心情。
孩子“上来高”的原则:奇奇妙需要强调的是,在营造吵架场景时,这个高度不是让家长蹲下,而是让孩子上来高。你怎样才能到达高处?找个凳子或者茶几,让孩子站起来。孩子站起来后,眼睛能和大人持平,说明这个高度合适。
抑制“危险”原则:为什么要强调孩子“上来高”?因为孩子站在高处,意味着危险。孩子有危险的时候,大人一定要拿出一半的心来背,挂,看。只有一半心的大人不容易情绪失控,因为怕吓到孩子不小心摔下来。这就保证了无论孩子说什么“离谱”的话,大人都不会有情绪瞬间飙升,或者利用自己“家长”的身份强行欺压人的时候。这样的设定是为了“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爱,利用“天生的爱”来实现此时此刻父母与孩子之间士气和心理的完全平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对话。
尊重原则:有些父母经常说自己很尊重孩子——其实都是自欺欺人的假象。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很难获得真正的尊重。但是,当孩子遇到危险时,家长可以谨慎冷静。
安全注意事项:当然,并不是真的要把孩子置于任何危险之中。切,一定要注意大便的稳定性,大便面的大小等。,最好是有小粗腿的方形茶几。
4。出发
双方必须事先有约定,承诺任何一方不先离开。不管多生气,多愤怒,多沮丧,都要把这场架打完,直到最后一个环节双方同时同意。
以上吵架前的准备是人数,距离,高度,出发。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没有约定好,没有答应好,这场还没有开始的争吵就可以提前结束了。该干嘛干嘛,或者洗洗睡吧,或者等心情和时间合适了再重新开始。
二、高潮,吵架时的正确姿势
吵架前的一切准备都已经做好了。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吵架吧!
请注意,一场吵架式的交流真正的高潮已经到来。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而家长却不能。父母一定要自始至终足够清醒,一定要自始至终严格遵守吵架的两个高潮:一是绝不打断孩子,二是一次只解决一件事。
1。永远不要打断你的孩子
“我,坐在夕阳下的台阶上,用清澈的眼神看着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一辈子,等他花时间,用他五岁的手指,系上这只蝴蝶。慢慢来,儿子,慢慢来。”
“我喂了华安整整一年。到现在,看到别的妈妈脱衣服喂奶,我还是会忍不住停下来,一脸贪婪。我能看到胖乎乎的小手抚摸着丰满的乳房,看到宝宝心满意足的小脸,看到妈妈低头的温柔。啊,我被它迷住了。我真的想再做一次。"
这才是一个母亲和一个父亲真正应该赋予独立的新生命的态度,就像龙应台对自己孩子的平等、喜悦和敬畏的态度。只要孩子愿意参与到这场争吵中,主动发起,家长就乐在其中!毕竟孩子有这种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打开沟通渠道的欲望。有了这个欲望,双方的心就互相敞开了,那么就有机会了,不是吗?真的要等到双方疏远,分开,冷战结束,无话可说,父母无处哭诉的时候吗?
孩子一开始可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怎么开始,也不知道怎么进入角色。这时候家长一定要不着痕迹的引导。比如,你可以用夸张的语调和极端的动作重复孩子平时最讨厌、家长经常说的话。简单来说就是“挑事”。任何父母都有很多秘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生气。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最好是让你的孩子真的很生气,很愤怒,开始对你大吼大叫——当然,孩子可以大吼大叫,但家长不可以。一半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另一半则全神贯注地听孩子在喊什么,注意孩子的语气、表情、动作等等。注意观察和倾听就好,不要总想着纠正、控制或者收拾孩子。
父母只要时时刻刻跟着孩子,跟着孩子的思想、精神、言语走,跟着自己走,就会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他们可以毫无负担地自由描述他们最真实的委屈、担忧、痛苦和希望。恭喜:这一段极其默契和谐的二重奏,将迎来你和孩子人生的又一次全新开花和深度连接。就像他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是完全快乐的,完全连接的,完全幸福的。你们的亲子关系会上一个新的台阶,隔阂和坚冰都会融化掉。
2。一次只解决一件事
有些家长和孩子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要同时做好几件事,试图在一次沟通中解决很多问题。这是禁忌,就像小学课本里掰玉米的小猴子。肯定是抓一个丢一个。最后费时费力,但是哪里都不行,也不顺利。我不知道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焦虑和注意力不集中。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方法和心理原因。今天谈不上,以后会继续。
比如,孩子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比如父母接电话,抠脚丫子,想想今天上班被领导训了一顿,被一个同事甩了...这样的坏习惯很容易导致敏感、焦虑、不安等情绪。这些情绪必然会导致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是这种“吵架疗伤”过程中最忌讳的。
正确做法:打一架,只解决一个问题。比如解决孩子做作业拖沓的问题,这件事只能集思广益。关于如何停止混日子或者继续混日子,如何快速做作业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说法、做法,比如飞到某个星球找个小王子当私教养,发明一个神奇的无线电波把书页扫下来全部装进脑子里等等。或者是爸爸妈妈逼得太紧所以不想做,报复爸爸妈妈故意不做,讨厌老师所以不做,不会做所以不做,等等...总之,吵架只解决一件事;解决这件事的时候,不要让狗一个一个地扯抹布。冷静还是愤怒,这是永远在中心的唯一。两个人专心做一件事,就不会有“鸡同鸭讲”、“对牛弹琴”之类的误会、隔阂和障碍。从头到尾专注于一件事,更容易让双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甘共苦——这种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真的会发出“说”和“听”的声音。
三。吵架后的收尾,反思,整理
吵到这种程度,基本上大家都开心。双方都收获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情绪。家长和孩子会不会觉得:还不错,该结束了吧?
不,不!最重要的部分才刚刚开始。这是最重要的第三个环节:吵架型亲子关系的治愈与创造的收尾工作——吵架后的反思与整理。这个环节非常非常重要。亲子关系是否能真正破冰,为以后的交流创造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最重要的是对这第三个环节的反思、整理和总结。
这三个环节的重要性就像吃完饭马上洗碗一样。一顿饭的程序是做饭、吃饭、洗碗。如果这一餐忽略了洗碗这个程序,那么下一餐就从“洗碗”开始,而不是“做饭”。想想看,如果你一日三餐,每次做饭前进厨房,都会看到家里一片狼藉。还会有好心情做好吃的饭吗?
1。一次解决一件事的目标是否明确?
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人类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指向和规定,是一切行动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地方或境界。如果不提前定好目的地,开车出去会不会很乱?选择哪种方式?开车去哪?怎么开车?......古人的眼睛是“眼”,箭靶的中心靶是“眼”。射箭就是要击中目标,有明确的“目的”。于是,人类的一些具体行动就转化为抽象的概念——即“目的”。单从“目的”这个词的来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有没有目标,对一个事件的成败有多么重要。
这种有预谋的争吵既然是有意识有计划的,那就一定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那就是要解决的一件事是什么?
2。父母有没有违反吵架的原则?
一次高质量的争吵,无论过程多么曲折痛苦,都必须以交心为结果。而这种心与心的联系,必须由父母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用心倾听孩子,而不是主观地、刻意地去评判孩子来实现。
第一,不要记仇。吵架期间,不管孩子说什么,都够了。父母绝对不能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提起过去,除非孩子主动提起,以示自己的小骄傲。这时候家长可以故意示弱,做出可爱的小动作,并配音“我可怜的小心脏!”
第二,没有压力。即宽容包含了“不记仇”的含义,但其涵盖范围比“不记仇”要广得多。宽容就是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错误和过错采取适当的“减压政策”,绝不“加压”。比如“遍地青杨,家家有路到长安。“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就是真正的包容。
第三,不是“聋子”。倾听是接收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确定其含义并做出反应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注意这句话的主旨,这是国际听力协会对“听力”给出的最准确的定义。也就是说,倾听不仅是用耳朵听对方的言语信息,也是用眼睛看对方的非言语信息。比如有人跟你说:“滚蛋!”你的反应是什么?是生气的踢回去?还是乖乖地轻轻“滚”?你想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当然和这两个字本身关系不大,而是和说话的人是谁,音调,音量,语速,其他非语言的肢体信息等等有关。你大喊“滚出去!”轻声说“滚”还能一样吗?
3。吵到最后是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高质量的吵架一定要有个圆满的结局
吵架的时候还讲究个大团圆结局吗?当然可以。高质量的吵架,中间过程可能会有很多纠结,愤怒,痛苦,或者骄傲,美好,理解,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双方相视一笑,或者开怀大笑。这是什么意思?意味着这场争吵从开始到高潮,再到结束反思的整个过程,都在可控范围内,达到了最初的预期目的,解决了最想解决的一件事。总而言之,为品质争吵,释放负面情绪,创造情感连接,找到问题的本质,探索新的沟通方式——也就是达成人们最爱的大团圆结局。
如果没有大团圆的结局,前两个环节和六个小环节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必须从头开始比较和寻找。有两种方法可以找到它。第一种是大人和小孩背靠背坐着,每人拿一张纸,写下或画出自己觉得最难受的地方;第二,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地板上,坐得很放松,膝盖对膝盖可以拉近距离的那种。然后从头再来一遍,双方目光对视,手牵着手,真诚客观地描述自己的“不适”,不考虑环节和步骤,只把自己的“不适”一次性表达出来。这种肆无忌惮、无拘无束的表达,会彻底扭转双方的潜意识:从原来的反对、拒绝、回避等态度和行为,转化为被认同、被接受、被欣赏,再下意识地把认同、被接受、被欣赏的美好感觉回馈给对方。
聪明的你,看得出来吗?“如何无障碍地与孩子相处?赶紧打一架!”本质上就是和孩子们一起演主角,共同主演一部自导自演的小电影。如果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你有能力将人生与戏美结合,那么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职场人际关系、家庭外部的社会人际关系都会不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