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宝贝都是原厂做的,只是缺少说明书。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育儿问题,父母往往会不知所措。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做一个愤怒的父母,还能读懂孩子。
各种育儿书籍和微信官方账号看似在给出自己的育儿建议,但看着孩子,就是不知道怎么教。我们经常不小心发脾气,对孩子大喊大叫。当我们吼他们时,他们哭得更厉害。如此恶性循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所谓“了解我的儿子,教导你的孩子”——只有真正了解你的孩子,你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打破恶性循环
我的邻居萧也是一位有第二个孩子的母亲。前几天她跟我聊了一个“人生插曲”:
有一天晚饭后,大女儿似乎有话要对她说,但她正忙着准备给小儿子喂奶,就径直走向小儿子。女儿突然冲过来,生气地说:“我要打我弟弟!”萧也感到迷惑不解,心想:我哥哥没有惹你,你为什么要打我哥哥?看来在二胎到来之前,我为老大做了那么多心理建设,都白费了!
她说她本打算生气,但努力冷静下来。我突然意识到,女儿可能不是真的想打弟弟,而是妈妈的关注和爱。
于是萧也开始和她的女儿说话。
她问女儿:“要不要和妈妈说说话?”
孩子委屈地点点头。
“不好意思,刚才妈妈没听到,现在我们聊天吧!”
萧也和女儿聊了一会儿后,孩子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了。所以萧也问她的女儿:“妈妈没有听到你跟我说话。是我妈的错,但和我哥有关系吗?”孩子想了想,很认真地说:“没有”。从那以后,萧也再也没有听女儿说过“我要打我哥哥”。
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你,也想和你探讨一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往往会通过间接甚至错误的方式来表达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要,而不是直接冲过去说“妈妈,我需要你的关注和爱”?
同理,看你自己。当我们和亲近的人吵架时,为什么要摔门而不是说“你让我生气了”?
这是因为你很难整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事大人都难,更别说孩子了。
回到刚才那个故事。如果当时萧也生气了直接打女儿,被愤怒控制的大人和被指责的孩子注定两败俱伤,恶性循环随即开始。
其实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他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出于对陪伴的需求、探索的欲望和确认自我的重要性。当孩子表现出看似“不好”的行为时,如果家长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冷静思考孩子实际想要的是什么,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你发自内心的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再完美的育儿技巧也是徒劳的。有时候,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你在犯错,但我知道你还是个好孩子”。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记得有一次去亲戚家吃饭。吃饭的时候,亲戚故意逗孩子,问她要果汁。孩子稍微犹豫了一下,把杯子往后一拉,做了一个不想给的动作。
这时候亲戚笑着说:“你怎么这么小气?”。
孩子听完后撅着嘴,把水杯抱在怀里,好像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哼,我就是小气,就是不给你们喝!”
如果这个时候我的习惯性思维认为孩子小气,那么这个孩子的“小气”标签就会被贴上。但仔细想想,她平日里也不会抗拒让孩子分享东西。那么这一次,可能是亲戚的“标签”让她觉得不舒服。
想到这里,我马上说:“我们肖鑫人不小气。她只是还没准备好和大家分享她的果汁!”
孩子听到这里,立刻挪到我身边,脸上带着理解的笑容。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以前没跟你分享过,所以不知道怎么做?”孩子点点头。于是,我鼓励她试着分享,孩子也很开心的把自己的果汁分享给了叔叔,开心的和他一起喝。
亲戚们也很配合,说:“肖鑫是个大方的好孩子。真的很抱歉,我叔叔错怪你了。”
孩子把头埋在我怀里揉着,就像小猫一样害羞。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
[不能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用鼓励代替批评]——这些都是老生常谈。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比如孩子不和阿姨打招呼,我们要鼓励他“勇敢一点!”而不是说“你怎么这么害羞!”有人给孩子贴标签,家长要马上帮他撕掉标签!
就像我的故事,如果我给孩子贴上亲人的标签,孩子可能会掉进“抠门”的坑里,这个坑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给他挖的。
有时候,父母往往会用成人的思维来看待孩子,匆匆忙忙地给孩子不公平的判断。只有客观分析问题,看清真相,才会知道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
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育儿方法和知识,而是对自己孩子的客观观察和换位思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