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错误有很多种,但家长不必全部在意。在一次家庭教育的讲座上,我问台下的家长:“孩子犯错后,你会怎么做?”家长的回答五花八门:提醒、纠正、批评、教导、讲道理、大吼大叫、发脾气、打骂、惩罚……我们来看看孩子的错误。父母应该怎么做?
我又问:“那么你认为不对的一定是错的?”全场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举手弱弱地回答:“那不一定是错的。”
是的,父母连自己有没有错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开始责备和惩罚自己的孩子呢?还不够慎重吗?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教育孩子,当然也包括错误教育。我会说,学龄前儿童犯的很多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
为什么要原谅孩子犯错?因为他只是个孩子!他第一次是孩子,没有经验;但这不是第一次成为成年人——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总结了无数的经验,经历了无数的事情,磨炼出今天的成熟,豁达,智慧,冷静。
但是我们的父母把孩子当大人看待,以为孩子应该会,不应该错,应该长记性。所以很多“原本”的理由都变得不可原谅,于是批评或者惩罚孩子。
但是,因为你的教育,孩子并没有停止犯错,该犯的还是会犯,甚至是错上加错;另一类孩子,虽然不再犯错,却变得不自信,胆小。
看看批评和惩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和后续行为-
惩罚“错误”,给孩子负能量
01:自嘲——我不是好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孩子可以从父母的表情和神态中读出父母的感受:失望、愤怒、恼怒等。
这个时候他会紧张害怕,恐惧担心:我犯了一个错误,让我妈生气了。我担心妈妈不爱我了,但是我不够好。我不是一个好男孩!一个孩子太有罪恶感,会削弱他的成长能量。
我相信,父母生气的是孩子的错误,而不是那个“孩子”。你不会因为一时的愤怒而不爱孩子,但孩子不会这么想。
按照小孩子单纯的思维,他还是分不清做事和做人的区别。他们总是把做事和人联系在一起,把做错事等同于做个坏孩子。坏男孩不值得爱,坏男孩一文不值。
有的家长甚至威胁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无疑增加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有个2岁半的小男孩跟着妈妈,旁边有个垃圾桶,就停下来用右脚踢了一下。
我妈很生气:“好不容易走出来,把我的新鞋都踢烂了!”男孩不踢了,但往前走的时候,右脚还在踢。他妈吼道:“我不喜欢你这么不听话。走好!”
于是小男孩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你别生气,你要喜欢我,你要喜欢我!妈妈抱抱我!”
“这么大了还得抱抱。不要抱它!自己去吧!”孩子坚持要哭要抱。
母亲别无选择,只能抱起小男孩离开。小男孩趁机紧紧搂住妈妈的脖子。他的母亲似乎要离家出走。
回到家,妈妈给孩子换鞋的时候,才意识到右鞋里有个小沙石,这才明白。
世界上你最爱父母的,就是你的孩子。《来自天堂的孩子》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有爱父母的能力,却没有爱自己、原谅自己的能力。孩子学会爱自己,靠的是父母犯错时的反应。"
所以你的反应就是孩子的情绪晴雨表和生命温度计。
只有你理解你的孩子,原谅他的错误,他才会原谅自己,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值得被爱,才会得到一个被父母爱的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02:胆小——我不会再犯错误了
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但如果是父母的责备和惩罚,孩子为了逃避惩罚,为了不再犯错,宁愿不再做同样的事。这时候家长放心了,孩子却失去了探索和学习的心,自信心和冒险精神。
拆闹钟,挨爸妈一顿打。之后我就不拆了,但是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闹钟会有滴答声;往鱼缸里倒热水,来一场讲座。之后就不倒了,但是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往里面倒热水。
当他们明白了这一点,就被称为“错误”。他们开始害怕错误,回避错误,逐渐失去探索的兴趣,学习的动力,成为规规矩矩的人。
后来你再让他做一件事,他会说:“不行,我不会。”而他内心的话是:“我怕犯错。”
还有一种孩子。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他们继续做着人们认为是错误的、不允许做的事情。所以当他们被发现时,他们专注于如何蒙混过关,谎言就这样诞生了,或者否认事实,或者寻找替罪羊。
“这不是我干的,是他干的!”于是孩子罪上加罪:“这孩子学会了撒谎!”
事实上,以探索为动机的行为,即使出了问题,也不叫“错”。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在进入未知领域过程中的冒险行为,而且是一种错误率很高的行为。没有错误就没有探索,没有知识。
很多家长对孩子放学后很失望:“这孩子很聪明,但是不爱学习。”“这孩子精力充沛,什么都玩,但一提到作业,就没劲。”
你有没有想过,在孩子出生后的两三年里,当他充满新鲜感,想要探索和研究身边的一切时,你有没有给他贴上错误的标签,给他一个大大的制止?有没有误判为调皮或者不听话?
原谅“错误”,给孩子正能量
01:误解——没有真正的错误
其实对于幼儿来说,错误一般有以下三类:
首先,这是一个无意的错误。就像好奇心驱动的探索和求知行为一样,这一点都没有错。相反,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
有一个经典故事或许能启发你:一位女士去拜访陶行知,告诉她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弄坏了。她很生气,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敲了一个爱迪生”。
第二,溜号造成的失误。打碎花瓶、打碎东西等。往往是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手部精细动作发育不良、手部肌肉力量不足、失控或操作不熟练或粗心大意造成的。
这多半是生理问题,不是态度问题。
第三,明知故犯的错误。其实不是故意的,有可能是孩子记忆力差。他昨天被警告,也许他今天忘记了;或者他需要时间慢慢掌握,从不熟练到熟练;或者在掌握某项技能上,他比其他孩子慢半拍。
总之,父母只要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知道孩子成长发展的特点,知道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就不会总给孩子贴上错误的标签,也不会认为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02:原谅错误——让他自信地成长
如果你不能接受以上观点,好吧,退一步说,就算孩子错了,也要原谅他。人无完人,谁都不会犯错,包括成年人。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厨房里传来“砰”的一声,是一只碗被打碎的声音。客厅的孩子对奶奶说:“一定是妈妈把碗打碎了。”奶奶问:“你怎么知道?”“因为我没听到骂人的声音。”
你看,孩子不用亲眼看见也能破案,因为他知道,只有孩子打碎了什么东西,他才会破口大骂。
孩子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大人可以砸东西,孩子不行!大人可以原谅错误,孩子不行!这样对孩子不公平吗?
所以,不要轻易认错。哪怕是“错”,也要原谅孩子的“错”。这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孩子只有在被理解、被包容、被原谅的情况下,才愿意正视所谓的“错误”。他们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承担责任,努力减少未来的“错误”。
只有当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失去父母的爱时,才能充满信心地继续探索、研究、学习,完成自我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