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台碎钞机?父母的误解和偏执才是

孩子是台碎钞机?父母的误解和偏执才是,第1张

孩子是台碎钞机?父母的误解和偏执才是

[h/]据说抚养孩子是一台赚钱的机器,我的心碎了,老伙计..养一个孩子会乱花钱。前两天,朋友小蓉听了小区里艺术教育机构妈妈安利的话,带着四岁的女儿去上体验课。所以,养孩子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是个破财机器吗?

一到那个地方,小容就迷上了:这个机构买了一栋高档别墅作为教室,欧式古典装修,有品味的装修,干净阳光的画室,大量国外进口的教材和颜料,连卫生间的儿童马桶都是国际品牌,处处显示出“我与众不同”的氛围。

当然价格也挺高的。最便宜的课程40课时6880元。

但是小容看着坐在油画布前的孩子可爱的背影,一本正经地拿着蘸了颜料的油画笔,就觉得特别满足。平时舍不得买500元衣服的小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回去找老公了解这件事的时候,我抱怨说:“孩子才四岁,已经报了一万多的早教,一万多的游泳班,六千多的外教英语班,两千多的轮滑班,还有绘本卡。这些还不够吗?是普通打工仔,不是土豪!”

小荣也挺委屈的:“这不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吗?大家没告诉你吗?对孩子的投资才是最值得的投资!”

恐怕很多父母和小荣一样,认为养孩子是浪费钱。

“月薪三万元根本支撑不了孩子一个暑假”“孩子就是个砸钱机器”的说法流传甚广,但却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

现在教育机构遍地开花,学费水涨船高,学区房价格不断刷新。

我有个富二代朋友,开了个国际学校,定位精英。本来他担心定价太高,买不起。没想到前来抢学位的家长应接不暇,很多都是普通打工仔,只是为了教育孩子精英,积累高层人脉资源。

难怪富二代总结:现在的孩子钱最好赚。很多家长都在花超出自己阶层的钱来养孩子,对于砸钱给孩子的结果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浪漫神话。

重视教育是好事,但简单粗暴地把精英教育等同于砸钱。说白了就是父母的“懒政”。

你承认吗?很多家长的想法是,我出高价把孩子扔在教育机构或者学区牛校,就自动得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阿牛娃。

就拿小容来说吧。因为不知道和孩子玩什么也没有耐心,就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反正有老师的陪伴,我还得在外面等着刷手机。

难怪,虽然给孩子报国际知名早教要一万块钱,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赶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年底也没几节课……

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的放松多花钱,心安理得地把本该自己承担的家庭教育责任推给机构和学校。

仍然有一些父母只是被普遍的焦虑和攀比的感觉所困-

打开朋友圈,我的孩子跑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的孩子甚至没有出过国。真可惜。

别人家的孩子都学这个学那个。自己的孩子不学,岂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别人都报了的高端精品班,我们也不能看得太低吧?

这样一来,父母的花费成本越高,对孩子的期望就越大,心态就越难摆正。

“我给你报了那么多特长班。为什么你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

“花了你几百万的学区房你还拿几分?”

“在你身上花了那么多钱,如果你考不上名校,你配得上谁?”

你想想,不如说一句“爸爸妈妈给不了你太多,你要为自己努力”作为激励。

教育没有捷径。

区别不在于谁投的钱多,而在于谁找的借口少,用心多,持续的时间长。

育儿大咖常青藤爸爸曾经分享过他教小孩子学英语的故事。一开始,他精心挑选了几十本适合零基础孩子的英文绘本,开始每天给儿子读半个小时。

每天半小时听起来很轻,但是两年试试?大多数人,即使是微信群的21天打卡也未必能坚持下来。

经过两年的坚持,成效显著,日常听说词汇量达到了惊人的500个。

有趣的对比是,常爸爸的朋友们也买了50多本经典英文绘本,同时和常爸爸一起开始了他们的英语启蒙。两年后,常爸爸去他家拜访时,发现50多本绘本已经被束之高阁,已经化为灰烬。

朋友沮丧地说:“我儿子到现在都不认识几个字。我认为他对英语一点也不感兴趣。跟我一样,他不是做这个的料!”

但当被问到是否坚持给孩子读绘本时,他的朋友回答:刚开始读了几遍,后来太忙了,没办法继续读下去……

你看,日复一日只开半小时的缺口。

曾经看到一句话:“经济的硬实力是有限的,但父母能给的软实力是一个无尽的世界。”

父母的软实力就藏在自己的行为习惯里,藏在日复一日的陪伴里。

只靠砸钱,不唤醒自己懒惰的行为习惯和自封的心态,只能是用手给孩子的未来扔了一个很深的洞,再多的钱用来填也不一定能填好。

好的教育是用心陪伴,用爱浇灌,静待花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23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9
下一篇2022-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