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孩子可以营造的“富裕”环境,可能会将孩子断送

你为孩子可以营造的“富裕”环境,可能会将孩子断送,第1张

你为孩子可以营造的“富裕”环境,可能会将孩子断送

每个周末的早上,我都会去小区后面的一棵大榕树下做早读。经常能看到这个小男孩,帮他当环卫工的妈妈打扫街道。

打扫完后,母子会休息一下,一起聊聊天。温馨的画面令人感动。

▲小男孩和他的妈妈穿着同样的运动鞋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最近上海的一则新闻:

一个胖胖的年轻女子用手拽着一个环卫工人的头发拽了好几米,附近的其他环卫工人赶紧上前阻止架。一采访发现,女儿是在找妈妈要钱!

这位母亲今年48岁,做了10多年环卫工人,一个月才几千块钱。她的女儿和孩子都出生了,她有时会向母亲伸手要钱。如果她不给钱,就辱骂,吵架,打架...

都是环卫工人的孩子。为什么这个小男孩对妈妈那么有同情心,那个少妇却变成了“白眼狼”?

我问小男孩的妈妈:你的孩子真懂事。他们是如何被教育的?

这个外地来的女环卫工不善言辞,也说不出太多的教育理由。她有些羞涩的说:“我们可怜的孩子早就是主人了!”

这句众所周知的话并没有满足我的好奇心——穷人的孩子中,很多是懂事的,很多是被操的。我相信一定有一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

这到底是什么因素?看了下面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

一位先生高中上网成瘾,经常翻墙出去,半夜上网。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翻墙,翻到一半,跑了。他看起来很奇怪,什么也没问。从那以后,他努力学习,不再上网。学校谣传他见过鬼。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校。当他以前的同学问起这件事的时候,他沉默了很久,说:“那天,我父亲是来交生活费的,所以他舍不得住酒店,在墙根下坐了一夜。”

你被这位父亲感动过吗?但如果这位父亲的艰辛没有被调皮的儿子发现,他的儿子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吗?

孩子不是生来就对父母有同情心的。他们只有真正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苦难,才会对父母心存感激,才会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苦心。

相反,如果父母把孩子过滤和屏蔽掉生活中的一切酸甜苦辣,刻意给孩子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怎么能指望孩子懂得父母的恩情呢?在蜂蜜中长大的少年如何知道悲伤的滋味?

目前国内出现了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有钱人家的孩子要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要富二代养。“再穷也不能穷在教育上,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很多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的差异,尽一切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俩,四个老人,六个人对着一个孩子,把衣服拿出来,张口就要食物。他们心里真的怕融化,手里怕掉出来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以前确实是对的。在学校,我尽力通过学习来争取更好的生活。我从来不乱花钱,因为我知道父母给我读书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是他们的血汗钱。不仅仅是我,我身边的大多数孩子当时都是这样的。从小我们就见证了父母的辛苦,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孩子懂得“热爱生活”的道理,有奋斗和吃苦的意识。

现在有些不宽裕的家庭觉得亏欠孩子。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反而是他们更加的娇生惯养。大多数孩子过着极其享受的生活,天热的时候空,天冷的时候有暖气,家家有零食,人人有新衣服。父母再苦再累,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

当父母迫不及待地要给孩子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和所有的爱时,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无法想象的。父母的“关心”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毒药”。孩子享受一切都心安理得,对知足、感恩、照顾父母、生活的艰难一无所知。反而也滋生了虚荣、懒惰、无知等诸多恶习。

我的一个侄子今年中考完了,然后就有一个长假。他父母让我帮他们,介绍他们去我家附近的一家茶店打工,体验生活。

第一天,他回来跟我们汇报:老板教了我们各种技术,学会了几种饮料的烹饪,还会炸鸡排和薯条。还不忘夸一下原来厨艺不是白学的。

第二天,他对我们说:“这个奶茶店真的很赚钱。然后几勺糖粉,一些水,一片柠檬片,五块钱!以后我觉得开这样的店挺好的!”

后来我和他分析了各种费用。他一算,好像钱不好赚。

每天回来都有新的话题,要么是讲我们一天做了什么,要么是有人来店里,我也了解了一些快餐送货员和一些业务员。我说的有道理。

有一天我问他:上班容易吗?

他说:也容易,但不容易。这几天一直在给所有的兄弟姐妹打电话,笑得脸都僵了。

我问怎么回事?

于是,他给了我以下的表现:

“哥,来了!喝什么?”

“好姐姐,等一下,坐一会儿,马上就好!”

“兄弟,进店里坐一会儿吧。有免费WIFI和空音!”

“姐姐,你要橙汁还是奶茶?大姐,你要糖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姐姐,两勺糖够吗?”

“妹子,味道怎么样?妹子多给我点评!”

“姐,慢慢来,没事就过来玩,姐!”

“兄弟,走好,兄弟,欢迎再来!”

“姐姐,快来和你的朋友们玩吧!”

他唠唠叨叨,唠唠叨叨,笑得我都站不起来了。

我说:“不容易啊!等你发了工资,你就可以拿这些钱去旅游了!好好对自己!”

他说:“算了,我不想去旅游了!”

我说:“为什么?你不是早就想去了吗?”

他说:“我还是拿着这钱,孝顺父母和奶奶吧。我们给他们买点东西吧!”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母,他们很欣慰。

再好的教育,也要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容易”!正如曾国藩所言,“子侄们除了读书,教他们打扫屋子,擦桌子凳子,收粪锄草,是一件极好的事。我们决不能为了损坏货架而这样做。”

现在的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其实是在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物质越丰富,精神越疲惫;当精神耗尽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止。相反,给孩子真正的成长,让他们知道艰难困苦,教会他们珍惜礼物和财富,引导他们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给孩子最深的礼物。

有些家长担心,在别的孩子什么都想要的情况下,要求自己的孩子勤俭节约,会让孩子自卑、抑郁,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要求孩子勤俭节约。我们不是要像祥林嫂一样,天天跟孩子抱怨,抱怨“我们穷,买不起东西”,唠叨“我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不是给你的吗?如果失败了,你还有脸吗?”这样做,当然会把贫穷和自卑的意识深深植入孩子的内心,挥之不去。

面对生活的艰难,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另一种是坦然面对,自力更生。家长的选择和示范很重要。

我认识一个母亲。虽然家里穷,但她总是穿着干净的旧衣服,早早去捡瓶子,早早回家给女儿做饭。她的脸上从未如此充满情感,洋溢着淡淡的满足和幸福。而她爸爸是那么的平和,即使每天回家都是汗流浃背甚至脸红,他还是那么的平和,没有脾气,开心的和家人吃着简单的饭菜。

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在困境中依然充满希望,在贫困中依然坚韧的意志品质。这样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即使生活贫困,也不会养成寒酸、刻薄、矜持的习惯。相反,他们能直面现实,磨炼内心,进入曾国藩所说的“极能吃苦,所以能拼命”的境界。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中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知道生活的真相之后热爱生活”。这是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有宽容,有信念,有希望,有耐心,永无止境。我深信,不管有多难,只要人活着,愿意努力,就一定会有转机。

前段时间,一位父亲在孩子的毕业典礼上,希望儿子“遭遇不幸和背叛”。我印象深刻。作为父母,无论贫富,都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个社会的残酷和艰辛。你不让他知道,社会迟早会让他知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2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9
下一篇2022-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