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小小妈发现小小感冒了,鼻塞、流涕,老是哭闹不止。
小小妈以为孩子只是着了点凉,就没当回事,自作主张地喂孩子吃了上次剩下的感冒糖浆。
没想到吃了感冒糖浆,孩子的“感冒症状”非但没有消退,反而进一步发展为高热,孩子也显得萎靡不振起来。小小妈这下慌了,连忙打车送孩子去医院,半路上孩子还出现了喷射状呕吐。到了医院,诊治后医生怀疑小小染上了流脑,开出了住院单。进一步检查证实,小小确实患上了流脑。
医生说,流脑这种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家长们千万大意不得,应当及时带孩子就医,千万不要自行处理,随意给孩子吃药,以免延误病情。随着病情的发展,有时流脑患儿会出现昏迷、抽风等症状,少数患儿还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险情况。患儿身上亦会出现为数不等的斑点,有针尖大小的,也有绿豆、黄豆大小的,这些斑点融合成片状,形成出血点、出血斑、淤斑。随着皮疹的出现,孩子的精神状态会越来越差,表现为食欲不振、乱发脾气。
流脑是一种什么病
看了上面小小妈的小小“教训”,同样作为孩子父母的你是不是也有点紧张了呢?其实也用不着过分担心,只要预防得当,流脑对您孩子的潜在威胁并不可怕,即使不幸染病,及时治疗后一般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愈后良好。小小的病经过医生精心治疗,现在已经完全恢复健康了。
那么,流脑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具有传染性。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呕吐等,发病季节一般为冬末春初。6个月-2岁的婴幼儿最易感染。
流脑的多发季节
春季是小儿疾病的多发期。因为春天正是乍暖还寒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温差波动大,直接影响小儿机体免疫功能,使其抗病能力下降。同时,气温回升后,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产热降低,小孩抗寒能力也会随之减弱。自然界微生物也易在春暖花开时孳生繁殖,脑膜炎双球菌就是其中一种。
因此,流脑和其他春季易发疾病一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2—4份发病达到高峰,5月下旬逐步减少。据统计,初春季节,“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
及时治疗很重要
据安徽省卫生厅公布的数据,去年1至3月份,安徽省累计报告发生流脑111例,死亡7例。发生死亡的病例大多因为就诊不及时延误治疗所致,而且死亡病例以少年儿童为主。
可见,上文提到的“愈后良好”是建立在早发现早治疗基础上的,小爸小妈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在医疗条件落后的一些非洲国家,如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等,就曾在去年春季因暴发流行性脑膜炎,造成近60名儿童死于非命。
另外,一旦发现孩子染上流脑,应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就地隔离治疗,并向防疫机构报告。
小小妈当初听说医生说自己孩子得的是必须上报的传染病,着实惊吓了一回。实际上,这只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为控制传染病进一步传播所作的规定(流脑被列入我国乙类传染病),并不是对患者病情轻重的判定。
关于流脑疫苗
流脑疫苗分为A群、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疫苗一般在孩子出生后8月龄初免两针,间隔3个月,1.5—2岁、4周岁各加强一针。目前各地大多已将A群疫苗列入儿童计划免疫内容,家长千万不要错过。而流动人口和错过计划免疫的儿童,可注射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补救。
禁忌:对患有癫痛、癔症、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患及过敏史者,有严重疾病加肾脏病、心脏病、活动性结核、急性传染病和发热者不接种。
反应:注射后一般反应轻微,少数人有短暂低热,多发生于接种后6—8小时,局部红晕及压痛感,一般在接种24小时后逐渐自行消失。
预防流脑ABC
俗话说“防病胜于治病”,对于婴幼儿家长来说,预防疾病尤其重要。
A、于脑膜炎双球菌属厌氧菌,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下易于繁殖。因此,平时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室内常通风,勤晒衣被,小孩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和通风效果差的公共场所去。由于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气候冷暖不定,所以要注意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
B、流脑病人和带菌者都是传染源,他们咳嗽、喷嚏或说话时,飞沫可通过空气直接传播给儿童。避免可能带菌者与孩子同睡或进行怀抱、喂乳、亲吻等亲密动作,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
C、预防流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时接种流脑疫苗,据有关资料显示,接种流脑疫苗后,90%以上的人可以产生有保护力的抗体。
流脑患儿护理123
1 病室内应安静通风,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皮肤瘀斑、瞳孔、呼吸、体温等病情变化。对重症、昏迷患者作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病人饮食需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流汁或半流汁饮食。高热患者应多饮开水,昏迷患者需加床挡,注意保护患者安全。
3 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病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强声刺激,以防诱发惊。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