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痛是相当常见的疾病

婴幼儿腹痛是相当常见的疾病,第1张

儿童腹痛需考虑哪些疾病

儿童腹痛需考虑哪些疾病?儿童腹痛(abdominal pain)是小儿常见主观症状(subjective symptom)之一,引起儿童腹痛的原因很多,多为腹腔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organic)或功能性(functional)病变引起。


按腹痛发作的病期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复发性腹痛(>3个月)。急性腹痛首先要考虑外科急腹症(acute abdomen diseases),常需外科(surgical)治疗。慢性腹痛多因内科(medical)疾病(如过敏性紫癜)所致。根据腹痛的部位可区分、判断病因是属于腹内疾病还是腹外疾病(如大叶性肺炎、胸膜炎、败血症、风湿热等感应性腹痛)。

腹痛的部位多与所在脏器有关,如肠蛔虫多为间歇性脐周阵发性绞痛;腹痛位于剑突下可能系胃痛如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腹痛多在右下腹;急性胰腺炎腹痛多在左上腹。右上腹疼痛多为肝胆疾患所致,可查B超和肝功以寻找原因。肾病综合征患儿对肺炎球菌敏感,偶并发原发性腹膜炎。双肾区疼痛主要见于泌尿系统感染、胆石等。

女童下腹部疼痛应考虑子宫和附件是否有异常,还可请妇科会诊。总之,外科性腹痛延误诊治有严重后果,甚至可危及生命。腹痛儿童常诉说不清,因此不易准确诊断;且小儿年龄愈小,愈不能准确地表达腹痛性质和部位,新生儿、婴儿尤其如此,如婴儿肠痉挛(colic)为肠壁平滑肌阵发性收缩所致的腹痛,昼夜均可突然发生,表现为不规则阵发性反复哭闹,出汗,面色苍白,但腹肌张力不高,往往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故临床医师必须仔细观察腹痛的客观症状、体征及其演变,及时明确诊断,给予有效的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大多属于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腹型偏头痛(AM),仅5%~10%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在罗马Ⅲ诊断标准中AM属于腹痛相关性功能性胃肠病,而在头痛病国际分类中,AM列为可能系偏头痛前驱症状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由于AM同属二大诊断系统,患儿往往无头痛症状,临床医师对此病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诊断较为困难。

小儿腹痛腹部检查是重点。视诊(inspection)注意患儿的姿势和腹部形态。触诊(palpation)时,需态度和蔼,双手暖和,动作应轻柔;婴幼儿可在喂奶时从背面进行检查。腹痛伴有腹部肿块,要注意腹腔内或腹膜后的器官和组织由于先天异常、肿瘤、炎症和血肿等各种原因而发生腹部肿块。叩诊(percussion)肝浊音界消失或缩小者,可能为胃肠穿孔(G-I perforation)。有移动性浊音提示为腹水(ascites)。鼓音(tympanic sounds)表示肠充气。听诊(auscultation)听肠鸣音(peristaltic sounds),正常每分钟5次左右(5次/分),肠鸣音减弱提示肠麻痹或化脓性腹膜炎;肠鸣音亢进以及听到气过水声(gargling sounds)或金属音要注意机械性肠梗阻。腹痛可伴发呕血、便血。

一、腹痛可能的病因

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很多,可按发作的急缓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复发性腹痛。腹痛的急性发作又可区分为需外科治疗的急腹症、内科病及腹外疾病。根据腹痛的部位可区分、判断病因是属于腹内疾病还是腹外疾病(全身疾病或外科疾病)(表1、表2)。

二、诊断

(一)临床资料判断

1.首先应判断小儿是否有腹痛

婴儿尖声嚎哭可能是剧痛,可试将他抱起,若嚎哭立即停止者,一般可排除剧痛。较大儿童,若腹痛不影响游戏、食欲、睡眠,不伴面色改变,往往表示腹痛不严重;若双手捧腹或两腿蜷曲则表示腹痛严重。

2.确定腹内疾病还是腹外疾病

腹外疾病除有腹痛外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如大叶性肺炎多伴有呼吸道的症状和体征;败血症多有化脓病灶;风湿热多有心脏、关节以及皮疹等其他症状。

3.判断腹痛为外科性或内科性

一般地说,腹痛离脐部愈远,则器质性疾病可能性愈大,而疼痛在右侧者外科性疾病比左侧更为多见。有以下情况者要多考虑外科性疾病的可能:

(1) 急骤起病、剧痛,特别是疼痛持续超过3小时。

(2) 先有腹痛,后有发热(如阑尾炎、胆结石继发感染、出血性小肠炎等)。

(3) 先腹痛,然后频繁呕吐,但不腹泻,尤其伴有便秘、肛门不排气、腹胀等更提示梗阻性疾病的可能。

(4) 有压痛及腹肌紧张(往往腹肌紧张超过压痛)。

(5) 摸到肿块(mass)。

4.确定腹痛与疾病的关系

急性腹痛起病的部位多是病变器官所在的部位(但也有例外,如急性阑尾炎可开始于脐周或上腹部,以后才移至右下腹),不同部位腹痛与疾病之间有一定关系。

(二)临床资料分析

1.病史

(1) 发病年龄:不同年龄小儿的常见腹痛原因各不相同,如新生儿以肠痉挛所致腹痛最为常见,但可见到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的肠梗阻及胎粪性腹膜炎;婴儿期以肠炎、肠套叠、嵌顿疝为多见;在幼儿及儿童则以肠蛔虫、胆道蛔虫、肠炎、阑尾炎、溃疡病、过敏性紫癜等较常见。

(2) 发病时间及发作情况:起病的急缓和腹痛时间的长短,常可提示病因。起病急骤、病程短者要考虑急腹症;起病缓慢,病程长,或急性发作后腹痛断续发生者,多为慢性腹痛。但急腹症和慢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例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合并穿孔后即为急腹症。蛔虫病原为慢性腹痛,当蛔虫团完全梗阻时或蛔虫造成穿孔后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的患儿,如腹痛转为持续性痛或突然剧痛,仍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3) 腹痛的性质:婴儿腹痛时多表现为啼哭,烦躁不安,表情痛苦。阵发性剧烈绞痛多见于肠道、胆道蛔虫、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过敏性紫癜、尿路结石等。钝痛多见于腹腔脏器肿胀,如肝脾大,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持续性剧烈腹痛多见于肠胃穿孔及腹膜炎。有时在持续性钝痛的基础上发生阵发性绞痛,多提示炎症伴梗阻,如肠蛔虫伴感染。

(4) 部位:一定部位的腹痛与该处脏器疾病有关,且最先腹痛的部位大多是病变所在部位。不固定性腹痛多见于肠道疾病,某些疾病有特殊的转移性腹痛,如阑尾炎,疼痛最早可在脐周或上腹,以后转移至右下腹。

(5) 腹痛的诱因:有些腹痛可通过病史问出诱因,如消化不良、胰腺炎、痢疾等多有过食油腻食物或不洁饮食史。药物引起的腹痛可查出服药史。风湿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多有呼吸道感染史,有时可查出接触过敏原史。

(6) 腹痛的伴随症状

1)发热:起病即有发热,提示为炎症性疾病;病初不发热,以后发热者,多为继发感染。

2)呕吐:一般腹内脏器炎症或全身感染引起的呕吐,多在疾病的早期发生,其呕吐的次数不多,吐出为胃内容物。高位肠梗阻者呕吐出现早;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的性状与病变部位及性质有关,如幽门以上梗阻呕吐为胃内容物;十二指肠壶腹以下梗阻,呕吐物常带胆汁;结肠梗阻,呕吐物带粪臭;溃疡病出血,呕吐物带血;肠蛔虫患儿可呕吐蛔虫。

3)排便及排气:出现腹痛后无排粪及排气,而呕吐频繁、腹胀(亦可无腹胀)应考虑不同部位的肠梗阻。个别病例可在排出梗阻以下肠内容后才出现便秘或不排气。腹痛伴腹泻者多为肠炎。肠套叠可排出果酱样或深红色黏液血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则排出带腐肉样的红豆汤样大便。痢疾排脓性黏液便。腹型过敏性紫癜亦有便血,常伴荨麻疹和双下肢皮肤对称性紫癜。

4)黄疸:可见于肝胆炎症或梗阻性疾病。如伴进行性贫血,应考虑溶血性黄疸。

5)泌尿系统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并出现脓尿或血尿,多系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如同时有尿流中断,应考虑膀胱结石。

6)咳嗽和(或)气促: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或大叶性肺炎(腹痛通常发生在病变同一侧)。心力衰竭时的肝区痛或全腹痛,多同时伴有心累、发绀等表现。

7)关节痛(详见第十五章第二节“骨关节痛”):急性风湿热腹痛伴有大关节游走性疼痛,过敏性紫癜腹痛可伴有关节肿胀及疼痛。

2.体格检查

(1) 患儿面容及表情:感染中毒或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可有精神委靡。烦躁不安、辗转不宁者多见于寄生虫病或胃肠梗阻。强迫体位或移动体位时疼痛转剧,提示有腹膜受累,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2) 体温:体温升高者多为炎症所致,其中阑尾炎时体温常轻至中度上升,阑尾穿孔后体温可明显升高。体温高伴呼吸急促者可能是肺炎、胸膜炎。

(3) 咽部检查: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咽部有充血性炎性反应。

(4) 胸部检查:注意有无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心力衰竭等疾患的胸部体征。

(5) 腹部检查:小儿腹痛时腹部检查是重点,应仔细而耐心地进行检查,动作应轻柔。

1)视诊:注意患儿的姿势和腹部形态。腹式呼吸受限表示腹内炎症,见于腹膜炎。全腹胀可能为低位肠梗阻、肠麻痹和弥漫性腹膜炎,肠麻痹常同时见到肠型。高位肠梗阻可有上腹膨隆。中上腹胀满见于急性胃扩张。右上腹梨形包块,并随呼吸上下移动,常为肿大的胆囊。不规则固定包块见于腹膜结核或肿瘤。包块部位可移动者见于蛔虫性肠梗阻。

2)触诊:触诊小儿腹部时,需态度和蔼,双手暖和,以消除小儿恐惧心理所造成的人为紧张。婴幼儿可在喂奶时从背面进行检查,对极不合作的小儿可于入睡后或用镇静剂后再进行检查。检查时使患儿平卧,双腿屈曲,检查应先从非痛区开始,逐步移向疼痛部位,先轻摸腹壁,注意有无过度敏感区(常为病变所在部位),如无痛苦加剧,再作深层触诊。检查时左右上下对比,确定腹痛的部位、范围、程度。比较腹痛剧烈与缓解时有无不同,比较浅层、中层或深层有无不同,以确定病变的深度。如腹部平坦、腹肌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或压迫后腹痛可减轻,则系内科性腹痛,如肠蛔虫等。反之,如腹部膨胀,腹肌紧张,有压痛(特别是固定性压痛),多提示疼痛部位即病变部位,如同时合并全腹反跳痛,则多系腹膜炎症,如全腹膜炎。婴幼儿(特别是营养不良儿)的某些外科疾病的早期,如肠蛔虫症并穿孔,腹部仍可柔软,并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故应追踪观察体征的变化。腹痛伴包块者见于炎性包块、肠套叠、肿瘤(右上腹包块多见于肝母细胞瘤、右下腹包块多见于淋巴瘤、一侧季肋部巨大包块多见于肾母细胞瘤,一侧腹部肚脐旁包块多见于神经母细胞瘤)等。

3)叩诊:肝浊音界消失或缩小者,可能为胃肠穿孔。有转移性浊音提示为腹水。鼓音表示肠充气。

4)听诊:主要听诊肠鸣音,正常每分钟五次左右,肠鸣音减弱提示肠麻痹或化脓性腹膜炎;肠鸣音亢进以及听到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要注意机械性肠梗阻。

(6) 肛门及腹股沟检查:怀疑阑尾炎、腹膜炎、肠套叠、卵巢肿瘤或囊肿扭转时,应作肛门检查及双合诊检查。注意腹股沟区是否存在有疝,是直疝抑或是斜疝,有否嵌顿。

(7) 其他体征:应注意有无皮肤紫癜、瘀斑、黄疸、贫血。检查心肺、神经系统有无异常体征(卟啉病者肌无力)和脊柱畸形(结核、肿瘤、损伤等若压迫神经可产生腹痛)等,还要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中毒或内出血、管状器官穿孔,肠、睾丸、有蒂肿瘤或囊肿的扭转)。

3.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1) 一般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炎症引起的腹痛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大便常规检查及隐血试验有助于肠内感染和肠套叠及消化道溃疡的诊断;粪便寄生虫检查可以确立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尿常规可确定有无泌尿系统损害。

(2) 特殊检查:腹部正侧位、卧位X线片,CT对外科急腹症特别有用,常能明确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等的诊断;腹部B超检查对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及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肠套叠、泌尿道结石、肿瘤(肝脏及肾脏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卵巢肿瘤)以及子宫及附件炎症、肿瘤有助;胃镜检查可证实消化道溃疡、憩室、息肉等诊断;空气或钡剂灌肠可证实肠套叠诊断;肠镜检查可诊断结肠息肉等。PPD试验对结核诊断有助。疑为胰腺炎时,应测定血和尿的淀粉酶及脂肪酶。伴黄疸者肝功能检查、尿三胆及尿血红蛋白、溶血全套检查可有助于明确黄疸的性质。

三、鉴别诊断

(一)急性外科性腹痛(急腹症)

1.肠蛔虫

儿童腹痛以肠蛔虫居多,此时多为间歇性脐周阵发性绞痛,不痛时腹部柔软,不拒按。蛔虫钻入胆道,引起胆总管括约肌痉挛,患儿发生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nausea)、呕吐(vomiting),吐出胆汁或蛔虫,可诊断为胆道蛔虫症(biliary ascariasis)。

2.胆道蛔虫症

由于蛔虫钻入胆道,引起胆总管括约肌痉挛,发生绞痛,患儿常感上腹隐痛,阵发性加剧,剧痛时坐卧不安,甚或在床上翻滚。剧痛时多伴恶心、呕吐,吐出胆汁或蛔虫。少数病例有胆道继发感染,部分蛔虫钻入肝脏或蛔虫分泌抗凝素和溶血素引起肝灶性坏死,从而形成肝脓肿。体检剑突下有固定深压痛,无肌紧张,并发胆道感染或剧痛时,剑突下有明显肌紧张。腹部B超检查胆道扩张,内有双光带或多光带回声,为胆道蛔虫的特有图像,此检查无创、简便、快速,可作为胆道蛔虫症诊断的首选。

绝大多数病例可采用非手术疗法。目前认为胆道内的活蛔虫是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疗的关键为早期应用恰当的驱虫药,并发胆道感染或肝脓肿时,应使用肝胆内浓度较高的抗生素。蛔虫性腹膜炎常表现不典型。

3.内脏幼虫移行症

犬弓首线虫感染又称犬弓蛔虫病(toxocariasis),当土壤中犬弓蛔虫感染期虫卵(胚胎卵)被小狗吞食后,可孵化成蚴虫,经过肝、肺后,到小肠可发育成成虫。但人食入胚胎卵后不能发育成成虫,而发生蚴虫组织内移行,称内脏幼虫移行症。此时有发热、肝大、肺部症状(咳嗽、哮喘)、淋巴结肿大。血中长期持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hyper-eosinophilia)。少数病例发生脑膜炎样表现及反复癫痫发作。及时作血清特异抗体检测,滴度>1:80可确诊。确诊后用阿苯哒唑,因吸收好、血中浓度高,对内脏移行症疗效好,但它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有时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疗效不满意。故重在预防。必要时改用噻苯唑(thiabendazole)和泼尼松。

4. 急性阑尾炎

典型急性阑尾炎起病时,常先有恶心与呕吐,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6~12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多为持续性钝痛,并间以较剧烈的阵痛。可有便秘或腹泻。需警惕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同时合并阑尾炎。随后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腹部检查显示右下腹麦氏点(McBurney’s point)有明显压痛,并伴肌紧张(tonicity of abdominal muscle)或强直(hardness)、压痛及反跳痛(tenderness,rebounding pain),应注意婴儿腹肌紧张可不明显。小儿阑尾炎多不典型,发展快,有时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peritonitis)时才诊断出来。因此凡遇腹肌强直,压痛,反跳痛,肠鸣(bowel sounds)减弱时,要高度怀疑腹膜炎,并寻找原因。肛指检查示直肠右侧疼痛。婴儿患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必须反复多次检查,严密动态观察,才不致贻误诊断(misdiagnosis)。未确诊前忌用泻剂及镇痛剂。血象白细胞增高,常在(10~15)×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增高,常可达0.8~0.95,但体弱儿可无反应。腹部B超检查快速、简便,对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可达80%~90%左右,急性阑尾炎B超可见阑尾体积增大,管壁增厚,横切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蚯蚓或手指状;化脓性阑尾炎B超可见除阑尾体积增大及管壁增厚外,阑尾内尚可见积液和肠石的强回声,阑尾周围有带状无回声区;阑尾周围脓肿B超显示阑尾区边界模糊,内部出现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出现回声分布不均匀的混合型包块。蛔虫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同,但病情发展更快,应及时手术治疗。

本病需与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鉴别,后者常伴有扁桃体炎或咽峡炎,体温较高,腹部局限性压痛不明显、腹部B超、CT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增大。但需警惕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同时合并阑尾炎。

此外,尚需除外大叶性肺炎。因大叶性肺炎亦常常有腹痛,此时常有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体温较高,年长儿可吐铁锈色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般较高,并可有中毒颗粒。胸部透视于发病24小时后常可显示病变。

5.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急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superficial erosive gastritis)是成人常见多发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因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胃十二指肠黏膜自身防御因素之间失平衡而发病。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及年长儿为多。新生儿及幼儿胃溃疡为多,年长儿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

临床一般10岁以下小儿表现不典型,10岁以上年长儿,可有典型临床表现。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溃疡多为继发性应激性溃疡,发病急,早期常无特征性表现,且常被原发病所掩盖,主要表现为哭闹、拒食,很快发生呕吐、呕血及便血甚至穿孔合并腹膜炎、休克方就诊。幼儿主要症状为反复脐周疼痛、时间不固定、进食后常加重,伴食欲减退,或反复呕吐为主要表现。年长儿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诉上腹部疼痛,胃溃疡大多在进食后疼,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在进食前和夜间疼痛(饥饿痛),进食后常可缓解;伴幽门痉挛时有呕吐、嗳气和便秘;有溃疡出血时可呕血、血便;伴溃疡穿孔时科出现急腹症甚至休克。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剑突下有压痛。辅助检查:有溃疡出血时可有贫血,如为长期小量出血可出现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大便隐血试验可阳性。过去多用钡餐(barium meal)X线胃肠系列摄片确诊消化性溃疡,但儿童时期因十二指肠球部位置深而固定,溃疡多在球后壁,正侧位较难看到,发现典型的溃疡龛影者为数不多,大多数X线检查发现为胃滞留增多或胃蠕动增强,幽门痉挛、梗阻,十二指肠球部充盈欠佳、黏膜粗糙紊乱等间接征象。

目前国内外对小儿已广泛应用胃、十二指肠纤维内镜(fiberoptic endoscope)检查,可直接发现溃疡及做幽门螺杆菌(HP)快速检查,比X线钡餐检查的诊断率高且可靠,尤其是对胃溃疡,内镜检出率为95%以上(X线检查仅50%),但对疑有穿孔者应禁忌。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应尽可能在24~48小时内行紧急内镜检查,且可进行局部止血治疗。

近年来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定为Ⅰ类致癌原,根除HP可缓解部分临床症状,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HP检测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检查患儿血中HP抗体:HP感染后,患儿机体中可出现相应的抗体,但由于HP感染后诱导产生的抗体会长期存在体内,且根除HP治疗后半年以上抗体水平才会下降。因此,HP抗体阳性只能反应HP感染的历史,而不能反应HP感染的当前状况。故HP抗体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HP感染率,临床诊断价值有限,不推荐使用。②胃镜检查结合快速尿素酶试验:原理为胃活检标本中的如有HP存在,可产生尿素酶水解试剂中的尿素产生NH4+,通过pH指示剂或奈氏试剂的呈色化学反应检出NH4+的存在,进而间接判断HP的存在。本法简便、快速,但因为HP在胃内多呈灶状分布,取材具有片面性,易出现假阴性,有时也会出现假阳性,仅仅在胃镜检查患者推荐使用。③碳呼气试验:该法灵敏度、检出率及符合率均高且无创,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法,尤其适用于抗幽门杆菌治疗后需复查的患者。

治疗方案的选择:①一般治疗,饮食指导。②药物治疗: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抗Hp治疗。③合并出血根据出血量可补液或输血支持。选择用药:①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②止血药。③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硫糖铝等。④抗HP治疗:PPI加两种抗生素首选。

并发症的治疗: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有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有呕血和(或)黑便。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②胃溃疡合并出血:有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有呕血和(或)黑便;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6.急性胰腺炎

成人胰腺炎的诱因有胆道疾病(急性及慢性胆囊炎及胆道结石、胆道蛔虫)、暴饮暴食及大量饮酒、胰管阻塞等,小儿胰腺炎较成人少见,往往找不到确切原因,或为急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与胰腺炎发病有关的药物较多,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抗生素(四环素、磺胺)、抗癫痫药及抗精神疾病药物(丙戊酸、氯氮平、奥氮平)、抗病毒药(拉米夫定、司他夫定、去羟肌苷)、降脂药(辛伐他汀、依泽替米贝)及抗炎药塞来昔布等。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用含糖皮质激素、蒽环类药物及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联合化疗后可合并急性胰腺炎甚至坏死性胰腺炎。小儿胰腺炎还可见于急性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柯萨奇病毒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

小儿胰腺炎腹痛多在左上腹,呈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发热。体征可有全腹压痛,以剑突(xyphoid process)下为明显,压痛若在剑突下偏左则更为典型。肌紧张常不明显。除腹痛外,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应注意婴幼儿的急性胰腺炎腹部体征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差、腹胀及呕吐。

辅助检查:

①淀粉酶:发病后6~12小时测定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可升高(>120U/L),三天后降至正常(正常值20~120U/L)。尿淀粉酶于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下降较慢,大于900U/L有诊断价值。由于正常人血淀粉酶包括唾液型淀粉酶(S-am)及胰腺型淀粉酶(P-am),因此对血淀粉酶增高的患儿可进一步测定同工酶,如P-am升高为胰腺炎,而S-am升高则为腮腺疾病。胰腺炎患儿血淀粉酶/肌酐比例(AMY/Cr)升高> 8.3~53.8。

②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仅存在于胰腺,在急性胰腺炎时血脂肪酶显著升高,其特异性高于淀粉酶,但血清脂肪酶升高晚于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24~72小时升高,持续7~10天。

③血生化检查:部分患儿可有血糖显著升高,胆红素、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也可一过性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及严重低钙血症提示预后不良。

④腹部超声检查:可作为常规初筛检查,急性胰腺炎可见胰腺增大、胰腺内及周围回声增强、胰腺导管扩张,如发现胆道结石及蛔虫提示胰腺炎为胆源性。B超还可发现腹水,对胰腺炎后期局部并发症如胰腺脓肿及胰腺假性囊肿也有诊断价值。需注意的是,患儿常有腹部胀气影响了B超对胰腺的观察,限制了B超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以及水肿型与坏死型的鉴别诊断。

⑤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邻近胰腺的十二指肠或小肠可出现节段性扩张(哨兵袢征)、横结肠痉挛而其邻近结肠扩张(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间接征象,胰腺区见到液-气平面则提示胰腺脓肿,还可见到小肠扩张及阶梯型液平(麻痹性肠梗阻)。

腹部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评估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腹部CT可见胰腺增大、胰腺内低密度区、胰腺周围脂肪炎症改变、胰腺内及胰周积液(无囊壁包裹)甚至积气。CT检查尚可发现后期局部并发症如胰腺脓肿及胰腺假性囊肿。腹部增强CT检查是目前诊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最好方法,胰腺坏死灶在造影剂增强的动脉期无增强显影,与周围无坏死胰腺形成鲜明对照,起病后3天行此检查具有确诊意义。小儿胰腺炎大部分临床较轻,符合水肿型,多数预后好;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较少,多见于白血病患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蒽环类药物及门多酰胺酶联合化疗后,多器官功能衰竭。

婴幼儿的急性胰腺炎腹部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急性严重全身症状和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症状。由于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反流入血,致引起全身脏器(包括脑)广泛损害,病变的胰腺还可产生多种物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因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发生中毒性休克、脑病,以及急性肺、心、肾、肝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腹腔感染甚至败血症。胰性脑病时,脑组织有中毒、水肿、脱髓鞘改变,临床有惊厥、昏迷,常因呼吸衰竭致死。

7.慢性胰腺炎

有反复发作特点,临床以腹痛为突出表现,腹痛位于中上腹及左上腹,疼痛轻重不一,轻者表现为隐痛、钝痛,重者表现为剧痛钻痛,可伴有恶心及呕吐。疼痛病初可为间歇性,随着病情加重可为持续性疼痛。可伴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腹胀、食欲缺乏、厌油,还可出现脂肪泻并伴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如有胰岛功能受损可出现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约占慢性胰腺炎的5%,胰腺病理可见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及胰腺纤维化。临床以胰腺肿大、免疫学指标异常(血清球蛋白水平升高,尤其是血清IgG4升高)、特征的影像学改变,并有自身抗体存在,激素治疗具有良好反应、有效为主要特点。

8. 肠梗阻

患儿腹痛伴呕吐、不排便及腹胀,需注意肠梗阻。内科性肠梗阻主要是中毒性肠麻痹或低钾血症。外科性机械性肠梗阻有消化道畸形(如小肠狭窄、闭锁、扭转、重复畸形、肛门闭锁等),肠蛔虫肠梗阻、嵌顿疝、肠套叠等。食管、胃畸形多以呕吐为主。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患儿有阵发性腹痛或哭闹。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可反复发生,呈阵发性而不剧烈。绞窄性肠梗阻时,患儿可有阵发性剧烈腹痛或阵发哭闹。通过问病史、体检(特别是腹部视、触、叩、听诊),结合腹部平片,B超乃至CT检查,不难明确诊断。有怀疑外科腹时宜早请儿外科医师会诊,有手术指征(operation indications)时早行手术治疗。

9.蛔虫肠梗阻

常因驱虫不当或药物剂量不足致使蛔虫扭结成团,并刺激肠壁引起肠痉挛所致。以不完全性肠梗阻较为多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时常有吐蛔虫史,便秘、无肛门排气、腹胀、可见肠型,若腹软,常扪及大小不一,部位不定的条索状包块,无明显压痛。X线腹部素片见肠内蛔虫阴影,伴有完全或不完全肠梗阻之X线表现。

10.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新生儿期胆汁性呕吐突出,可出现腹部膨胀、肠鸣音减弱,肠梗阻急腹症表现。

11. 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一岁以下的婴儿,尤以4~10个月常见。肠套叠可发生于结肠或小肠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回-结肠(即回肠末端套入结肠)最为多见(约占85%)。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起病急,患儿突然哭吵不安,面色苍白,腹痛缓解期间可安静,如此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约10~15分钟,间隔15分钟到12小时后再次发作。腹痛发作后即有呕吐,呕吐物先为奶块,后带胆汁(bile),患儿常拒食。

一般在起病后6~12小时内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部分患儿虽未排血便,但肛门指检时,手套上可染有带血的粪便。早期腹部柔软,在右上腹可触及腊肠样或香蕉样肿块(mass),有弹性,可有轻度压痛。晚期病例多套叠部分较长,肿块可横贯腹部,但腹部检查时往往由于腹胀严重和腹肌紧张,触及肿块。发病后超过48小时可并发肠坏死,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乃至休克。采用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片显示空气或钡剂到达肠套叠的头部突然受阻,并在其前端出现典型的杯口或钳状阴影。在发病24小时内,可于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时复位。若复位失败宜采用手术疗法。

总之,内科性腹痛一般对阿托品类药物反应良好。肠麻痹要慎用新斯的明以免促发肠穿孔。腹痛原因不明尤其疑为外科腹时宜作剖腹探查,及时手术解决问题。腹痛伴呕血或便血时要作好鉴别诊断,对症处理。

12.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前者腹腔内无感染灶,后者则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破裂或穿孔或灶性感染蔓延所致。蛔虫性腹膜炎虽也是继发性腹膜炎,但常呈亚急性经过,与一般腹膜炎不同。腹膜的面积几乎等于全身皮肤的面积,故弥漫性腹膜炎发生后,渗出液多,大量有毒物质被吸收,造成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一般情况较危重。

(1) 原发性腹膜炎:病原菌以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大多为血行感染,也可经淋巴管、胃肠道或女性生殖道而感染。过去本病常为肾病的并发症,近年来已较少见。本病多见于2~6岁小儿,女性较多,常有肾病、上呼吸道感染、外阴炎或尿道炎等病史。临床起病急、满腹剧烈持续性疼痛伴呕吐,高热,神志模糊,面色苍白,肢端发绀,反应迟钝。腹部检查可见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及肌肉紧张。化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分叶核细胞多在0.9以上。本病先用非手术治疗,首选青霉素,也可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积极支持疗法。手术疗法主要为腹腔引流。

(2) 继发性腹膜炎:多继发于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胆道感染并穿孔、绞窄性肠梗阻伴肠壁坏死、消化道溃疡穿孔、出血性小肠炎伴肠穿孔及胰腺炎。诊断主要根据原发疾病和继发的腹膜炎的表现。继发性腹膜炎的症状、体征与原发性腹膜炎相同。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采取腹腔引流。

(3) 蛔虫性腹膜炎:系指蛔虫钻入腹腔所引起的亚急性腹膜炎,多见于幼儿或学龄前儿童。多因阑尾尖端穿孔,由于穿孔小,肠内容物溢出少,仅由于钻入腹腔的活蛔虫的刺激及少量细菌污染,使腹腔发生浆液炎性渗出,故腹膜炎表现可不典型,常仅表现进行性腹胀。腹痛亦常不严重。

(二)内科性腹痛

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蛲虫、姜片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病以及肝,肺、血吸虫病,均常引起腹痛,诊断可根据腹痛等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及粪便虫卵检查结果。经过驱虫治疗后,腹痛常消失。

1.婴儿肠绞痛

多发生于3个月以下的婴儿。喂养不当、食物过敏以及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被认为是与本病有关的因素。局部肠道痉挛,致使发生急性排气障碍是发生绞痛的病理基础。其主要特点为多数于新生儿期第三周起病,3个月后自愈,男女无明显差别。典型者阵发性剧烈啼哭,入夜(下午6时)后开始,剧烈啼哭时面颊发红,口唇苍白,腹部紧张,两下肢蜷曲,脚冷,双手握拳,持续约5分钟左右,然后乏力入睡,但不久再次发作,如此反复可持续4小时。轻型者仅晚间表现烦躁不安。本病应与肠套叠相鉴别。处理要点为避免进冷食,喂奶后轻拍背嗳气。发作时用肥皂塞进肛门,使之放屁,或用少量肥皂水灌肠,或腹部热敷或置小儿于俯卧位。必要时酌情给予阿托品或苯巴比妥口服。需注意本病应除外器质性病变。

2.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又称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或节段性小肠炎。病因至今未明,可能系一种变态反应,或与感染(患者粪便中易分离出产气荚膜杆菌),蛔虫、饮食有关,可呈散发流行。部分病势凶险,故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十分重要。多见于3~12岁小儿,以农村小儿较多,新生儿及成人也有发病。临床可分一般表现及重型症状。前者常以急性腹痛起病,部位多在脐周,按压可稍缓解,或同时伴有便血;重者绞痛拒按,检查时上腹中部明显压痛。亦有反跳痛,偶有肌卫。病情好转后,腹痛仍可持续数天。便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大便呈棕褐色,或似赤豆汤样,量多少不等,多于腹痛当天及第二天出现。半数以上患儿有不同程度发热、呕吐及腹泻。重型患者迅速出现休克,严重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病程中应注意肠穿孔及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化验多数患儿白细胞计数增多,可高达30×109/L,中性粒细胞明显核左移,可有中毒颗粒。腹部X线片见胃囊扩大多十二指肠扩大,空、回、结肠充气,腹壁脂肪线消失,并可见到大小不等的液平面。肠腔充气,以空肠为多见。处理原则是及时对症治疗及严密观察。当休克经内科治疗无好转,或腹胀逐渐加重并出现肠梗阻症状,抑或出现肠穿孔及腹膜炎体征时,则应采取手术治疗。

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发病常与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或经脐血管换血,肠道缺血和缺氧,高渗奶液喂养及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发生在出生两周内的新生儿,尤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表现除可有年长儿的症状外,严重者可体温不升、嗜睡、苍白、呼吸暂停等,可并发败血症、肠穿孔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为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之炎症,多见于学龄儿童。常先有或同时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或肠炎等表现。以后出现右下腹或脐周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但可无固定性压痛,或压痛范围较大且稍近脐部,无肌紧张或轻微肌紧张,少数可扪及肿大之淋巴结。本病腹痛较阑尾炎轻,常于短期内缓解或消失,病情发展亦稍慢,多不发展为腹膜炎。白细胞计数的增加亦不显著。腹部B超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需注意本病临床易误诊为阑尾炎,于手术时方证实诊断,急性阑尾炎时肠系膜淋巴结亦常肿大,系继发感染所致,应注意鉴别。

5.腹型过敏性紫癜

本病多见于学龄儿童,约50%病例有消化道症状,如突然发作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以脐部及脐周为主,常伴有恶心、呕吐或便血。腹部体检常无异常发现,多数腹部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痛剧烈而体征轻微是本病特征。如发现双下肢皮肤有对称性紫癜可确诊,如无皮肤紫癜则诊断困难。需注意本病常误诊为肠套叠、肠梗阻、阑尾炎,而本病又常合并肠套叠、肠梗阻、阑尾炎。本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常迅速缓解。

6.腹型风湿热

小儿风湿病可累及腹膜、肠管,发生风湿性血管炎或局限性腹膜炎,故而出现腹痛,有时腹痛系因肝大、胸膜炎或心包炎反射所致。腹痛的部位和轻重不一,压痛亦不固定,无腹肌紧张,或很轻微,常同时伴发热及其他风湿热表现,抗风湿治疗后腹痛很快消失。

7.腹型偏头痛

多为年长儿。表现为慢性反复性腹痛,轻重不一,腹痛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可时发时止,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常伴头痛、呕吐,但无特殊腹部体征。腹痛发作期间脑电图有非特异性异常波型。

8.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本病是肝性卟啉症之一种,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些物,如磺胺、巴比妥类可诱发此病。其次,进食过少、感染、饮酒、激素(特别是类固醇)均可促使发作。发作时常有腹绞痛、便秘、呕吐和因外周神经障碍而导致四肢软弱,以致产生弛缓性瘫痪。偶见呼吸肌麻痹而致死。其他表现尚有自主神经损害及精神症状,不到10%的病例有贫血表现。腹痛发作时尿呈红色,或经阳光照射后转为红色或酱油色。尿中检查出卟啉原(紫质原)与尿卟啉(尿紫质,porphyrin)即可确诊。杂合子可通过尿卟啉Ⅰ(URO-Ⅰ,SyN)活性测定检出,纯合子不能存活。

9.回肠远端憩室

又称梅克尔憩室(Meckel),系卵黄管的肠端未闭所致,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4%,男性发生率为女性2倍,大多数人无任何症状,但有8%~22%病例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可在任何年龄出现临床症状,其中48%~60%发生于2岁以内。梅克尔憩室多位于距回盲瓣100cm以内的回肠上,长度在1~10cm之间,盲端游离于腹腔内,组织结构与回肠相同,但肌层较薄。约50%的憩室内有迷生组织,如胃黏膜(80%)、胰腺组织(5%)、空肠黏膜、十二指肠黏膜、结肠黏膜等。憩室可因迷生的胃黏膜和胰腺组织分泌消化液,损伤肠黏膜而引起溃疡、出血及穿孔;也可因粪块、异物、寄生虫而发生急性炎症、坏死及穿孔;可因扭转、套叠、疝入、压迫、粘连而引起各种急性肠梗阻。

本病大多无症状,出现并发症时呈现不同临床表现:①憩室炎(15%),此时常出现右下腹疼痛,进食后不能缓解,腹部有压痛,压痛点多在阑尾压痛点的内上方,接近脐部,同时常伴有呕吐及发热。②便血(30%),常为无痛性或轻微腹痛而大量便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③肠梗阻(25%):除腹痛外尚伴呕吐、腹胀、不排大便。④憩室穿孔(15%):出现剧烈腹痛及腹膜炎表现。

锝-99m(99mTc)核素检查诊断梅克尔憩室准确率可达70%~80%。99mTc可被胃黏膜壁层细胞摄取,故当憩室壁层含有胃黏膜伴有出血的病例,腹部扫描可显示右下腹放射性浓集区,从而明确诊断。但需注意当胃黏膜因炎症而被破坏时,可出现假阴性。此外,肠道血管瘤、腹主动脉瘤、淋巴瘤、肾盂积水、小肠的消化性溃疡、肠息肉、小肠套叠等疾病,均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分析、鉴别。新近发展的99mTc标记红细胞腹部扫描检查,能够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部位,从而推测其出血原因,提示手术指征,有临床实用价值。

10.尿路结石

小儿以膀胱结石的腹痛常见,年龄较大的小儿可诉说腹股沟区或下腹部疼痛,婴幼儿则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甚至面色苍白、出冷汗。膀胱结石还常有排尿困难及排尿时疼痛,此时患儿异常痛苦,常用手牵拉阴茎,有时可出现排尿时尿流突然中断,需变换体位才能继续排尿。小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如伴有感染可有白细胞增多。泌尿系B超检查可发现膀胱内呈强回声的结石,腹部X线片可发现不透光的结石。

四、治疗

(一)病因治疗

一旦腹痛的病因确定后,即可根据不同病因分别予以治疗。急性阑尾炎凡发病在12小时内者,多采用大剂量抗生素疗法,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未改善,或疑有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者,宜早进行手术。

(二)对症疗法

对内科性功能性腹痛给予解痉剂,如颠茄合剂、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等。未确诊前忌用吗啡等止痛剂。

1.消化性溃疡治疗

一旦诊断酸相关性疾病,应立即给正规抗酸疗法。

用西咪替丁[cimetidine,0.2g,或者10~20mg/(kg·d),2次/天]、雷尼替丁[ranitidine,0.15g, 或5~10mg /(kg·d),2次/天],法莫替丁[famotidine,20mg, 或1mg/(kg·d),2次/天],或罗沙替丁(roxatidine,75mg/d),尼扎替丁(nizatidine 0.15g/d) 8周疗程后,大多能获痊愈,复发率低,很少发生穿孔。重者加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奥美拉唑[ omeprazole,mmps,20mg, 或0.7~1mg /(kg·d),2次/天,14天],或用同类药兰索拉唑[lansoprazole,30mg/d, 或1mg/(kg·d)],泮托拉唑(pantoprazole,40mg/d),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20mg/d,1.5mg/(kg·d) ],雷贝拉唑(rabeprazole, 10mg/d),perprazole, leminorazone irsogradine等。1988年PPI奥美拉唑成功上市,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从此被彻底改变,成为20世纪胃肠病学研究的里程碑, 2000年埃索美拉唑上市,成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用药。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儿童并不低于成人,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应作相应处理,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等,7~14天一疗程。新疗法包括序贯疗法、含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四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Meta荟萃分析证实,在Hp根除治疗中添加益生菌可有效提高根除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儿童Hp根除治疗中联合应用乳酸杆菌,可以减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儿对治疗的耐受性,但不能提高Hp根除率。

2007年8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发布 《第三次全国Hp感染若干问题——庐山共识》, Hp感染的诊断标准:以下方法诊断阳性者,可诊断为Hp现症感染: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染色、Hp培养,这3项中任一项为阳性; 13C或14C UBT阳性; HpSA检测(单克隆法)阳性;血清Hp抗体阳性提示曾经感染(Hp根除后,抗体滴度在5~6个月后降至正常),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Hp根除治疗方案: PPI:目前有埃索美拉唑(E)20mg、雷贝拉唑(R)10mg、兰索拉唑(L)30mg、奥美拉唑(O)20mg、泮托拉唑(P)40mg。枸橼酸铋(bismuth)雷尼替丁(350 mg)。A:阿莫西林;C:克拉霉素;M:甲硝唑;T: 四环素;F:呋喃唑酮;L:左氧氟沙星;B:铋剂(枸橼酸铋钾(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果胶铋(colloidal bismuth pectin, 40mg)等。其中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两周疗法可使Hp根除率达到90%以上。我国已率先在世界上研制成功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Hp)疫苗,其对预防Hp感染的保护率可达72%。

3.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治疗

抑酸药物:①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②H2受体拮抗剂(H2RA)类药物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的患者。③必要时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静脉输入。

4. 胃溃疡合并出血治疗

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对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对平稳者,可使用H2受体拮抗剂(H2RA)。对症支持治疗:液体补充(晶体、胶体),必要时输血支持。内科保守治疗24~72小时评估病情,仍有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必要时复查胃镜,如需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者,进入其他路径。出血停止可恢复饮食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药物根治治疗。

5. 急性胰腺炎治疗

强调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输液,输入山莨菪碱减少胰液分泌,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脉络宁等改善微循环,抑制胰腺的分泌,减少胰蛋白酶分泌可用阿托品或抑肽酶,奥曲肽(0.1mg,静注),生长抑素(250μg,静注)。有高凝状态、DIC者还应作相应处理。一旦有腹膜炎表现宜早外科手术引流。少数还可并发肺炎、胸腔积液、胰腺脑病、肾衰竭及假性胰腺囊肿等。AIP患者可给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2~4周后逐渐减量,并在2~3个月内减至维持剂量(2.5~5 mg/d)。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止使用益生菌治疗。

(三)治疗方案

1.内科治疗

①监护、禁食、胃肠减压;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③药物治疗: 抑酸及黏膜保护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胰酶抑制剂;无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谨慎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2.内镜治疗

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内镜治疗。

3.小肠营养管治疗

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小肠营养管治疗。

选择用药:①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②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四)外科性腹痛

采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止痛、抗感染,有手术指征(operation indications)时行手术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0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8
下一篇2022-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