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很多人会首先想到让孩子上最好的早教班,最好的幼儿园。他们会出很多钱买学区房,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但其实优秀的孩子是从来不会被钱砸的。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句不好的话: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1。懂得好好说话的一家人漫画家吉米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到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至少伤疤是看得见的,而被骂造成的伤口是看不见的。"
但是,有些家庭永远不知道“好沟通,好说话”是什么意思。明明是为了孩子好,说出来却字字刺痛:
你看XXX多懂事。你看看你,连别人的一半都没有!
我觉得你就是想折磨我。你还是认为我不够累,是吗?
气死你了!惹我生气你就开心了!
别叫我妈妈!我不是你妈妈!
曾经有一个孩子,被妈妈批评后,心里很难受。当她试图告诉她自己的感受时,她妈妈回答道:“你为什么这么傻?你受不了这种打击。你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这位妈妈的想法似乎有她的道理,但这样的逻辑就像:
“我刺你的时候,你喊疼。没事的。我多刺你几下,你习惯了就不疼了。”
“嗯,我不痛苦,因为我死了……”
很多人认为“打击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如果我们是孩子,我们根本不想被这样教育。
罢工就是罢工。没有所谓的“罢工教育”。披上“学历”的外衣,只是为了给自己的无礼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要知道,孩子心里的能量就那么多。当快乐的孩子无忧无虑地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的时候,被父母过分责骂的孩子可能正独自坐在角落里舔伤口。
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那么首先你要明白,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必须是像春风一样,深信不疑,发自内心的人所接受的。
只有给孩子一个宽松平和的成长环境,他们才会没有后顾之忧,向着自己想探索的方向发展。
2。不“瞎唠叨”的家庭”[h/]
“恶意”的话不能说,那么“关心”的话能不能经常反复说?
不是这样的!
一个唠叨的母亲可能经常在孩子耳边说: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又是脏衣服?你今天换了几件?
你看,你玩玩具玩得很痴迷,又忘了喝水!记住我妈说的,多喝水才健康…
你是不是又没换鞋就进屋了?房子太容易脏了,我妈也懒得收拾。你看,我一整天都在忙…
吃这么慢,吃完天就黑了(小朋友快点)...但是不能这么快,对消化不好...
国外有学者将这类父母命名为“直升机父母”。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空上空,时刻监控着孩子的吃喝玩乐、学习社交……时刻准备指出孩子哪里做得不够好。
这样的父母爱孩子胜过爱自己,为孩子付出很多。但是,他们往往会给孩子很强的控制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父母看在眼里,念在嘴里。一点自由都没有空。
另外,孩子会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让他们怀疑“我真的什么都做不好吗?”这样的唠叨不仅不能让孩子进步,还会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标签,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变得更好,请停止唠叨,把长篇大论变成简单的句子。
比如你想让孩子换鞋,显然坚定地说“换鞋”这个词比“……%#¥&不换鞋是坏习惯*&&%##@@¥blabla……”简洁多了。
如果我们不对事情本身进行过多的负面评价,孩子自然会更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努力做得更好。
3。爱读书的家庭
想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你看看历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的面试记录就知道了:
2013年北京市文科状元孙晶岩说,父母从小就陪她读书,推荐适合的书籍,培养她的语感,陪她成长进步。
安徽状元董继阳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时,也说“偶尔会厌学,不想看书。我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了,坐下来看书,我看到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今年浙江省文科状元王分享说,他的母亲是一个爱书的人,尽管她学历不高。“只要学校老师推荐什么书,我妈肯定会给我买。”
读书不应该是高知家庭的专属活动。每个妈妈都应该把这个作为孩子启蒙的重点。
然而很多妈妈发现“我也想让孩子多读书,但问题是别人不爱读书。”久而久之,带着“勉强不幸福”的观念,他们干脆放弃了这件事。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爱读书爱读书的,他们的阅读习惯完全是父母引导的。尤其是更小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读书对他意味着什么。当他妈妈让他坐下来安静的看书时,孩子会很抓狂,内心的潜台词是“为什么我妈妈不让我动?我想玩积木,我想抱娃娃...我讨厌这样坐着!”
不过,这个阶段的宝宝也有一个“软肋”,就是非常喜欢父母的陪伴,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
只要有父母的陪伴和鼓励,即使是原本觉得很无聊的阅读也可能变得有趣。
所以,为了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家长首先要关掉电视,放下手机,参与到孩子中来,这样孩子自然会爱上读书,习惯读书。
4。有慈爱父母的家庭
2014年,美国心理学家梅丽莎·乔治(MelissaW.George)等人对235名6岁儿童进行了多年跟踪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经常吵架,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当他们12岁时,他们更容易出现情绪化饮食问题,如厌食和暴饮暴食后呕吐。
2015年,心理学家莱斯利·弗兰克拉(LeslieFrankela)等人对96名8个月大的儿童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如果夫妻间争吵较多,即使在孩子熟睡时,也会导致孩子在2岁时出现情感剥夺或退缩(反应迟钝,在应该开心的时候却不开心)。
可以说,亲眼目睹父母吵架是孩子脑海中最恐怖的画面,会动摇孩子内心安全感的基石。要知道,孩子首先是一个健康的人,然后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父母的爱是家庭的锚,能给孩子源源不断的安全感和正能量。
所以,当父母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相互沟通,做到对事不对人。
父母之间要亲密和谐,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中健康成长,成为一个阳光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