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随意评价我的孩子,你没这么懂ta

请不要随意评价我的孩子,你没这么懂ta,第1张

请不要随意评价我的孩子,你没这么懂ta

节假日带孩子走亲戚,孩子都是异常开心的。看到堂兄妹,都是抱抱笑笑,打打闹闹,假期轻松愉快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孩子们点燃了。但是会有很多麻烦。让我很郁闷的是,大人喜欢随意评价孩子,给孩子贴标签。

大人的这种行为随意到什么程度呢?

孩子一进门,贴标签的行为就开始了:我见你才一个月。你怎么长了这么多体重?

饭桌上,小孩子不喜欢油腻的鸡鸭鹅。他们只喜欢奶奶做的清蒸鲈鱼:你怎么这么挑食?这有多没礼貌?

孩子不喜欢穿鞋赤脚在客厅跑:你怎么这么不卫生?光脚多脏啊!

……

虽然孩子听听这些评论也无妨,因为他们长大后不能只听到好的声音,但是大人随意评价他们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关于标签这件小事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标签效应”。“贴标签”具有定性的导向功能。无论标签是“好”还是“坏”,都对一个人的“人格意识的自我认同”有着强烈的影响。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指的方向发展。

比如一个短发的女生,据说像假小子。以后她可能会经常留短发来“印证”大人对她的评价;大人越是说一个孩子调皮,他就越有可能调皮。大人越是说一个孩子胆小,这个孩子就可能变得越胆小。

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孩子归为某一类,给孩子一个暗示,你就是这样的孩子。所以孩子接下来的行为很可能会向这个点靠拢。因为在孩子眼里,大人说的就是对的,大人就是权威。

注意,你对孩子的评价很可能是片面的

我很郁闷我的一个亲戚对多多的评价:“这孩子很挑食”。

其实多多并不挑食,只是桌上的食物大多油腻。孩子吃惯了清淡的饭菜,一直唠叨着要吃奶奶做的清蒸鲈鱼,就多吃了。

如果这个亲戚多和多多吃了几顿饭,他就知道孩子不是你想的那种“挑食”了。

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在某个行为、某个时间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但大人对孩子的评价往往是一般的。

比如你看到孩子不愿意一次性分享他的玩具,你可以当面说他“小气”;看到孩子和大人顶嘴一次,会评价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调皮了一段时间,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你是个调皮的孩子”。

仅仅因为一两次表现就断定孩子是这样的人,太片面了。如果孩子真的很“小气”,他会在集体游戏中慢慢学会分享,在书本和故事中理解分享的意义,而你给他贴上的标签,不仅会让孩子很苦恼,变得越来越小气,更不会引导孩子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另外,孩子小气、脏、挑食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客观来说,没有对错。如果他们表现不好,那只是因为大人没有好好引导他们。站在高处对一个孩子这里那里评头论足是不好的。真的只是因为你比他大,被“社会化”了。没什么好客气的!

正面的标签,就一定是好事吗?

既然负面评价对孩子成长不利,那么正面标签就一定是好的吗?我看未必。

很多从小被贴上“懂事”标签的孩子,可能会过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正面的标签其实是适得其反的。

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无法避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一些评价。我们做什么呢

?只评价事件,不评价人

如果孩子在某件事情上的表现不好,就要对事件本身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不要用批判的语气。如果你只有4岁,面对同样的情况,不一定代表你会表现得更好。

比如孩子在饭桌上吃饭很挑剔,你可以悄悄告诉他们,“大家都喜欢吃鲈鱼,我们要留点给别人吃。其他的菜也很好吃。你可以试试。”

?抓住机会让孩子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

孩子的性格是多方面的,通常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经常粗心大意,但是一旦他非常细心,抓住这个机会告诉他,“这个游戏需要非常细心才能完成,所以你才能做得这么好!”

?保持客观和耐心

一个孩子的行为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因为孩子的一两次行为就变得紧张,认为孩子是“XXX孩子”。其实孩子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得多。你看到的只是一面。客观一点,耐心一点,你可以看到孩子不知道的另一面,让孩子有机会独一无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6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5
下一篇2022-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