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节日风俗有什么

端午节的节日风俗有什么,第1张

2019年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不愿让他们的贤臣屈原投河自尽,许多人划船赶去救他们。他们赶到洞庭湖,却不见踪影。此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过河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其实“龙舟赛”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在鼓声中雕刻龙形独木舟,玩划舟游戏,以娱神娱人,是仪式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

后来,除了纪念屈原,在不同的地方,龙舟赛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江浙一带划龙舟,有纪念本土出生的现代女性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晚的龙舟上,灯火装饰,它来回穿梭,水上水下。场面感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5月25日至28日举行端午节,庆祝插秧胜利,祝愿丰收。云南的傣族同胞在泼水节比赛划龙舟,纪念古代英雄燕红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是不同的。直到今天,在南方许多江、湖、海接壤的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龙舟赛。

###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粟米”、“桶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在端午节的早上,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来纪念屈原。通常,粽子是前一天包好,晚上煮,早上吃。粽子主要是用芦苇叶做的,芦苇叶盛产于河流和池塘,一些地区也用竹叶,统称为粽子叶。

粽子的传统形态是三角形,一般以内瓤命名。糯米团子叫粽子,饭里掺了小豆的叫小豆团子,掺了红枣的叫枣团子,统称糯米团子。枣汤圆谐音“早中”,所以吃的最多,打算读书的孩子吃了能得初中一等奖。过去,进士在参加科举考试的那一天,早上必须吃枣饺子。直到现在,一些家长还要在中学和大学的入学考试日早上给考生包枣子饺子。

### 戴香包

佩戴香包,又称香囊、香袋、皮包等。由五色丝线或破布缝制而成,内装香料(由白芷、川芎、曹勤、曹操、山奈、甘松、高崩等中草药制成),戴在胸前,气味芳香。陈亮《年谱》引用《年谱》提到一种“端午以红白两色为囊,贯穿色线,化为花状。”而另一种“蚬粉钟”:“五日蚬粉用帛,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的内容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蛤粉、驱邪的护身符、铜钱、驱虫的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制作日趋精细,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产品。

佩戴香包是相当讲究的。为了防病健身,老人一般喜欢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莲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花等,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孩子喜欢鸟兽,比如老虎、豹子;猴子爬电线杆,斗鸡抓兔子等。年轻人佩戴香包最为讲究。如果他们是热恋中的恋人,多情的女孩会很早就精心制作一两个独特的香包,在节日前送给她的恋人。当一个年轻人戴上心上人送的甜包,自然会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称赞他对象的别出心裁。

### 挂艾草

艾、菖蒲、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节又叫“木兰节”,荆楚有聚艾的习俗。艾要在鸡叫之前出发,挑最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甚至把艾草扎成老虎形状,然后在上面贴上艾叶。菖蒲中有芳香油,有和大蒜一样的杀菌作用。端午节期间,夏至临近,正是寒暑交替之时。从吃到穿到行动,什么都要注意。保山县有句谚语:“不吃端午粽子,不能送寒衣;吃完端午,要冻三次。“在古代,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切疾病都是鬼邪作祟。因此,在端午节,人们以菖蒲为剑,艾为鞭,蒜为锤,也称为“三种武器”。他们相信蛇、昆虫、细菌和恶魔可以被击退。

还有端午节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大蒜的地方。通常艾叶、榕树、菖蒲用红纸扎成一束,然后插在或挂在门上。因为菖蒲为天五圣之首,象征驱走不祥之剑,因为生长季节和形状被视为一种“百殷琦”的感觉,刀刃为剑形,可插在门口辟邪。所以方士称之为“水剑”,后来这一习俗又引申为“蒲剑”,可以杀千害万。清代顾铁青在《贾青录》中记载“斩蒲为剑,斩彭为鞭,床挂桃梗蒜,皆用以驱鬼”。但晋代《方志》中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形,以艾叶贴之,妻急斩之。”在未来,它将更多的菖蒲,或人形,或肖剑形,命名为蒲剑,以驱邪。"

###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一带,家家户户都挂着铃铛和神像来驱邪。唐开元皇帝从疟疾肆虐的历山回到皇宫。他梦见两个鬼,一大一小。小鬼们穿着没有裤裆的大红裤子,偷了明成祖杨贵妃和玉帝的香囊,在庙里跑来跑去。大鬼穿着蓝色的长袍,戴着蓝色的帽子,抓住小恶魔,挖出他的眼睛,一口吞下。

明成祖问时,大鬼说:“我姓钟馗,也就是说,我不擅长武术。我愿意为陛下驱除邪灵。明成祖醒来,疟疾治好了,于是我让画家吴道子根据他在梦里看到的,画了一幅钟馗捉鬼的画像,并命天下人在端午节贴出来驱邪。

###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臂扎五彩丝,名长生命线,一条生命线,一个兵兵,一个五色,一个朱锁,用兵鬼,以保人免病免疫”。

五色在中国古代是被尊崇的,五色是吉祥的颜色。因此,在节日的清晨,成年人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线。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能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第一场大雨或者夏天第一次洗澡的时候扔到河里。据说小孩子穿五色线可以避免蛇和蝎子的伤害;把它扔到河里,意味着河水会把瘟疫和疾病冲走,让孩子们平安健康。

孟老院《东京梦录》卷八记载:端午物件,百索、艾花、银样鼓、花扇、甜糖、小笼包、白球。紫苏、菖蒲、木瓜,全部切碎,混以香和药,包在梅子盒里。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起,卖桃、柳、向日葵、蒲叶、佛、佛。第二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摆好,摆上五颜六色的水球、茶和酒。再把Ai人钉到门口,给他们摆酒席。

陈《年谱》引用《年谱》提到一种“端午以红白两色如袋,以彩线穿之,使之如花,或缚或钉于门上,使之红白,亦称钱颤”。而另一种“蚬粉钟”:“五日蚬粉用帛,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的内容几经变化,从吸汗蚌粉、驱邪符、铜钱、驱虫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制作日趋精细,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产品。

###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洒酒。《荆楚年谱》:“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地下有淡红的根,叶形似剑和穗。根状茎可用作香料或药物)或雕刻或碎裂以凉酒这酒味道清香爽口。后来酒里加了雄黄和朱砂。谢明赵哲的乌扎嘴:“饮菖蒲酒也...而你用雄黄喝。”明荥经《广义月令》:“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额、胸、手、足、心沾酒,则不会有蛇咬(古书一种毒蛇)。洒在墙壁、门窗上,避免毒虫。”这种风俗广为流传。

至今如在广西宾阳,每逢端午节都有袋装药材出售,有雄黄、朱雷、白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蘸酒,然后把菖蒲艾蓬蘸在墙壁、门、窗、床等角落里。,然后用酒涂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上,驱除毒虫,求孩子平安。此外,有些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孩子的额头上涂上“王”字,让孩子带着虎符辟邪。这些活动,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在室内加水和酒可以消毒杀菌,喝蒲草也有好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6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5
下一篇2022-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