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通常认为孩子幼稚,不成熟,没有父母那么有经验,所以说的话可以左耳进右耳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家长很少给孩子话语权。
孩子犯错,只有教育,只有听大人的,只有服从。一旦他们反驳,就会受到更严厉的批评,但他们没有看到,反驳的背后,是孩子在整理思路、表达想法、锻炼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取得的另一种进步。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孩子思维的成长已经是我们童年的数倍。我们发现爱唱反调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能防也是一种能力,敢说比不敢说更能安慰我们。敢于说话的孩子是内心自信和独立行为的外在表现,在争论中能感受到他们的自我存在感。当父母一改烦躁、厌恶的情绪,变得耐心地与孩子进行对话时,他们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多思考、敢于提出异议的行为是可以被他人注意和尊重的。辩论还可以激发孩子的智力发展,帮助他们形成个人意志。
孩子从3岁开始就有了自我意志。这时,他们的语言能力开始觉醒,自我意志开始萌芽。和别人争论的时候,孩子的争论不是不加思考的废话式的争论,而是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比如对未来风险的粗略评估(父母心情好不好,能不能打),别人是否帮助自己(爷爷奶奶的支持)等等;你也要选择所有你已经涉及过的语言词汇,挑出对你最有利、最有攻击性的表达方式,挑战父母的底线。比如我知道你们都不爱我了,我已经长大了等等。孩子们的这些争论看似无处可寻,其实充满了策略,因为可以让他们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从而达到争论成功的目的。
这些论点中的“策略”都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表现。长此以往,家长乃至我们的老师都无法抗拒孩子智商的提高。孩子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令人惊叹。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一场失败的辩论不会阻止他们。他们会再次拿起长矛,一次次挑战大人设定的底线,直到赢得自己想要的权益,然后带着成就感和满足感回来。这样,他们的个人意志就形成了。这些都是未来进入社会生存的必备技能。我惊讶地发现,孩子的生活总是在这样的细节中充实着,每一分钟都在为自己将来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人做着精心的准备。知道孩子为什么喜欢“唱反调”后,父母还会认为是故意给自己过不去吗?我不这么认为。
那么有哪些应对唱反调者“攻击”的有效方法呢?
前提是父母需要遵守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和孩子硬碰硬。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可以带着孩子去。当他们对所要求的感到厌烦时,他们自然会回来。如果孩子已经不在争论的范围,而是在无理取闹,那么父母可以冷眼相待,不予理睬,也让孩子尝尝“唱反调”的心情。废话说完,他们就知道这种“战略手段”对父母没用,完全是白费力气。以后乱搞之前他们会好好想想。最后,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说话沟通,不仅有效,还锻炼了孩子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知道只有耐心的愿意和大家讨论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初步改变孩子“唱反调”的习惯。其实放松一下,好好想想。想让孩子争论就让孩子争论吧。作为父母,难道不用迎接这样的挑战吗?当这场辩论被孩子们的胜利所主导时,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他们已经长大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