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家庭治疗师,我也说说我自己的经历。
一般来说,我们在咨询室接触的家庭都属于“问题”严重的家庭(通常这些问题都表现在孩子身上)。我们一般会请全家人一起参与辅导。在咨询过程中,双方家长的表现往往就像网上的吐槽和玩笑一样:
母亲热情投入,坐在孩子身边,表现出强烈的关心。她是这个家的代言人。大部分时间她都在说话,时不时给我爸一个白眼。
爸爸也配得上这个白眼。他总是坐得很远。除非你问,你从来不主动说话,一副超然物外的样子,这不关我的事。我时不时拿出手机,不知道要处理什么军务。我怕如果不是让全家人参加,爸爸从一开始就不会参加。
果然,到了讨论下次开会的时候,爸爸翻了翻手机:下周一加班,周二吃饭,周三开会...下周去欧洲,或者两个都要过来。言外之意:我会付足够的钱。
寡居这个比喻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这个比喻往往会给家庭传递一个信息:“父亲不存在”。这些信息对家庭(尤其是孩子)是严重的误导,是不准确的,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家庭治疗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重新发现”父亲的存在。
对,重点是发现,不是“创造”。
因为——有父亲存在。
一种方式是直接对家里人说“我妈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焦虑,我爸的态度是平静。这会是不同的信息吗?”这种说法的好处是直接跳过了“父亲不存在”的负面暗示,把双方父母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比较。爸爸沉默不代表他不存在。他一直存在,他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在这个家里,他一直是——也将永远是——和他母亲一样重要。
另一种做法是邀请父亲:“我母亲的态度很着急,我父亲坐在很远的地方。你看到什么不同了吗?爸爸怎么看待这种焦虑?”其实我还是把父母放在一个很高的层面来讨论,邀请父亲提供一个母亲看不到的角度。
而家人(母亲背书)的普遍反应是:
他?他能想什么?
不要问他。他知道什么?
爸爸在家也等不及没事来烦他。
他不淡定,他就是不在乎。
家庭会坚持忽略爸爸的存在,有时候爸爸自己也会认同这一点(躲在角落里默默无语,当你问他的时候,他就像个机器人,嗯,嗯,嗯,嗯,嗯,嗯,嗯)。家里人的习惯性思维是:不要考虑爸爸的存在,他根本不重要。你看,他什么都不做。
然而,就像保持沉默也是在表达一种态度一样,无所事事的人只是在表现一种存在感。家庭治疗师不妨顺着他们的话继续问:“爸爸的不作为对家庭意味着什么?孩子怎么看待爸爸的不作为?”
要知道,保持“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坚持这样做是有道理的:“爸爸几十年的不作为,是在用这种方式向家人表达什么?”
重点是,如果一个家庭的态度是“不考虑爸爸的存在”,这种态度其实就是他们对爸爸视而不见的根源。一旦外人认同了这种态度,就相当于戴上了一副这家人特制的眼镜。从那里开始,我的父亲是一个透明的人。
我拒绝戴我妈递过来的这副眼镜。
而且,在我的坚持下,有人可以摘下眼镜,看得出爸爸的态度在家里也有一席之地。
也许爸爸在表达:“有什么严重到不值得大家跳上去的”,某种意义上引入了一种轻松的姿态,避免火上浇油。
可能爸爸是在表达:“我的观点根本不被你认同,我还是离远点的好。”这是在暗示他对育儿有不同的想法。
可能爸爸是在表达(在孩子眼里):“我不喜欢你,也不赞成你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存在给家庭增加了一个无形的监督者。
也有可能。爸爸表达的只是:“我对养孩子一窍不通。我只要努力工作,为你挣更多的钱”。这也是告诉家人他不擅长情感交流,但可以负责提供物质保障的重要位置(也许在他看来,那才是支撑一个家庭的基础)。
能坚持这样的对话不容易。很多时候会被我妈当成“洗地”。妈妈会很委屈:明明这个男人什么都没做,明明只有我一个人在付出和牺牲。尽管你说了很多话,为什么你总是把他当作和我平等的人?-他值得吗?他值得吗?
我理解我妈的委屈,但我还是要坚持。
不然就像一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咨询师(业内戏称“居委会大妈”)一样,会站在妈妈的立场,把矛头指向爸爸:“真的,看你老婆不容易啊!你为什么不能多帮她一点?”——这种话怎么有用?这只是变成了我妈的外援,联合指责我爸,强化他“不作为”的标签,把他越推越远,让他出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爸爸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全家人推开的。
当爸爸说“我下周要出差”的时候,我会说:“那我们推迟一周吧,下周见?”妈妈不耐烦了,她会说:“下周就我和孩子过来吧!”
这个时候不要急着说好。因为我妈的潜台词是:我爸来不来无所谓。
我会说:“不会的,家里每个人都很重要。”
在我的坚持下,父亲说:“我可以视频远程参与吗?”
当然!解决问题。
在外人看来,这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稍微讨论一下,就会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妈妈们经常会错过空讨论的余地。他们的习惯是顺水推舟:你忙,那就去吧,反正你不重要。有趣的是,他们同时在抱怨:“爸爸参与太少了!”
就一点点,她差点又做了一个证据。
如果你只是想抱怨一个男人,告诉自己(也告诉他)他不重要,你可以不要他。但如果真的想让他多参与,就必须承认他很重要,离不开他。
有一次,我和一家人无论如何也安排不下一次见面的时间。爸爸非常忙,接下来的几周都是会议和飞行。妈妈已经放弃了:这次让他缺席。这次真的无所谓了。爸爸也频频点头,不断看表,准备结束谈话。
我终于让步了:“好吧,接下来的对话能不能录下来,请爸爸抽空听一下?”
我爸爸妈妈都瞪大了眼睛。爸爸说:“需要吗?”
妈妈摇摇头:“录下来了,他没时间听。”
爸爸说:“对,对,所有项目都满了……”
我说:“听不听是爸爸的选择。但是我们家谈话的每一句话,都应该给爸爸选择听不听的权利。毕竟他是这个家的一员。”
我又对父亲说:“这样,至少我们就不敢在背后说你坏话了。”
大家都笑了。爸爸苦笑的挠了挠头:“难道他们在我背后说我坏话……”
那次谈话意外地成为了整个咨询的分水岭。爸爸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管,每次咨询都是一心多用。从那时起,他变得越来越积极参与。他不能亲自出席,只能使用视频。他从未缺席过。他还听了他妈妈以为他不会听的录音。
我有没有用什么手段?做了感人的思想教育吗?不完全是。我做的很简单。我妈认定“我爸在不在都没区别”的时候我没听。
我自己也是个父亲,所以我根本不相信“父亲天生对家庭不感兴趣”这种说法。我相信家里发生的一切都是阴谋。如果爸爸冷,那不仅是他的选择,也是母子的意愿。
那么,如何在家庭中找到父亲的存在呢?
答案很简单:只要家人愿意承认,愿意正视“父亲”的存在。
这样写可能会很难看。如果这篇文章写成“爸爸都死哪去了?””,或者“永远不要对一个男人寄予任何希望”,点击和转发率肯定会高很多。然而,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只是迎合了大家的情绪,却没有解决问题。
他随便...
他在不在都一样。
爱到底来不来...
你觉得男人有多重要?
正是这些句子,造就并维持了大量的“丧偶育儿”。这就是抱怨背后的问题:一方面抱怨对方没有存在感,另一方面又拒绝看到对方的存在,甚至不愿意坚持让对方留下来,而是挥挥手送他离开。以至于我们分不清:到底是他们的距离导致了他们的抱怨,还是他们的抱怨导致了他们无法回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