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第1张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上课注意力像“筛子”?妈妈“三个小任务”后,有差距。有时候老师上课,小男孩就干脆站起来和远处的同学一起玩。

小男孩的妈妈说,她经常批评孩子,但是没有任何效果;老师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还是没用...

父母经常给我留言。他们说孩子要么三心二意,要么注意力像筛子一样集中。如果一件事持续不到10分钟,他们就去做别的事;有的孩子更夸张。在舞台上表演时,他们实际上是跳着开始玩舞台边上的水花...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身边一位妈妈的做法。

这个妈妈家的小男孩快7岁了。去年,小男孩的专注力就像筛子一样。在老师抱怨他的专注力几乎为零后,母亲开始了一个“小计划”。

“三个小任务”一个母亲给她的孩子

任务一,“老师穿什么衣服?”

一天放学后,小男孩又被老师投诉了。他妈妈在孩子身边坐下,“郑重”地说,“我妈妈希望成为像你们学校一样的老师。妈妈想让你帮我看看老师穿的是什么衣服,衣服是什么颜色和图案的。”

小男孩说:“太简单了。我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小男孩一回家就报告说:“A班的老师今天穿了一件绿色的连体衣,上面有一些白色的图案;B班的老师穿着蓝色t恤和牛仔裤……”

正如孩子所说,母亲“认真”地记在了笔记本上。

妈妈说:“太好了。你帮了妈妈很多。我希望你能帮我每天观察一周。”

几天后,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的孩子比以前更专心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周过去了。小男孩报了一周,妈妈认真记录。

任务二,“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周日晚上,妈妈对小男孩说:“谢谢你。我妈掌握了很多穿衣技巧。接下来,我妈想知道老师们是怎么开始讲课的。他们每节课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你能给我写下来吗?”

小男孩说:“太简单了。我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小男孩一回家就开始汇报:“妈妈,A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好,开始上课吧’;B老师不一样。他说,‘你们是勤劳的宝贝’……”

正如孩子所说,母亲“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

妈妈说:“太好了。你帮了妈妈很多。我希望你能在一周内每天为我写下来。”

几天后,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的孩子比以前更专心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周过去了。小男孩报了一周,妈妈认真记录。

任务三,“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妈妈对小男孩说:“谢谢你。我妈掌握了很多开课技巧。接下来我妈想知道每个老师上课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你能给我写下来吗?”

小男孩说:“答应完成任务。”

第二天,小男孩一回家就说:“妈妈,A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同学,回家复习’;B老师不一样。他说,‘成为你的老师是我的荣幸’……”

正如孩子所说,母亲“认真”地记在了笔记本上。

我妈说:“太棒了。你帮了我妈妈很多。我希望你能在一周内每天为我写下来。”

第二天,班主任对孩子的妈妈说:“你的孩子进步很大。上课就像变了一个人。紧紧盯着老师……”

就这样,小男孩专心听课的习惯养成了。

这位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你可能注意到了,一开始这位妈妈要求孩子只观察每个老师的衣着。该任务直观、简单且易于完成。从简单的任务开始,可以让孩子更有能力,增加完成的兴趣;随着孩子的主动行动,母亲让任务变得更加困难,需要记住老师说过的“第一句话”;在孩子的努力和母亲的认可下,母亲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当孩子要记住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时,孩子需要仔细听老师的很多话,才知道哪一句是最后一句……

随着孩子越来越有能力,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发展出专注力,就可以完成任务;如果发现孩子还需要努力,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继续“拓展”。比如他们可以让孩子记住“老师上课说的最有趣的一句话是什么”“老师上课说的最有道理的一句话是什么”……直到最终帮助孩子变得专注。

和孩子一起“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一般来说,任务简单有趣,孩子会很乐意去做,因为关注“老师穿的什么”和“他说的什么”要比让孩子回忆自己学过的东西有趣得多。但是如果孩子出事了,连这么简单的事都“热三分钟”怎么办?可以适当采用任务等级奖励方式。

例如,您可以这样做:

完成一个任务可以获得小奖励,完成五个任务可以获得8个奖励,细节奖励2个(即基于细节的奖励);第二周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奖励,或者升级奖励。比如奖品可以更高,礼物更丰富;最后,当所有任务完成后,还可以奖励孩子一次自己心仪已久的玩具或游戏。

用罗伯特·西迪尼的话说,父母把奖励分成不同等级,会让孩子觉得如果没有完成所有任务,就会有“损失”。父母也可以在任务开始前告诉他们的孩子这些奖励。

有妈妈问:“物质奖励不好吗?”实际上,物质奖励有两个方面。对于短期任务,完全可以用物质奖励。如果涉及长期,比如孩子养成家务或者学习习惯,不建议总是用物质奖励。

一位父亲为了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陪孩子预习时故意“装傻”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任务游戏”还不够,还可以借鉴一下下面这位爸爸的做法。

有一天,这位父亲陪女儿预习时,故意问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也不懂。明天能不能听老师的话,回来教我?”小女孩同意了。

因为任务的原因,小姑娘注意问题,上课特别认真。第二天回到家,她迫不及待地“教训”父亲。孩子的父亲说:“我装聋作哑的行为让女儿有一种‘小老师’的期待感,她很乐意这么做。”

听说后来小女孩无意中对老师说:“老师,我爸爸很笨。”老师很好奇,问为什么。小女孩说:“他要我回去天天教他。”简而言之,父亲的做法是陪孩子预习,故意“装傻”,增加期待感。

装傻让我女儿变成了一个好学认真的孩子。我很喜欢这顶‘傻爸爸’的帽子!“父亲很有成就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92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