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写作业就作弊?不合理还是别的?读懂孩子背后的语言。看着一个母亲的烦恼,母亲很迷茫,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这位妈妈也是带着孩子在路上学习。可以看出,她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尽量和孩子沟通,试图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困惑,通过提问来解决,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这里需要看到几点。
1。孩子的情绪要被父母“看”出来。
“课间休息时,孩子反复强调不想写,很麻烦”——孩子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在给家长传递一个信号:一是我现在心情不好,二是希望妈妈能看到这一点。
孩子主动说作业麻烦。其实说明孩子还是信任和依赖妈妈的,因为当她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她愿意向妈妈表达。亲子关系中,最可怕的是孩子不愿意告诉父母任何事情。如果是这样,说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紧张。
这个时候妈妈需要看到孩子这样告诉自己,因为信任自己。有了这种认知,他们就能更轻松地和孩子交谈。如果他们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当他们看到孩子的焦虑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焦虑和担心,然后会传染给对方。
家长需要记住,如果你的情绪稳如泰山,平静祥和,即使你的孩子焦虑易怒,也会被你感染,慢慢回归平静。
所以,这个时候,妈妈适当的反应就是对孩子说:作业好像有点小麻烦。没关系。让我们休息一下,先吃点水果。我们以后再谈。
2。不要太在意孩子的负面情绪,也不要跟着跑。
刚才我说了,如果父母的情绪稳如泰山,平静祥和,即使孩子焦虑易怒,也会被你感染,慢慢回归平静。所以,母亲自身的稳定,其实也是孩子情绪稳定的稳定器。
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如果父母过分关注,大惊小怪,无意对孩子施加强化作用。让孩子多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样,对作业的重视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对某件事过于关注,你的心胸就会变得狭隘。要走出这种局面,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强化。
比如孩子尖叫说他现在很不好,家长看到ta的不适要说,你现在很生气/难过吗?来吧,告诉你妈妈这件事,好吗?或者像这个故事里的孩子一样,因为作业而心烦意乱。妈妈可以先看到这个,说,你写作业累吗?然后风轻云淡,说,没关系。然后我们休息一下,再写。我们先吃点水果吧。
妈妈的表情,一是不受孩子焦虑情绪的影响,二是看到了孩子的情绪,三是给孩子传递了一个无声的信号: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小事。
孩子看到妈妈的情绪没有被自己扰乱,心里会更踏实。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拆解情绪,这样的引导才能有效。
所以,不要急着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帮ta分裂情绪,先给ta吃个“定心丸”。这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3。引导孩子的过程,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发现问题。父母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审问。
所谓引领,就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画龙点睛,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发现问题,有明确的目的。但是,在使用引导技术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对引导本身并不熟悉,所以会对孩子进行提问甚至审问和质疑,而不是引导。这种提问方式比较生硬,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文章中,母亲的问题从“为什么不想写”到“一定有什么原因”不等。这种方式,从提问到强行,已经偏离了主导路线。孩子的情绪没有被看到和理解,反而有一种“必须说清楚怎么回事”的压迫感。此时,她的坏心情愈演愈烈。
正确的做法是:“怎么了?要不要跟你妈妈说一声?”“哦,我明白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停一会儿”之类的表达,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妈妈不着急,不责备,理解,允许。
4。注意孩子语言表达背后的含义,而不是具体的内容。
孩子说“真麻烦”“我不想写”。这是她真的不想做作业的表情吗?妈妈需要看到这个表情背后是有情感的。但妈妈们往往会关注内容,这会导致自己的焦虑——孩子是不是又不想做作业了?我能怎么做呢?
妈妈在焦虑的时候,会忍不住抓住这个内容不放,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会不会写作业”上,通过自己的表情表现出来。
这段对话中,母亲问原因,貌似在问孩子的情绪。其实背后的目标是做作业。孩子能深深感受到这一点,孩子会生气,会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抱着很大的希望奔向妈妈,却总觉得生气和愤怒。
孩子和大人,只要是人,都会在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面前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我们要看到,这种表达的背后,是深深的依赖。(敲黑板标出重点,家长需要记住)。当孩子跟你聊垃圾甚至发脾气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看到这一点。不要等到孩子什么都不想跟你说的时候才后悔。
5。在情绪得到发泄和满足之前,先谈规则。你做不到!
4点,母亲提醒孩子“你刚才说4点要做作业”,迫使孩子怏怏不乐地回到自己房间。
虽然她说回去后不知道有没有写作业,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孩子们要么不写,要么写,效率低,不愿意写。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没有看到孩子的情绪,主导了孩子。而是在4点的时候,她催促孩子遵守诺言,回去写作业。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孩子在作业中遇到困难,感到无聊时,也会有意识地说“休息一下,4点再写”。这说明孩子其实很自觉,很愿意完成作业。只是他们因为作业太多,难度大而产生情绪,需要妈妈理解。结果我从我妈那里什么也得不到,用她的承诺扇了自己一巴掌。
这样,以后还能有做作业的好心情吗?能不能主动再承诺一次?懂事有什么用?我陷害了自己。
父母就是这样把孩子往自己和学业上推的。
6。情绪的分层表达,很多孩子不会。不仅孩子不会,很多大人也不会。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分裂情绪和感情。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分辨自己是开心还是不开心,以及一些强烈的情绪,比如愤怒、悲伤等等。但是很多人如果做了细致的区分,准确的描述自己的感受,是做不到的。
你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一个人告诉你一件事的时候,TA可以喋喋不休的描述很长时间的事件过程,你却问TA此刻的感受?TA大部分时间答不上来。往往他们要么捶胸顿足说“气死我了”,要么翻了半天白眼,却想不出合适准确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会这样?第一,对感情不熟悉。很多人有情绪的时候(感觉不舒服),第一时间选择的处理方式是压抑、回避、转移等等。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和自己的情绪呆一会儿。因此,人们倾向于关注具体事件,而不是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你无法“照顾”自己的感受。其次,很少有人有机会尝试拆分自己的情绪,用一些“气死我了”之外的形容词详细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愤怒、悲伤、羞愧、侮辱、悲伤、委屈、恐惧、纠结等等。很多人只能用“我感觉不舒服”这样模糊的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要这么说?但只有我们能够准确的拆分情绪,对感情进行分级,才能“对症下药”,才能知道每一种感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针对性的处理情绪。
这个故事里,孩子不想做作业。她用一些“不想写”“烦恼”之类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情绪感受。当她妈妈继续问她的问题时,她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分离自己的情绪,继续用“就是不想写”“麻烦”之类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情绪其实在不断升级。
“知之为知之”,当一件事清楚了,头脑自然会觉得明亮。情绪也一样。我们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从小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这种关注其实是对他们感受和情绪的尊重和接纳。把不良情绪当成逃避转移的洪水猛兽,却欣然接受,不仅对情绪的宣泄有意义,对人格的完善也是有益的。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接纳自己,长大后才能真正理解别人。很多家长在孩子哭的时候恶意的说:别哭了。这种残酷的应对方式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着极其恶劣和深远的影响。
这位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她家的人都不太会表达自己。有时候我让她描述自己的感受,她也说不清楚,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孩子只会用“麻烦”这样模糊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这个时候就要帮助孩子理清情绪,要知道在这个“烦恼”的背后,可能有对作业的烦躁,对作业难度的恐惧,对自己能否完成作业的焦虑等等...找到这些层次,然后帮孩子一一拆解,想办法处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切都要在孩子有这个需求,情绪相对稳定的时候进行。早期宣泄是必要的一步。
嗯,今天的琐事很小,但是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成长自己。先从小事说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