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过多干涉孩子,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觉得做什么都不自由,经常不能让大人满意,让孩子觉得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自制力差,没有安全感,笨拙,抑郁。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过犹不及”,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虽然是以温柔的爱的形式)。
孩子不是石头。成年人在他们刻刀的地方留下的东西并不完全是雕塑家单方面的想法。如果一定要把父母比作一个雕塑家的话,教育这种雕塑留下的痕迹,是由雕者和被雕者相互作用形成的。
有一次,我两岁的女儿非常失望,因为我不能满足她一件事。然后在那里,哭,喊,发脾气,态度坚决。
无论我怎么安慰她陪她,她都停不下来。爸爸愤怒地离开了这个房间。
所以,我就陪着她。
我观察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清醒。女儿用尽全身力气痛哭,哭声撕裂了黑夜空。她抱着我的腿,一直嘟囔着什么没得到,满脸都是眼泪鼻涕。还拒绝我给她擦。
我看着她红红的小脸。此刻,我完全被悲伤和愤怒淹没了。我的心里突然充满了同情。
我知道两岁多的孩子不容易。她没有太多的智慧去选择不同的情绪来处理这件事。
她还是不明白“店铺关门了”是什么意思。
她能感受到的只有“渴望得不到满足”的失望和悲伤。
这种痛苦对她来说是真实的,这是她长大后要经历的。
这是人从无知到清明,从本能到智慧,从弱小到强大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是如此。丢了一根棒棒糖,离开了一个好朋友,错过了一个喜欢的学校,失去了一个亲人,失去了一笔钱……
那些我们曾经以为不能承受或者失去的东西;
那些我们曾经以为比天还大的灾难;
终究有一天,我们会从中成长。
我们会以更强大更智慧的状态微笑着接受。并从这些经历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经历都是极其个人化的。
别人不能也不需要被替代。
此刻,作为一个母亲,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保持正直和稳定,然后,陪着她。
我抱起她小小的身体,她在我怀里放声大哭,甚至因为生气还拽着我的衣服。
我抱着她的头,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抚摸她的背。
慢慢的,女儿在我怀里安静了下来。
我知道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能做的很少。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
在她面临失落的时候,陪伴她破碎的心,不带任何评判;
当她收获成果时,敞开心扉分享她的喜悦。
因为,不是每次她心碎的时候,我都会在;不是每一份快乐,我都有机会和她分享。
经验是不能传承的,只有你自己去体会。
当父母力量不够,内心力量太弱的时候,无法承受“孩子的选择可能是错的”这个事实。
任何“不确定”的感觉都可能引发内心的焦虑。
为了逃避这种焦虑,他们通常有两种方法来控制。
第一部分过度干预
孩子长大后会遇到很多“困难”。孩子们面对这些困难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学习机会。
比如幼儿学习吃饭穿衣。
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他们可能要笨拙很久,把食物弄得满桌子都是,或者因为扣不上扣子而哭。
这些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内心无能为力的养育者”的焦虑。
为了避免经历这些内心的骚动,他们会阻止孩子去尝试,直接自己去做:
正在爬行的孩子正努力地想要拿到两米外的一个小玩具。旁边的大人看到,直接“帮忙”拿给孩子。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过度干预”。
其实这种不请自来的帮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烦恼,说“伤害”也不为过。
这使得孩子无法在合适的时候面对困难,在面对困难时经历沮丧、愤怒、气馁、烦躁等情绪。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不练习面对这些,大一点的时候爆发的强度会更大。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早上不断督促起床、穿衣、不迟到、盯着作业也是过度干预。
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选择是在床上待十分钟,还是先看动画片还是先做作业...这些都是孩子自己要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TA每做一次选择,都会经历这个选择的相应后果。
但是如果父母从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干预孩子的选择,那么孩子就会失去自我观察和反思的能力。
外部控制和指责的力量越大,孩子会把所有的力量用来保护自己,然后启动“防御模式”来对抗养育者。
这样一来,ta对“事情本身”就没有多余的关注了。那么,自然就失去了从中学习的机会。
第二部分过于苛刻
这类家长遇到行为有问题的孩子,最喜欢的归因模式是——“溺爱”。
而他们对溺爱的认知,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过度干预”的育儿模式。
这是一种不顾孩子真实需求,把“你认为好的”强加给孩子生活的模式。
于是,这种严厉的父母,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溺爱”的情况下,为了对抗溺爱的后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们坚信孩子必须经历挫折才能变得坚强。
在某种层面上,这种认知并不完全错误。但区别在于:沮丧、失落、无能为力...这些负面情绪不应该是父母人为制造的。
比如,为了让孩子学会等待和自律,当ta提出要求时,故意拖延满足或不满足,让孩子在绝望中歇斯底里地哭泣。
或者在孩子受到挑战,不知所措的时候,给孩子讲一堆看似正确的道理,给对方压力,让他马上去做,坚持下去:
“你不能这么没用!”
“你要坚强!”
“别怕他!”
“你得说话!不要一直哭!”
并且期待用这样严格的要求让孩子成为一个坚强、独立、勇敢的人。
这个没用!(猛敲黑板)
请记住,孩子能成功走过挫折,是因为:
在他们受伤无助的时候,有父母坚实温暖的拥抱支持和陪伴。
父母不带评判和焦虑,稳定而充满接纳的支持,可以激活孩子内心的力量,让孩子面对困难。
而且,久而久之,这种稳定的接纳力会逐渐被孩子内化,成为自己的性格背景。
但是很多家长都给出判断和焦虑,所以没有悬念。他们的孩子很自然地将判断和焦虑内化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孩子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在生活中做出各种选择。
但是家长怎么教孩子做“选择”呢?
答案是——不教,让他们多做就行。
因为,一旦父母开始告诉孩子“选择”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者,直接帮孩子做“选择”,
那么,从本质上来说,家长不是在“赋予”孩子学习“选择”的能力,而是在“剥夺”孩子学习“选择”的能力。
作为一个母亲,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女儿做出一些选择,但结果不满意的时候,陪着她不加评判。
与其趁这个机会利用她的脆弱来表现她的正确,不如告诉她:让你听不听我的,你看!
就这样,我不仅失去了支持她的机会,也失去了她的信任。
如果我这么做了,她除了“犯了错千万别告诉你妈”什么都没学到。
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不是所有父母都想要的。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这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你会忍不住想批评教育-
那是因为,我在当下失去了中心,内心的焦虑和无力感被检查出来了。
就趁这个机会好好面对作业吧。
世界上,没有比“养孩子”这件事更能看清自己的机会了。
当你学会更容易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选择”时,你自然也能在很多时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选择”。
本质上,在这个“生活”的学校里,家长和孩子是校友。
父母和孩子,不就是应该这样吗:
你们是不是互相犯错,互相原谅,互相成长_?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