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和剧本。谁不想要“我的地盘我做主”?谁希望自己的人生剧本被别人主宰?在孩子的人生舞台上,父母亲人的“上升通道”只能止步于最佳男女配角。父母再好,也不应该成为男女主角。
大概八九年前,我的孩子还小。每天都牵扯精力,按下葫芦浮起瓢,日子过得疲惫不堪。那时候,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总是投来同情的目光。无论我犯了什么错,他们总是善意的安慰我说,因为你有两个孩子,你累了。
我心里清楚,虽然身体疲劳确实可以为我的一些错误买单,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至于问题出在哪里,我当时并不知道,但我隐隐觉得应该是在自己身上。我经常自嘲。我的两个孩子是我最后的“遮羞布”。多亏了他们,似乎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一个新手妈妈带两个同龄的男孩不容易。
生命中的每一个空缺口都被填补,我挣扎着继续走下去,一路跌跌撞撞,不断的观察,体验,思考。
有一年公司开年会,一个同事带着自己的孩子。会议期间,我遇到了那个大约两岁的小男孩。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孩子,活泼开朗,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愿意尝试。在很多成年人,尤其是老人眼里,这样的孩子很可能不够好,因为他天生的外向能量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大部分成年人,为了避免麻烦,也为了自己,会处处限制和提醒,把关心变成安排和竞争。
然而,我的同事并不是一个面对调皮孩子眉头紧锁的普通妈妈,而是一个眼里带着微笑,嘴角上翘,对孩子爱得深沉的妈妈。更让我吃惊的不是母亲,而是外婆。和我遇到的大多数老人不一样,她话不多。对于孩子的探索行为,她不责骂,不制止,不评价,不提醒。她只是尽职尽责地跟在孩子身边,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照顾孩子。像消防员一样,平时没有存在感。他只是在关键时刻默默为孩子解围,他对自己的平和表现出自信,而无需证明自己。你看过图画书《我和爸爸》吗?故事里的恐龙爸爸就是这么做的。孩子和父母良性互动,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当时这种和孙辈相处的场景对我的影响很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刷新了我的认知。可以这样和孩子相处!那个特别的时刻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在此之前,我心中的许多疑问终于有了答案并逐渐浮出水面,随后又有新的疑问产生。
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什么是完全的信任和无条件的爱?
无节制的成长会不会把孩子变成一棵未矫正的歪脖子树?
为什么理智的教育效果与理智的正确程度不成正比,甚至成反比?
为什么大部分成年人都是先苦灭孩子与生俱来的活力,然后再为此责怪孩子?
为什么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大部分大人唱主角,孩子似乎只是他们的陪衬?
对,就是这个问题。还是配角。
当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往往会误以为他们是一张白纸——我们拟定什么,他们就有什么;如果我们不画,他们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恨不得在他们身上留下教育的痕迹,生怕错过任何教育的机会。
剧本《教育》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孩子总是在门边徘徊,却进不去,就很担心。催促、提醒、唠叨、抱怨渐渐把我们引向主角,不相干的孩子自然成了配角。我们安排他们,引导他们,提醒他们,威胁他们……总之,不断地教育他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和剧本。谁不想要“我的地盘我做主”?谁希望自己的人生剧本被别人主宰?在孩子的人生舞台上,父母亲人的“上升通道”只能止步于最佳男女配角。父母再好,也不应该成为男女主角。
但是,为什么大人总是放弃自己的人生剧本,跑到孩子的人生舞台上来发号施令呢?他像个赌徒一样,觉得自己的牌没救了,干脆放弃了手牌,拿着孩子手里的崭新牌,又试着赌了一把。
当然,虽然很多人都在这么做,但这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出于好意。但恰恰是在和孩子同台演出的场合,这种来自大人的主观善意和客观恶果总是成对出现。“为你好”扼杀了自由意志,父母和孩子,双方都疲惫不堪。
那么,你是不是占领了孩子人生的舞台,抢了TA的主角?有三个简单的标准。如果:
在和孩子相处的场景中,总是听到大人的规劝、建议、提醒、威胁;
大人为孩子做很多考虑和牺牲,觉得特别累;
孩子就像“白眼狼”,忘恩负义,甚至总是和大人作对。
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本该扮演主角的孩子,正在以一种不合作的方式与TA身边强大的大人战斗。这是一个能量守恒的世界,弱者用消极抵抗、拖延、明知故犯等间接手段来应对强者的碾压...能量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永远不会因空而消失。“你们都是我的世界的主人,所以我的能量得用来摧毁你们为我建造的世界。”
我曾经很疑惑,是不是只有像文章开头那位老奶奶一样,不爱说话,不爱说话的大人,才能成为孩子低调的配角?如果赶上外向的成年人和安静迟钝的孩子,成年人会不会演不好配角?后来才知道,这个问题也差不多——只有学了先进教育理论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吗?它犯了片面概括的错误。
文章开头的老奶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主妇。她没学过什么教育理论,只是带着对孩子最本能的爱和孩子相处。而很多年轻的父母,虽然学了很多教育理论,但还是迷失在其中,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
我有一个外向的闺蜜。她是一个很健谈的人,而她儿子正好和她相反,安静内向。但是母子之间的互动从来不会给人配角错位的感觉,因为他们只是安心的保持着自己舞台的界限,互不侵犯对方的舞台。会说话只是一个母亲上演自己人生大戏的资本,而不是干预孩子生活的武器。
说到底,不取决于谁说的多。曾志伟是人们心目中最典型的好配角。当他演配角时,他总是滔滔不绝。但你觉得他什么时候偷了主角的台词和荣耀?
最后,给在舞台上跌跌撞撞的家长们十个回归指南:
首先,找到自己的人生剧本,把精力用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
二。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做好,乐在其中。
三。找一个和自己有相同爱好或者能给你精神鼓励的人“做客”或者“外来指导”。
四。从小事做起,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五、不要抢孩子的“台词”,替孩子回答别人问的问题。
六。每当你觉得孩子的决定不够明智,想干预的时候,先在心里问问自己。这一刻我的决定是不是100%正确,没有人可以挑剔?
七。如果你让孩子决定,而事实证明孩子的决定真的不够明智,请闭上嘴,告诉自己TA是在和世界磨合。就像学开车和我自己做妈妈一样,你需要犯错,需要时间,需要练习。
八。如果孩子犯了一个特别明显的错误,不要总是马上指出来。让自己“慢”一点,多等一会儿,让孩子多陪陪自己的错误。你不必什么都说。如果是这样,不说比说更有分量。一开始,我犯了很多错误。如果我周围的朋友和亲人总是在火冒三丈中批评和纠正我,我就很容易在挫折和沮丧中失去自我纠正的能量。但他们给了我最大的包容,最大的善意,也给了我更多成长的可能和空。人们一辈子都不会停止从错误中学习。成年人还是这样。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更多试错的机会?
九。示弱,在自然不做作的情况下适当的向孩子鞠躬,让TA看到大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也有无能为力的事情。必要时,你甚至可以向孩子寻求帮助和建议,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不要看不起孩子。如果你给他们信任,他们会给你惊喜。
十、备用招数(希望你永远不要用)——当你与消耗对方心理能量的真实小主角纠缠时,提醒自己,只有那些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才永远记得为别人的人生负责。
每个孩子小小的身体里都有一个浩瀚的宇宙。不要因为他们暂时的不成熟而忽略了大自然赋予他们的无限可能。他们跟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你怎么忍心让TA在自己的生活中只做配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