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说:
一回家就要扮黑脸。我的眉毛之间长了多少皱纹?都是作业逼的。
连孩子的作业都成了妈妈的焦虑。
某妈说:
每次盯着作业看都头大。只有当这件事做完,在这一天,我才能真正喘口气。
很多家长觉得督促孩子做作业是自己的责任,却不知道“督促作业”是一把伤害亲子关系的利剑。
每天催作业,相当于给孩子制造了一种情绪负担。
很多年前,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在婴儿身上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对象是一个9个月大的孤儿,名叫艾伯特。
实验者先给小阿尔伯特一只小白鼠。
小阿尔伯特一开始并没有对小白鼠表现出任何情绪,甚至还很感兴趣,试图抚摸它。
就在他要伸手的时候,实验者在他身后敲了一根铁棒,发出很大的响声。
突然的噪音吓坏了小艾伯特。
这个过程每天重复3次,持续一周。
一个星期后,小艾伯特变得极其害怕小白鼠。
每当他看到小白鼠,就会大哭一场,想赶紧躲开,甚至好几次差点从桌子上摔下来。
更重要的是,小阿尔伯特不仅害怕白鼠,还害怕很多毛绒绒的动物,包括白兔,甚至还有毛绒绒的玩具。
实验者还发现,小阿尔伯特看到圣诞老人的面具会哭。
可惜小阿尔伯特在实验后不久就被收养了,他一直没有机会进行行为矫正。没有人知道这个实验会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虽然这个实验饱受诟病,但它揭示了一个现象——
如果一件事总是伴随着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使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即使以后这种影响不存在了,孩子看到这个东西后还是会有同样的负面情绪。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条件反射。
每天催促或强迫孩子做作业,会在父母之间形成条件反射,在孩子心里形成烦躁。
如果每天督促孩子做作业,孩子会逐渐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
见妈妈?想起作业?感受到压力了?压力导致负面情绪?感到不安,感到害怕,想要逃离。
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就会变成:
见妈妈?觉得无聊,想逃避。
甚至什么都没发生。看到我妈就烦,看到我妈就不敢跑。
你也可以把自己放在另一个位置。
如果你有一个天天见你的老板,他会提醒你:你今天完成任务了吗?
你说不去,他会怒视你:你怎么不去?
如果你不做完或者做的慢,他可能不仅会骂你,还会打你。
有一天,你在一个轻松的晚宴上遇到了这个人。可能你连参加饭局的兴趣都没有。你只是感到烦躁,想避免它。
孩子也一样。
在你的日常督促下,孩子做了作业,却伤害了你们的关系。值得吗?
那么当孩子不愿意做作业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办呢?
想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就不要剥夺他的“自主性”。
做作业是孩子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家长不应该替他们承担。
家长可以尝试这种和孩子的互动。
首先,让孩子成为自己作业的主人。
孩子放学后,回家前会和他商量下一步的安排。
这样提醒孩子:我们预计几点吃饭,晚饭后几点睡觉?这期间有多少小时?你想怎么安排作业和玩的时间?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要像个“老板”一样监督他做得是否完美。
你的目标不是孩子的作业第二天能不能通过,而是培养孩子未来学习的“自主性”。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不一定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因为也需要一个锻炼和试错的过程。
直到睡觉了才发现作业没做完,开始紧张了。
你想熬夜做作业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睡懒觉导致的问题比较多,会影响他第二天的学习效率。
也不要骂他。
因为孩子此时已经后悔了,所以此时有很多负面情绪,很烦躁。
即使让他睡觉,他也不一定能睡得着。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同情孩子的心情和处境,安抚他的自责。
答应他明天早点叫他起床或者早点去学校补作业。
孩子第二天不补救怎么办?
答案是,让他接受后果。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就要承担后果。
如果你的孩子回家告诉你他没有完成作业后受到的批评,试着倾听孩子的抱怨,同情他的遭遇,不要批评或责骂他。
因为大人一骂,孩子又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不相信自己能管好自己。他们觉得要靠别人的催促和监督,让事情回到原点。
你可以帮孩子重新整理一份作业计划。
有时候老师会把监督的责任推卸给家长。如果是,你只需要对孩子说:“你今天想怎么做作业?有什么事吗?”
不要过度监管。
作业是老师布置的,孩子却不做。这是孩子和老师的矛盾。
为什么要成为孩子和老师矛盾的中间环节?
如果你成为这个中间环节,假以时日,孩子会把负面情绪转移到你身上。
更何况孩子不做作业,老师自然有他的惩罚措施。这些措施本身就是纠正越轨行为的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已经验证了很多年,效果还不错。
这位妈妈的方法也可以参考。
她说:
现在为了不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晚上我会送她去上课,做完作业再回家。反正那里有老师会查,我也不用勉强自己。见面就问“宝宝今天开心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