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向别人要钱买好吃的,该怎么教育

孩子向别人要钱买好吃的,该怎么教育,第1张

孩子向别人要钱买好吃的,该怎么教育

今天只做选择题

场景再现:

前段时间有家长在后台留言,说女儿做错了。她竟然带着几个孩子在超市向一个大学大哥讨钱,然后用这些钱去买吃的。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我要惩罚孩子,她不可能什么都不得到,更不可能不劳而获。

如果你有以下三个选择,你会怎么做?

A、孩子做了错事。她不劳而获。她应该受到惩罚

B,不置可否

C.表扬孩子做了正确的事,说明孩子社交能力很强

选A,也就是A型父母。他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大部分父母会选择a.因为大部分父母属于情感型父母和道德型父母。所有的成年人都被社会贴上了标签。根据进入社会的深度,我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人生判断标准。我们用这个标准来引导孩子。

这个标准有时候很成功,很励志。比如父母常说,没有成功,没有优秀,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所以,你要做个好人,我也要尽力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这个标准有时候是道德的。比如有的家长说,你不能没有良心。我今天养你,你明天就得孝顺我!

有时候,只是一种自尊的感觉。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发出奇怪的声音,有的家长会说:“别出丑。大家都在笑你。”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对社会的感受,我们下意识的用这种感受来教育孩子。

作为一个个体,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格局,你都有可能在人生判断上出现片面性。所以,当我们直接用自己对社会的感受,对人生的判断来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给了孩子一种偏见,一种片面的人生指导。

而且,当我们把这种人生判断强加给孩子的时候,也剥夺了孩子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直觉。我们的判断越极端,对孩子的灌输就越强,越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自我和安全感。

当然有人不同意。教育不就是这样吗?谁不是用自己的是非标准教育孩子?

不,教育不是这样的。

同样从之前的案例来看,这位母亲认为女儿错了,这是一种道德判断。她认为孩子拿的是不义之财,是不劳而获。所以,一定要惩罚孩子,让她记住这个教训。

乍一看,真的很有道理。转念一想,确实有道理。但是转个弯再想想:你有没有告诉你的孩子不要拿不义之财?你告诉过你的孩子什么是不义之财吗?你怎么能不劳而获呢?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在处罚之前,你有没有问过孩子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都有这样的故事情节:一个孩子做了一件事,在家长眼里,完全是恶作剧,但故事的结局往往是家长发现孩子的出发点其实很美好。比如我今天在微信官方账号下面的专栏里也讲了一个故事。孩子们吵着要妈妈给他们一只大圣诞袜。母亲问为什么,孩子说,我想把自己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你。

谷川俊太郎的绘本《洞》描述了一个看似无聊的故事:郝智用铲子在院子里挖啊挖。他除了挖洞没有别的目的。普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肯定会勃然大怒。这是蓄意破坏。但是他的妈妈和爸爸没有教训他,也没有评判他,只是和他交流。

前段时间也看到一个帖子。爸妈加班回家,孩子自己买了泡面。他不知道如何煮面条,所以他用浴室里的热水器做面条。很多家长的第一感觉是搞笑,接着是悲伤和感慨,然后是心疼孩子,最后开始教训孩子。但是想想,对于没有任何独立生活经验的孩子来说,不是很有创意吗?为什么我们要先评判孩子?

典型例子:

公园里,一个3岁的小男孩爬上高高的栅栏,一个妈妈气急败坏的跑过来。小宝宝不情愿下来站在地上后,妈妈抱怨孩子不懂事,不注意安全,让她很担心。

选B,B型父母。他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很少有父母会选择b,不关心孩子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漠不关心,不负责任,因为孩子还没有了解自己的人生,性格还没有完善。在冷漠的父爱和母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一颗冷酷的心。走入社会,他可以学会自我调节,或者遇到对的人,人生就会一帆风顺;遇到不好的人是很危险的。

典型例子:

我妈妈坐在公交车上,怀里抱着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我妈一直低头看手机,那个男生看了看周围的人。公交车在某个车站停了很久,等所有乘客都上来了,司机准备启动公交车。母亲突然醒悟,大喊:“司机,我要下车。”然后一个人跳起来跑到门口,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转头对那个男生喊:“你怎么还不下车?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车吗?”

选择C,C型父母。他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对于选择A的父母来说,选择C的父母往往显得没有道德底线。但是,这种父母对孩子的看法,比A的父母要积极得多。他们在肯定孩子的做法,他们在肯定孩子走向社会和人群的尝试。

先选A的妈妈不用担心。我的意思是,我不是说要表扬孩子,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选择A的家长一样,选择C的家长也有同样的劣势。如果他没有意识到选A的家长都意识到的问题,很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甚至不良品质。

不可否认,社交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一项重要技能。一个人越精致,他的社会地位对他社交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如果家长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生活感受来判断孩子,也是一种片面的判断。他们也不懂孩子的心,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只肯定孩子,而不告诉他这件事的不良后果。孩子遇到危险的陌生人怎么办?所以,单纯的表扬孩子这样做是很简单的。

典型例子:

幼儿园里,孩子被一个小朋友推倒。他起身后,转身推倒了推他的孩子。那孩子在台阶上跌倒,摔破了嘴唇。孩子家长知道后,立马表扬孩子:你玩得好,我们也不能吃亏。如果一个孩子打你,你必须反击。

选择A和C的都是什么样的父母?

很多家长比较聪明,都选择了A和c,这样的家长第一反应是孩子错了,责怪孩子行为不当,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孩子的行为有可取之处,认可了。这种意识肯定是对的,既肯定了孩子行为的积极意义,又能防止孩子误入歧途。但是行为还是要考虑的。

我觉得当我们遇到孩子向陌生人要东西的时候,首先要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是贪心,还是觉得和陌生人交流很好玩,还是有其他原因?

向孩子提问是需要技巧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聪明之处(无所谓对错)。有时候我们会用引导语,比如“你觉得好笑吗?”为了避免被惩罚,他会顺着你的话,“是的,我觉得很好笑。”但不一定是他的真实想法。他只是在考验你。

其实你可以直接问“你为什么这么做?”如果孩子不开口,就问一个简单的引导性问题,“你要不要来点好吃的?”注意你的问题。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你的奖惩倾向。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和他交流,而不是提问。

当然,这两种题都不是标准题。孩子性格不同,提问的方式也应该不同。更何况,交流节奏不同,提问方式也应该不同。比如,如果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有了认错的意识,这个时候,我们会尽量少问问题,给孩子一个叙述的机会。

我们常说和孩子沟通也是一个斗智的过程,确实如此。

无论如何,向孩子提问,都是先给孩子一个倾诉的过程。当孩子解释整个事件时,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是非的意识,以及做这件事的最初动机。孩子说得越多,你对他的想法感受越透彻,你对如何继续沟通就会越清晰。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才能给孩子讲我们的人生经历,是非标准,兴趣爱好,孩子才会乐于倾听。

告诉孩子是对是错。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次你很轻松地向别人要钱。下次你贪心想玩,可能会避开我,再找别人要钱。你以为你找到了捷径,其实你并不知道。时间长了,你就会变成一个只想不劳而获的懒人。”这不是对孩子的评判,而是对他人生的指引。这样的对话不会让孩子反感。

你的话语越清晰,孩子的行为标准就会越清晰。永远不要给出模棱两可的说法,比如“你就不能做个好孩子吗”、“你就不能老实点吗”、“你就不能上进吗”。这样的说法含糊不清,对孩子极具攻击性,最好不要告诉他们。

总之,教育在于细节。我们都知道教育、爱、陪伴、理解孩子的概念,但如何去爱、理解、陪伴孩子,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更好的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6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