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最大的顾虑之一就是偏心,因为无论父母偏向哪一方,都会让对方心理失衡,造成孩子之间的矛盾。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公平,注重把一切一分为二,尽力做到一碗水端平,不一定能让孩子满意。因为每个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对自己的偏向,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偏向”,往往会让孩子的心理更容易达到平衡的状态。尤其是对于大宝来说,这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很多父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当鲍尔到来的时候,无论他的父母得到多少爱,对他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爱。但是,对于习惯了独自享受父母关爱的大宝来说,父母再怎么公平,也不是百分百的公平。看起来他才是可怜的那个,所以父母更关注他才公平。
其实很多时候,大宝真正在乎的不是父母是否公平。相反,如果他的父母总是讲究公平,那对他就不公平。然而,在现实的育儿过程中,很多父母往往忽略大宝,而像过去一样重视鲍晓。尤其是当大宝的表现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时,我们很容易表达自己的不满:“我弟弟妹妹比你小,他们比你更需要我妈妈。只是你没有帮我妈照顾弟弟妹妹。你为什么这么无知?我对你已经够‘公平’了。你怎么还不知道满足?”其实这是二宝父母最常犯的错误——谈“公平”和“平均”。所有的注意力和时间都是用“量”来衡量的。
只是感情这个东西不是0就是100%。在鲍晓到来之前,大宝得到了全家人100%的关注。在鲍晓到来后,即使他的父母给他90%的时间和关注,他仍然会因为10%的缺乏而感到被忽视。所以,对于大宝来说,他真正想要的不是公平平均的爱情,而是全部!
当然,所谓的“所有”并不是指时间上的100%,而是感觉上的“独一无二”和“完全拥有”。也就是说,在不可能及时满足孩子的前提下,他只能在特定的时间里体验到完全拥有父母,不被打扰,不被分享的感觉。
★适当“偏爱”,大宝更懂事
吃早饭的时候,周女士给大女儿放了两个小豆沙包在桌子上。大女儿在桌边坐下,拿了一个豆沙包开始吃。妹妹一看,非要吃,周女士又拿了一个,切了一半给妹妹。
我姐只是心不在焉地吃着。当她抬起头,看到我妹妹在吃她的豆沙包子时,她立刻泪流满面。她还哭着对妈妈说:“谁让你把我的豆沙包子给我妹妹吃的?她不会吃的,是我的!”周女士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温柔而坚定地说:“我妹妹也喜欢吃。给她点!”
但是,我姐就是不同意:“那是我的。我不能给她!”说着,干脆跑到我姐跟前,把我妈给我姐切的那一半抓到她碗里。周女士虽然觉得无奈,但也只能忍耐,继续温柔地劝她给妹妹一点。但她还是不同意,她泪流满面!
和姐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姐姐显得很安静,没有任何反应。周女士拿起纸巾,走过去给妹妹擦眼泪,安慰她:“我之前买了那么多豆沙包,都剩下了。我以为你不喜欢它们。妈妈,下次多买点。你和你妹妹是两个。”
我姐一听,立马接过话:“买四个,给我三个,我姐一个。”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眼泪一直流,没有抬头看妈妈。
这时,周女士突然灵机一动,立刻凑到她耳边,小声说:“早知道你这么喜欢吃,我就偷偷藏起来不让我姐知道了。”她一听,立刻抬起头,看着妈妈说:“妈妈,下次我们买两个吧。把它们都给我妹妹。我不会吃它们的!”
面对大女儿这种戏剧性的情绪变化,周女士真是惊喜交加。出乎意料的是,她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但令她欣喜的是,她终于找到了让大女儿保持心理平衡的窍门。
本案中,周女士将自己给大女儿买的两个豆沙包剪下一半,给了小女儿。这本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大女儿眼里,妈妈对自己的爱被姐姐瓜分了,所以非但没有觉得公平,反而觉得妈妈“偏心”。她妈妈表现出“偏爱”时,主动提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妹妹。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当孩子认为妈妈还会像以前一样爱自己的时候,其他的都可以忽略。
所以,鲍晓到来后,无论父母有多忙,照顾鲍晓有多累,大宝都应该觉得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了自己。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给自己百分百的爱。要做到这一点,父母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只需要一点点心。比如父母可以规定每个月有一天只带大宝出去玩,让他完全拥有你。这一天,父母不妨对他说一些“古怪”的话,让他觉得父母其实是“偏爱”自己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