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这个词不是我们到了七八十岁才注意到的。即使你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爸爸妈妈,也还是要注意这个词,以及它对自己和孩子的终身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很用心的培养自己的孩子,但总有一些孩子不听话,甚至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情。为什么有些孩子对“孝顺”二字不敏感?
从出生到成年,每一个生命每时每刻都渗透着父母全心全意的关爱。原则上,父母老了,理所当然要孝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孝”往往被人们排在次要位置
关于孝顺,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一对夫妇非常不孝。他们把年迈的父母赶到一个破旧的小屋,用小木碗给老人送剩菜。一天,他们的儿子正在雕刻一块木头。他一问,孩子说:“我在雕一个木碗,你老了可以用。”夫妻俩突然醒悟,扔掉木碗,对老人表示出很好的尊重,儿子也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的确,孝顺是一种道德品质,是后天养成的。俗话说“不教是你爸的错。”想要有一个孝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就经历“爱”的教育和“孝”的熏陶。
养一个孝顺的孩子,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父母的言行给孩子错误的暗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孝。比如以下七种父母,永远养不出一个孝顺的孩子!
1/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
当孩子被父母打了,他会感到怨恨,憎恨父母。以后很容易以暴制暴,主动打别人。尤其是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因为五六岁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溺爱孩子的父母
父母的包办溺爱剥夺了孩子劳动和孝顺的机会,让孩子的心理越来越冷漠。孩子会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的付出和牺牲是顺理成章的。一旦父母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孩子反而会怨恨他们。
3/不懂教育方法的家长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培养孩子孝顺父母的。相反,完全没有学到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父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产生不良影响,进而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没有教育和爱,甚至怨恨父母。这样一个伤痕累累的孩子,怎么会愿意和父母亲近?
4/每天唠叨孩子的父母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嘴里。”父母的唠叨往往会让孩子反感,认为父母不值得尊重,会进一步顶撞父母。当矛盾一步步扩大,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会疏远。
5/不尊重弱者的父母
可怜弱者其实很接近孝顺。孩子长大了,父母也会变老变弱。对于社会来说,弱者是一群索取少付出多的人,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付出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会对父母表现出孝心。
6/不培养孩子道德的父母
如果你帮助了一个摔倒的老人,带他去了医院,得到了别人的赞扬,那么你就会有很好的道德体验感,你以后也会继续做好事。培养孩子的孝心也是如此。所以父母平时尽量让孩子为家庭做点事,及时表扬,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7/自己不孝顺的父母
父母生你养你,为你的成长付出了心血。这样的父母你还是不孝顺。你还想指望子女孝顺你吗?孝顺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是孩子以后孝顺你的第一块基石。
如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孝道观?
具体来说,从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孝道观念是可取的。
1/澄清家庭关系
在一个家庭中,要给各个年龄段的人创造一个有序的环境,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尊卑。比如父母长辈都到了才能吃饭;看电视前先征求长辈的意见。
2/坚持细节训练
孩子的道德标准和生活习惯几乎完全是在父母的引导下建立起来的。所以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来定。比如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回家主动跟父母打招呼”;中学生可以要求“父母生病时积极照顾”等等。
3/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是最好的模仿者,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所以,家长一定不能让上述“小木碗”出现在家庭中。需要注意的是,你今天给父母倒了一杯水,孩子以后可能会给你的床端一碗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