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是以前的小学同学,家庭条件不好。情况不好的原因不是他的父母懒惰,而是他有一个超级生活。春是长女,下面还有个妹妹。为了生儿子,我妈怀了第三胎。
肖春的父亲是一名小学老师,原本生活不错。因为失业,他不得不回家种田。他教惯了书,手脚自然不如别人,家境也越来越差。
与同龄人相比,肖春显得胆小内向,不喜欢与人接触,也很少去食堂买东西。虽然她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在平均水平以上。每次考完试,她看起来都很害怕,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刚好路过她家门口,听到远处有大人责骂的声音,隐隐约约有断断续续的抽泣声。
走近一看,原来是肖春的爸爸在骂她:
“我为了你丢了所有的工作。对我来说容易吗?”
“我这么努力是为了谁?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
“你考上这个,对得起我们吗?”
肖春的妈妈默默地坐在远处,偶尔插话,“你爸爸骂你是为你好,你自己也该反省一下。”
只有肖春无助地坐在角落里,低声抽泣着。真的很难过。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会如此频繁的给孩子灌输我们的艰辛和不易?
怕孩子不知道?其实孩子的感知能力远比大人敏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孩子知道生活有多苦多难?然而,这种方式根本行不通。只有身临其境,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也许在很多父母心中,抚养孩子被视为一种超越自己义务的牺牲和牺牲,而这些牺牲和牺牲本不该由我来承担。既然付出了,我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有了控制、指责和索赔的权利。这样的父母自我存在感很差,生怕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他们受了多少苦。
越是自我存在感差的父母,越喜欢向孩子抱怨。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早年就背负着不该由他们承担的沉重负担。他们总觉得亏欠父母,生来就有负罪感,负罪感很深。变得内向抑郁,不敢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欲望。最后在重重阻碍下徘徊。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你一直这么努力,成绩却一直不尽如人意了。你小小年纪压力这么大一直在学习,没有精神错乱就不错了。
初中毕业后,肖春没能考上一所重点高中,所以她的父亲阻止了她学习。她不得不出去工作,没有学历也没有工作经验。她不仅工作努力,而且工资还很低。
即便如此,我每年还是能攒下不少钱寄回家,只是一年中很少回家。不是我没时间,而是我不想回去。
出柜后,肖春谈了男朋友,打算结婚。纯父母不同意。一是结婚太远;第二,对方家境不怎么样。接下来就是他们父母抱怨的说教: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就为了让你嫁到那么远?”
“我们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就不能体谅一下你的父母吗?”
肖春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只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断绝了和男朋友的关系。
后来,经父母介绍,他把肖春嫁给了当地一户人家。肖春什么也没说。婚礼前一晚,肖春终于爆发了,对父亲说:
“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现在回想起来,不寒而栗。只有无知的父母才会把自己的辛苦和汗水灌输给孩子。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灌输对孩子来说简直是灾难。
在负罪感的压力下,孩子可能会选择顺从。然而,像他们这样听话的人,背后也会有深深的压抑。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会爆发,最后两败俱伤。
心理学家胡说,“注重付出的关系是没有受益者的。”孩子是受害者,父母也是。
优秀的父母从不轻易向孩子抱怨。
曾经在贴吧上看过一个帖子,是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
男孩父母是普通农民,文化程度有限,没有一技之长。他们不得不为生活而工作。男孩小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
妈妈每天给孩子做好早餐,然后去上班,晚上回来就给孩子做喜欢吃的菜。饭菜还不错,别人能吃,他也能吃。
而且家里总是干净整洁。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妈妈也总是很善良。把家庭最温暖的一面展现给孩子。
虽然我不小心丢了东西我妈会骂我,但我几乎没听过“我的工作有多幸运多苦”这种说法。
一个男孩一生中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这么好的妈妈。虽然辛苦,但绝不让孩子知道,让孩子在无忧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童年的幸福和家庭的经济条件关系不大。父母的脾气和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优秀的父母往往知道如何把最阳光最温暖的一面展现给孩子。即使生活再苦,他们也不会轻易向孩子抱怨。
没有压力的孩子更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懂得用阳光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和他人,父母坚韧的性格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从容淡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