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不少家长担心去医院不安全,宝宝病了就在家扛着。有的孩子得了婴幼儿较常见的鹅口疮,在家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对此,厦门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专家提醒,鹅口疮居家护理要掌握几个小窍门,宝宝疾病未好转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鹅口疮即急性假膜性念珠菌性口炎,也称雪口病、白念菌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大多数人的口腔和消化道中天然存在白色念珠菌,在体内的量由免疫系统和正常菌群控制着,形成稳态;当免疫功能下降或微生态平衡打破,消化道中的念珠菌可过度生长导致感染。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接触污染的奶头、奶瓶获得感染。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易发生鹅口疮。
患鹅口疮的宝宝,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形似奶块,周围皮肤正常,一般没有不适感,严重时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低热。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甚至引起全身性疾病,如败血症。
家长要注意鹅口疮与奶渍、舌苔、马牙的区别。奶渍用棉签可轻易刮掉,刮掉后是正常舌头,而鹅口疮不容易刮掉,强行刮掉后会出现鲜红的创面。舌苔比较均匀,只长在舌头上,而鹅口疮大小不等,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马牙长在牙床上,白色颗粒状,摸着比较硬,鹅口疮则为一块块白色膜状物。
鹅口疮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用2%碳酸氢钠溶液为宝宝清洗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也可用沾水的棉签沾上制霉菌素片药粉涂在鹅口疮上面,一天4次,疗程7到14天,不能见好就停,否则易反复。口服益生菌、适当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也对宝宝有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治疗1个月或月龄超过9个月仍反复长鹅口疮,最好到医院就诊,看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