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养出一个不爱哭的孩子,家长得先做对了!

想要养出一个不爱哭的孩子,家长得先做对了!,第1张

想要养出一个不爱哭的孩子,家长得先做对了!

孩子哭闹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有的宝宝哭了半个小时,越哭越厉害。妈的,不免又心疼又揪心。

如果你也在为孩子哭闹而焦虑,今天的分享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

孩子哭是怎么回事?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可见,哭是一个孩子本能情绪的表现。刚出生的时候,孩子会因为又饿又热而哭,会因为害怕而哭。长大了,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哭,想要回应的时候会哭,不开心的时候会哭,生气的时候会哭,等等。

总之,哭是孩子的语言。即使在他们学会说话后,哭仍然是婴儿表达情绪的方式。

为什么阻止孩子哭不对?

很多时候,孩子会哭。我们的第一本能是阻止他们哭泣,但我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因为,当婴儿无法诉诸语言的时候,哭声是唯一的语言,是他们与世界的桥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切断了这个桥梁,我们怎么和孩子沟通?

比如一个很常见的场景,孩子摔倒了,疼的哭,妈妈把他抱起来:“宝宝乖,不疼,不哭,不哭。”有的甚至捶地,责怪孩子不摔跤。这孩子被哄被骗,就不哭了。我们的任务也已经完成。

那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什么问题了吗?

1。我们会觉得哭是一种负面情绪,所以要带孩子走出这种痛苦。

2。孩子一哭我就受不了,赶紧不哭了。

3。压抑孩子的真实感受,阻止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停止哭泣时,父母会感觉更好。然而,我们不知道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其实通过家长的一系列反应,他会觉得:

1:哭是不好的。如果我不能哭,哭就不好了。

2:我摔的有点疼,但是我妈说不疼,我也不能说疼

3:这地面让我摔跤都是我的错。地面真的很讨厌,我也得踩上去。

看到两个角度的不同对比了吗?妈妈不让孩子哭,自己解决自己的焦虑,而不是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而且孩子不哭了,但是认知扭曲了。他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正常反应,甚至还拿其他事情出气。他不懂得尊重客观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永远不会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接受失败沮丧是人之常情

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差,出了事就哭,而这些原因很大一部分和父母小时候遇到挫折时的态度有关。

当遇到困难时,孩子会沮丧、失望、哭泣。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面对,而不是压抑孩子的情绪,更不能强颜欢笑。毕竟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都觉得取悦别人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年轻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似乎不放低姿态,就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不给假赞,会伤感情。

但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肯定不是。

即使我们取悦了全世界,但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吗?

为什么我们不懂得接纳自己?

如果我觉得不舒服,很痛,很痛,我就想哭。我需要有人理解我为什么哭,或者我只是需要有人陪我一起哭,而不是苦口婆心的劝我“别哭,人家会笑话你的。”“别哭,哭了就不好看了。”

共情,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想要孩子不轻易哭,在孩子哭的时候理解他们比不让他们哭重要得多。

◆◆◆

试着理解她的情绪,给她时间发泄

我们都知道,有时候遇到不开心的事,即使知道真相,还是会不开心。因为我们的情绪无法被理解和宣泄。

还有孩子,给她时间和机会去面对自己的情绪,无论是难过、伤心、痛苦、沮丧、失望还是愤怒。不要擅自判断孩子的情绪。他想哭就哭吧。我们会静静地陪着他,让她知道可以发泄情绪。剩下的,我们可以等孩子哭了再沟通。

◆◆◆

而下一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冷静下来

孩子从强哭到弱。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重要的是,我们要抓住不同的机会进行干预。当她在六个小时的时候,她会哭得很厉害。当她因为不舒服而休息的时候,我会假装做些别的事情:“来吧,让我们擦擦鼻子。”因为刘流爱干净,所以流鼻涕总是让人不舒服。擦鼻子的时候很配合,但是擦鼻子不能哭。

这些提示一定是因人而异的。父母在介入的时候还是应该了解孩子的,而且到了这一步,一定要观察到好孩子的情绪已经过去,正在趋于平静。我们的干预只是为了帮助他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

然后,我们可以谈谈哭泣背后的故事

刚才怎么回事?你怎么了?你能告诉你妈妈你为什么哭吗?哭完会不会感觉好点?然后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哭?

等等,和孩子一起回顾事件。这个过程就是让你的孩子知道,他的情绪是正常反应。你可以告诉你父母,我们理解他的感受。而他自己也学会了以后如何解决类似的情况。

在这种时候,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孩子会通过哭来达到一些目的,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的引导孩子知道,你可以把哭作为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但不能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比如他想要玩具得不到,就会大声哭。我们可以以后冷静下来沟通,告诉他为什么可以给他玩具,或者为什么不可以。

我们接受你的情绪,但不会被你的哭闹所胁迫。

感同身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简单的“我知道你难过(痛苦),你妈妈陪着你”。

而是要真正尊重孩子,引导孩子,通过孩子的细节去感知他们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给他成长的机会,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信你的孩子,当他得到足够的理解、关注和尊重时,他不会一直哭。哭不是什么大事。我们会一直温柔坚定的陪着他:有些痛苦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一起面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84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2
下一篇2022-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