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学年龄还爱玩这些东西,那他不会爱上学习!

到了上学年龄还爱玩这些东西,那他不会爱上学习!,第1张

到了上学年龄还爱玩这些东西,那他不会爱上学习!

姐姐的孩子洛洛快两岁了,要送到姥姥家住几天。小家伙就像小恶魔进村开始“扫荡”运动,摸来摸去,满屋子折腾。

奶奶看不下去了,要么阻拦,要么训斥,“我在做饭,不要进厨房,滚!”“不要碰酸奶瓶,那不是玩具!去玩你的车吧!”“你为什么往地下撒瓜子?还不够乱吧?”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妈妈,他是个孩子。他对一切都很好奇。他在探索和学习。”

“我不明白什么是探索和学习。我觉得就是闹着玩。一点都不省心!你年轻的时候,很棒。不动就不动。你要是跟他一样,越不让他动,你越动。”母亲看起来不高兴。

我又说:“所以,你得让他动起来!”

“胡说什么!”听着,我曾经窒息过一次!

唉,我是“通”的,在一场口水战中被老头轻松打败了...

01

孩子为什么要探索?

吃饱了在干嘛?

在中国,有老人有孩子的家庭,必然会上演这样的“情节”。因为这一代老人大多没有家庭教育知识,根本不知道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但是也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也在做阻止孩子探索的事情。有些妈妈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

其实探索都是因为好奇。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探索是孩子主动的学习方式。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吸收”这个词,意思是儿童的天性是吸引人的。孩子玩耍就是吸收环境的过程,这种吸收就是学习。

孩子用身体学习。他要调动自己的感官、大脑和四肢,投身于自己探索的领域,从这种体验中获得感性经验,提高认知水平,发展各种智能。

不幸的是,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爱捣乱,爱捣乱,给孩子贴上了“淘气”、“不听话”的标签。

一个小瓶盖和一团乱七八糟的毛线有什么好玩的?关上门,把筷子扔来扔去。是什么,而不是制造麻烦?

亲爱的家长们,如果你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请闭上眼睛,跟着我踏上一段想象的旅程-

你昨晚睡得很好。当你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你发现你来到了另一个星球。

啊,这里的一切都和地球不一样!你太惊讶了。你睁开眼睛看,伸出手摸,竖起耳朵听。你发现树是蓝色的,草是紫色的,云是红色的,水是金色的!

这时天空中开始飘落形状各异的蓝色雪花空。大片的云彩围绕着你,你穿梭其中;有时你在云端,有时你在水中。云可以唱歌,水可以演奏音乐,鸟可以说话,你可以看到你从未见过的奇怪的动物、植物和建筑……

总之你什么都想摸摸,看一看,满足一下好奇心。

对吧?

那孩子也一样。从他从娘胎里出来,踏入这个陌生的世界的那天起,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不过,那时候他还在襁褓中,只能用眼睛看,用嘴尝。当他能走能跑的时候,他自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手脚去探索。

他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潜能开发,这是孩子智慧的源泉。他在学习,在思考,在研究,这是小时候最好的学习方式。

02

你有没有剥夺孩子的探索能力?

你知道后果吗?

如果我们阻碍了他的探索,限制了他的行为,那么我们就是在阻碍孩子的发展-

  • 你扰乱了孩子的注意力。

  • 因为在探索的时候,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而且非常专注。

    此时,你的训斥和阻拦打断了他的探索和思考过程。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原因之一是他们在专心玩耍或做某件事时,总是被你打断或打扰。久而久之,我什么都集中不了。

  • 你破坏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 婴幼儿处于直觉动作思维阶段,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一两岁的孩子来说,他只能通过动手操作来思维,只要活动一停止,思维就停止了。你不让他动,就是不给他思考的机会。不运动大脑怎么变聪明?

  • 你切断了孩子的体验机会。

  • 宝宝要掌握技能,不是靠“教”,而是靠“动”。我从亲身操作中获得了最直接的体验,体会最深,记忆最强。

    网上有句话叫“你妈觉得你冷你就冷”,是对那些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的父母的讽刺。孩子的感受应该是自己通过实践去感受的,没有人能代替他去感受和体验。

  • 你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对于一个宝宝来说,生活中有很多秘密等着他去发现和探索。他每探索一件事,此刻最感兴趣,最快乐。

    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他也不会轻言放弃,而是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现在很多孩子一遇到一点困难就喊“我不会的,妈妈来了”,学习上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们不自信。这和小时候没有给他提供探索的机会和精神支持有关吗?

    03

    摧毁孩子的探索热情,就是摧毁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的探索目标是不断变化的。

    两岁的孩子对家里的很多物品都感兴趣。当他玩遍了,他会去户外寻找新的探索目标。当他探索过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物后,他会从书本中去探索,他表现出来的是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一个五岁的孩子,半天还对一块普通的石头着迷,除非他有这方面的特殊爱好,否则就是在补他之前的探索作业——谁留给他的?

    我有一个表弟,说起他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对学习表现不出任何兴趣,学习成绩全年级最低,但是爱玩。

    我问他孩子都玩什么,表哥说:“我就是爱玩汽车,小球之类的。有什么意义?爱看两三岁孩子看的绘本,太天真了。”

    再问问他孩子的童年。表哥说,我夫妻两个都出去打工,两个人都是老人,在农村老家带孩子。不知道怎么带。我只知道老人很少给孩子买玩具和绘本,也很少和孩子一起玩。孩子们经常看电视。

    儿童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探索和发展任务。这是孩子探索欲望最强烈的时候。成年人没有给他提供丰富的探索和学习的环境,使得孩子的童年缺少一个开发各种智力和潜能的大好机会。

    在《知道是最好的爱》中,李跃儿有一段话很值得深思:

    “如果一个孩子到了6岁,还对周围的基本生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他就无法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更谈不上专心学习了。孩子只有接受了家庭生活的物质部分,形成了自己的智力内涵,才能发展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

    表哥的孩子看过心理咨询师,证明孩子智力落后于常人,心智不成熟。

    同龄人都在专心学习,这个孩子却还停留在探索简单的材料上!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给孩子提供了探索的可能性。

    如果家长不让孩子从小就玩这个动那个,进行探索剥夺,那就破坏了孩子身上最宝贵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04

    从小养成探索的习惯后,爱上作业和学习就不会很难了

    不要小看孩子对周围物质和环境的探索。每一次探索对大人来说毫无意义,但在孩子眼里,却是最好的玩具,也是最有趣的东西。所以你给他买了很多玩具,他就不玩了,而是玩一些瓶瓶罐罐和废纸。

    我家孩子3岁多的时候特别喜欢自己用钥匙开门。当他把钥匙插入锁孔时,锁舌会随着钥匙的扭动而进出。如果他没有钥匙,他会反复摆弄它。

    只要有门,他就会停下来玩一会儿,不停地关门开门,不停地拧锁。

    后来他会问我“这个东西(bolt)为什么会跑出来?我不想让它出来!”

    我启发他,“那你觉得有什么办法不让它出来?”

    他想了一下,说了几种方法:用锯子锯掉,用手按,把锁钮固定在一个方向,等等。

    等以后玩的门多了,他也会告诉你哪个锁更好拧,哪个钥匙更好开。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不玩它,怎么会问这些问题呢?其中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专注力都得到了锻炼。

    好的父母不仅会在孩子探索的时候制止或训斥孩子,还会支持、鼓励、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从探索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如果把探险当成一种兴趣和爱好,那就是最好的爱好。他会有更多的学习欲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又何必担心他以后不会在其他领域尝试探索呢?

    可能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对探索这些物品感兴趣是好事,但是怎样才能让他们在放学后对学习产生兴趣呢?

    我很推崇“玩就是学,学就是玩”的理念,因为玩的本质是探索,探索就是学习。玩本身就包含了学习。

    以积木为例。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尝试如何成功搭积木。建造漂亮的建筑需要动脑筋,从而锻炼各种智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智力是一种武器,一种未来用于学习的武器。

    为什么有的孩子做作业不动脑?因为从小没有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习惯了懒惰,习惯了有人帮他解决问题。

    另外,建高楼的时候,感觉立体空,了解几何形状,感觉量。那不是学数学吗?

    玩耍和学习密不可分,但又是连带的。孩子在学数学课的时候,不也在玩数学吗?当然,这需要父母的智慧来引导。

    小时候学会了反复扔石头,砸钟。长大后,我玩语文,数学,写作业。

    因为从小就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环境,在宽松的探索环境后,孩子养成了探索和思考的好习惯。随着旧的探索目标的新鲜感消失,他们转向新的目标,他会保持探索的热情,在父母的良好引导下,他会自然而然地爱上他的课。

    俗话说“淘气的孩子有出息。”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道理。调皮只是大人看到的样子,其实是孩子的辛苦探索。

    最后,我借用陶行知的一句话鼓励大家:“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嘲讽里可能有爱迪生,你的谩骂里可能有爱因斯坦……”

    想要孩子保持探索热情,爱上学习,就要从小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轻松的探索环境。也许他会捣乱,调皮捣蛋,破坏它。你需要收拾凌乱的房间,脏衣服,丢掉漂亮的桌布,浪费食物。

    但是,如果你照顾好孩子的探索之心和求知欲,你就保证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是用金钱和时间一辈子都换不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61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