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易怒,爱打人…敏感,怕生活,爱学习…年纪很大了还爱吸手指头…这些情况是孩子先天性格还是后天教育不当造成的?父母应该如何干预纠正不良行为?
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通常属于心理问题。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手段帮助孩子改正。
1。宝宝大了还是喜欢吸手指
性能:
有些大一点的宝宝经常吮吸手指或脚趾,尤其是大拇指。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们甚至会导致拇指变形。有些孩子不吮手指就睡不着。
主要原因:
1岁以下的宝宝吮吸手指很正常。这是因为婴儿是通过嘴巴认识世界的。
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这叫自我分化。
随着大脑发育的改善,大部分宝宝会逐渐改变吮指行为。但是大一点的宝宝还是有吸吮行为,这是心理问题。比如,如果他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吮吸手指可以起到抚慰的作用。
查医生举了一个案例:一位母亲为了给6个月大的宝宝断奶,把宝宝留在了老家。孩子哭了好几天,孩子后来有严重的吸吮行为。
干预技巧:
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多陪孩子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孩子开心,或者让孩子帮忙做些小事情,增加手部活动,逐渐纠正吃手指的习惯。
2。我喜欢咬指甲撕皮肤
性能:
有些孩子太喜欢咬指甲了,以至于把甲床都撕裂了,或者咬出指尖的血,他们也知道咬指甲是不对的,或者控制不了。有的孩子还喜欢撕手的皮。他们看到一点皮,就要撕。
主要原因:
孩子爱咬指甲,可能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父母的不关心,家庭关系不和谐导致的孩子抑郁和情绪紧张,父母的过高期望或学习压力大等。
干预技巧:
对于爱咬指甲的孩子,家长平时要多加注意。他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或出去活动,这对减少孩子的焦虑和纠正咬指甲有好处。
另外,要注意正面引导孩子纠正咬指甲行为。比如可以订立亲子契约,避免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而训斥孩子,否则可能会加重心理问题。
除了心理治疗,对于爱撕手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减少脱皮现象,有利于减少孩子撕手的机会。
3。容易发脾气或发怒
性能:
有些孩子很冲动,很易怒。他们一有小麻烦就发脾气,而且很有攻击性。有些家长认为这是天生的性格或者情商低的表现,但往往是心理问题。
主要原因:
虽然有些宝宝确实会因为先天的神经系统反应而出现冲动、容易烦躁的情况,但大部分脾气大的孩子还是和后天的教育、环境有关。
拿一个案例来说:一个7岁的孩子因为脾气暴躁,做了一次心理咨询。结果查医生发现,孩子的母亲非常固执武断,总是打断父亲的讲话,甚至故意找借口不让孩子见农村的爷爷奶奶。
干预技巧:
暂时隔离+父母以身作则。如果孩子发脾气,可以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隔离在安静的地方,冷静几分钟,避免任何人安抚。这种冷处理对生气的孩子更有效。
另外,家长一定要自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坏榜样,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注意控制自己的脾气。
4。三岁以上的婴儿过度依赖父母或家庭
性能:
3岁以上的孩子,还是很依赖父母或者家人的。查医生的一个病人,一个3岁的孩子,跟考拉一样,一直趴在爸爸的肩膀上。哪怕是玩自己最感兴趣的玩具,也要有爸爸陪着。
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宝宝依恋家人是很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适应与成年人的分离。
有些大一点的孩子有严重的依赖性,可能和他们从小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大人有关,比如对孩子的过度照顾和保护,让他们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大人来完成。
此外,早期(尤其是3个月到1岁之间)失去母亲照顾的孩子可能更容易产生依恋问题。
干预技巧:
让孩子独立做一件事。对于依赖型的孩子,家长要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做一件事,特别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慢慢的,孩子会发现,没有父母,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做。
其次,父母离开孩子,千万不要二话不说偷偷溜走。他们一定要告诉孩子,说一定会回来。
5。过度恐惧
性能:
孩子有恐惧是非常正常的,但超出正常范围的恐惧需要引起重视。比如怕黑,觉得看病要打针,或者有“学校恐惧症”。
主要原因:
人的恐惧几乎与身体技能的发展和个人成长经历成正比。接触和活动越来越多,宝宝的恐惧感也会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对疾病、死亡、孤独、黑暗和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在4岁时达到顶峰,但在6岁以后开始下降。
孩子能否及时克服恐惧,与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干预技巧:
感受孩子的恐惧,安抚+说明真相。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经常把想象和现实混为一谈。大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安抚他,不要置之不理,更不要吓唬孩子。
对于还不会表达的孩子,你可以温柔地搂抱、轻拍、安慰,减少他们的恐惧;
对于能表达自己的孩子,家长要鼓励他们说出来,在安慰他们的同时适当的向他们解释道理,比如为什么会黑。
6。戒断行为
性能:
有些孩子似乎孤僻,不爱交际,尤其是上幼儿园以后。他们经常一个人坐着,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参加习题之类的集体活动,不和人说话,不回答老师的问题。
主要原因:
退缩行为一般发生在孩子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心理学表明,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克服所面临的艰难险阻,担心在同龄人、老师或家长面前出丑,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