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习惯被很多家长沿用至今。一岁的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的食物,突然被问到:“给妈妈(可能是爸爸、奶奶等亲友)吃一口。”
孩子吃饭认真愉快,却常常被突如其来的要求吓一跳。如果他们抬头看那些“要东西”的人期待的眼神,胆怯地做出一个“给”的动作,马上就会被夸“真好,真大方”,但事实上,很少有人会真的去吃儿童食品。
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孩子出乎意料地摇头,说不,或者“哇”的一声就出来了。这时候家长肯定会被诱导:“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吃完了再给宝宝买新的。如果不想分享,就再也不会买了。”反反复复,孩子不得不勉强“分享”。
这种经历大概是每个孩子小时候都经历过的。但是,你能通过向孩子要他手里的东西,从小就教会他“分享”的美德吗?
根本不管用好不好!
「分享」的本质是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分享和合作、帮助他人一样,是一种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孩子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付诸行动,使他人获利的行为。分享应该是自愿的,自发的,希望和别人一起享受一定的利益,从中获得快乐。
孩子两岁之前,思维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这个时候的“自私”是可以理解的本性。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是不可能把“把东西放出来”和“分享”的快感联系在一起的。
孩子手里的东西会不会给你,不代表你有没有“面子”,也不代表孩子懂不懂“分享”,而是要看这种东西在孩子眼里的重要性。
那么另一种“喜欢”的情况就是孩子送你东西。这是否意味着他比其他孩子更早懂得“分享”?当然不是!
孩子在一岁之前就能识别大人的情绪,并以此作为参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宝宝就“聪明”地察觉到了大人的“期待”,会记住即使自己“放”出去的东西,也会“还”给自己。
因此,孩子可能会错误地把这一步当成特定的“游戏”过程。如果,有一次,没有按照这个“程序”,真的拿走了什么东西,那么孩子还是会哭,会闹。
两岁以后,孩子的“自主”意识开始萌芽。这时候如果强行拿走他的东西,他会觉得自己的“主权受到了侵犯”,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当孩子被你“教育”成只要有人要求“分享”就“放弃主权”的时候,这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要么他变得胆怯,屈从于诺诺,不知道如何拒绝;或者他们会用强迫的方式对待同伴,容易产生攻击性。
通过“向孩子要东西”来教会孩子“分享”是根本不可能的,只会给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
教育家们曾经认为,父母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去分享、合作或帮助别人是不成熟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些专家错了。
研究人员发现,很多孩子在12到18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玩具,而且是在玩具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这个24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能够对他悲伤的小朋友表示同情,并找到方法,比如分享他自己的东西,让他感觉更好。所以,从几个月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利他”意识才是正确的选择。
那么,教孩子“分享”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①利用宝宝特有的“秩序感”,把分享变成生活的常态内容。
从婴儿期开始,孩子就对事物的“第一”和“第二”,事物的摆放位置等有了明确的“秩序感”。,并且对扰乱“秩序”的行为非常敏感。那就好好利用这个吧!
全家人一起分发水果和零食时,不要先把最好的给孩子,而要让他负责“分发”工作。每个人都会给爷爷奶奶一个,然后给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最后给自己一个。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分享”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避免在吃饭的时候独断专行。
②当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时,要用“情绪解释”的方法。
对于那些比较有同情心的孩子,他们的妈妈很少会用训斥或惩罚等强制手段来教育孩子,更多的时候是使用“情绪解释”的育儿策略。
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和他的伙伴发生争执时,如果我们说:“你看,你把他弄哭了,你推了他,他摔得很惨。”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和同伴的悲伤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能“为自己和他人着想”的孩子,不能分享。
③以身作则,加强行为示范。
学习源于模仿。如果孩子能够模仿的对象是身边某个足够值得信任的人,经常展示自己的行为,并提供充分的理由帮助他人,那么孩子的利他行为就会从被奖励和表扬发展到自愿。
所以,父母经常有助人为乐、友善的行为,无疑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以身作则是早期教育的最好例子。
④当孩子做出“分享”、“合作”、“帮助他人”等利他行为时,要适时给予积极的鼓励。
鼓励一定不能是物质奖励。不然等孩子长大了,钱可能会成为衡量孩子的标准。那么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微笑、拥抱、口头表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认可的爱,都是有力的正向强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